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81篇
安全科学   109篇
废物处理   63篇
环保管理   88篇
综合类   528篇
基础理论   143篇
污染及防治   244篇
评价与监测   51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当前,黑龙江省"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资源瓶颈和生态环境的制约,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成为当前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寻找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方法成为黑龙江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清洁生产,就是在确保产品满足人类物质文化需要的前提下,通过不断改进管理和推进技术进步等措施,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乃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使其生产过程和产品对人类和环境危害最小的目的。清洁生产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矛盾的重要手段,是生态产业发展的基础,更是实现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2.
从地市级环保数据网络的安全现状展开调查,分析网络各个应用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安全风险,并分析其解决方法,研究结果将对中国地市级进行环境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3.
活性炭再生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性炭的再生方法有很多,如热再生法、生物再生法、化学溶液再生法、湿式氧化再生法、超临界萃取再生法、电化学再生法、超声波再生法、微波辐照再生法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工业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194.
库布齐沙漠油蒿灌丛土壤呼吸速率时空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祥利  陈世苹  魏龙  林光辉 《环境科学》2009,30(4):1152-1158
利用Li-840红外气体分析仪和Li-6400-09土壤呼吸气室组装而成的动态密闭土壤呼吸测定系统,于2006年生长季对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生态系统2种不同类型土壤的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野外测定,分析了日动态、季节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并阐述了油蒿灌丛空间异质性的特征.结果表明,油蒿灌丛的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呈单峰曲线,在12:00左右有最大值.在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条件下,生长季里土壤呼吸速率在7~8月份出现最大值.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动态与土壤含水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水分是限制生长季干旱区灌丛土壤呼吸的最重要因子,分别可以解释油蒿冠幅下土壤和裸地的土壤呼吸速率2006年主要生长季节(5~9月)变化的75%和77%.油蒿灌丛土壤呼吸速率在空间尺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油蒿冠幅覆盖下的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平均值为(155.58±15.20) mg·(m2·h)-1,要显著地大于灌丛间裸地的数值(110.50±6.77) mg·(m2·h)-1.2种不同类型土壤的土壤呼吸速率是由于根生物量的差异引起的,根生物量可以解释2006年生长季库布齐油蒿灌丛土壤呼吸速率空间异质性的43%.结果表明,在植被覆盖度异质性较大的灌丛生态系统中,要准确定量生态系统碳的释放时,必须充分考虑小尺度上土壤呼吸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95.
石化生产装置微量泄漏检测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化装置为例介绍了生产装置微量泄漏的含义、适用的检测仪器种类以及泄漏检测的具体做法。通过实际检测数据的分析。说明了微量泄漏检测对设备管理、工艺改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6.
针对取芯过程瓦斯解吸受煤芯的温度影响不明,造成煤层瓦斯含量测不准的问题,开展对取芯过程煤芯温度分布特征研究。采用自主研制的取芯管自动测温装置在赵固二矿原生结构煤层(f=1.71)进行深度20 m的取芯试验,获得取芯管管壁温升变化规律,变化曲线分为4个阶段:缓慢上升、加速上升、减速上升、缓慢下降阶段;应用COMSOL建立含瓦斯煤传热模型,将管壁的温度变化设置为边界条件,模拟取芯过程煤芯与管壁之间的热交换。结果表明:在取芯时间30 min内,煤芯平均温度快速上升,之后上升速度趋于平稳;在煤芯内,相同时刻,等间距的轴向与径向距离,径向较轴向的温度梯度较大,径向传导快于轴向传导;取芯过程煤芯径向温度Ta与径向距离d、时间t满足指数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测定取芯过程煤芯的瓦斯损失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7.
A large international watershed, the St. Clair‐Detroit River System, containing both extensive urban and agricultural areas, was modeled using the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SWAT) model. The watershed, located in southeastern Michigan, United States, and southwestern Ontario, Canada, encompasses the St. Clair, Clinton, Detroit (DT), Sydenham (SY), Upper, and Lower Thames subwatersheds. The SWAT input data and model resolution (i.e., hydrologic response units, HRUs), were established to mimic farm boundaries, the first time this has been done for a watershed of this size. The model was calibrated (2007–2015) and validated (2001–2006) with a mix of manual and automatic methods at six locations for flow and water quality at various time scales. The model was evaluated using 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and percent bias and was used to explore major water quality issues. We showed the importance of allowing key parameters to vary among subwatersheds to improve goodness of fit, and the resulting parameters were consistent with subwatershed characteristics. Agricultural sources in the Thames and SY subwatersheds and point sources from DT subwatershed were major contributors of phosphorus.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hosphorus yields at HRU and subbasin levels identified locations for potential management targeting for both point and nonpoint sources and revealed that in some subwatersheds nonpoint sources are dominated by urban sources.  相似文献   
198.
为了探索绿色、高效、环保的修复PBDEs污染土壤的技术,在热脱附技术基础上将木炭同时作为尾气吸附剂和燃烧热源,处理不同十溴联苯醚污染水平的PBDEs(多溴联苯醚)污染土壤,通过14种不同溴代PBDEs同系物分析十溴联苯醚的降解产物组分并计算其去除率. 结果表明:在热脱附技术处理后,十溴联苯醚初始污染水平分别为500、800和1 000 μg/kg,污染土壤中PBDEs的去除率分别为63%、81%、94%. 14种不同溴代PBDEs同系物在热脱附反应后的残留产物中均有检出,其中热脱附处理后的土壤中以三溴和四溴PBDEs产物占优势,而尾气中则以四溴和五溴PBDEs产物为主. 根据热脱附试验前后土壤中PBDEs的结构组成对比及分析可知,降解和脱溴反应在整个热脱附反应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XAD树脂吸附柱中虽有少量的氯代和溴代二英类物质(PCDD/Fs和PBDD/Fs)被检出,但其毒性当量浓度均小于0.1 ng/m3,符合欧盟、日本及我国所规定的二英物质排放标准. 研究显示,在利用优化的热脱附技术修复十溴联苯醚污染土壤过程中,PBDEs的去除率与污染土壤中其污染水平相关,并且热脱附过程以降解及逐级脱溴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99.
土壤污染修复产业是环保产业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其市场规模在未来可能是千亿级或万亿级。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发展面临要素支撑能力不强、配套基础条件薄弱和环境监管基础能力不足三大难题。需要从强化土壤污染修复人才的引进、储备和培养,以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支撑土壤污染修复产业的发展,拓展投融资渠道、夯实土壤污染修复产业发展的资金保障三方面入手加强土壤污染修复产业的要素支撑能力建设;培育和壮大土壤污染修复产业集群,推进污染土壤污染修复环境管理与工程示范;完善土壤污染修复产业配套基础条件;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土壤环境管理体系,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0.
7-ACA是头孢菌素关键性中间体。近年来,头袍菌素类抗生素使用越来越多,临床应用证明它是一类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疗效高和毒性低的抗生素。然而,中国在7-ACA生产过程中普遍面临着污染重、废弃物成分复杂、治理难度大的发展"瓶颈"。本文从清洁生产源头消减的角度,分析了7-ACA清洁生产的潜力与机会,并在国内7-ACA生产现状下,提出了化学法清洁生产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