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67篇
  免费   806篇
  国内免费   6466篇
安全科学   1147篇
废物处理   1007篇
环保管理   1329篇
综合类   9683篇
基础理论   2860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6029篇
评价与监测   693篇
社会与环境   687篇
灾害及防治   70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827篇
  2021年   673篇
  2020年   546篇
  2019年   534篇
  2018年   630篇
  2017年   764篇
  2016年   939篇
  2015年   1127篇
  2014年   1296篇
  2013年   1787篇
  2012年   1441篇
  2011年   1509篇
  2010年   1100篇
  2009年   1090篇
  2008年   1161篇
  2007年   1058篇
  2006年   1001篇
  2005年   733篇
  2004年   493篇
  2003年   615篇
  2002年   543篇
  2001年   448篇
  2000年   483篇
  1999年   507篇
  1998年   441篇
  1997年   373篇
  1996年   359篇
  1995年   299篇
  1994年   259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The dynamic and residues of florasulam and flumetsulam in corn field eco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and safe (QuEChERS) procedure with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MS/MS). The limits of quantification (LOQ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ranged from 0.005 to 0.01 mg/kg. Mean recoveries 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s) of the two compounds in all samples at three spiking levels ranged 94–110 % and 2.0–9.2 %, respectively. Florasulam and flumetsulam degradation followed first-order kinetics with half-lives 1.7–2.9 and 3.3–8.7 days in soil and 1.3–1.8 and 0.9–1.7 days in plant, respectively. The residues in all the samples were found to be less than the LOQs at preharvest intervals of 53 and 78 day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mbined use of florasulam and flumetsulam on corn is considered to be safe under the recommended conditions and can be utilized for establishing the maximum residue limit (MRL) of florasulam in corn in China.  相似文献   
882.
2005~2006年,在蓄水初期的大房郢水库采用投放滤食性鱼类鱼种、移殖螺、蚌、浅水区移植沉水植物、上游湿地扩大香蒲生长面积、消落区以上范围栽培杨树林和防护带等生物操纵与人工湿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改善水质的研究,结果表明:自2005年以来,该水库未再出现过蓝藻水华,水体富营养化得到了有效控制,水质已基本稳定在中-富营养型水平。由此认为,利用生物操纵与人工湿地技术结合为改善大房郢水库水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3.
电化学法处理苯酚模拟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化学法处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效率高、操作简便、与环境兼容等优点,是一种很有潜力的高级氧化技术。实验是以废旧一号干电池中的碳棒作电极,用烧杯作电解池,在室温下,通过改变支持电解质(Na2SO4)浓度、负载电压、pH值和苯酚初始浓度等影响因素,对苯酚模拟废水进行电化学处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其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支持电解质(Na2SO4)浓度为20.0g/L、负载电压为5.5V、pH值为8.0是处理苯酚模拟废水的最佳条件。最后对苯酚的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84.
绍兴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采用的是延时曝气工艺,生物氧化池是其核心工艺所在,在实际运行中,生物氧化池中溶解氧的数值波动大,较难实现稳定控制,通常采用滞后调整的控制方式,易造成能耗增加。为合理控制供气量,降低运行成本,利用欧洲的智能供氧技术,在经过小试的基础上,对二期其中一组生物氧化池进行中试,通过对几个月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溶解氧控制较为平稳,供风量有所降低,从而实现了安全供氧和经济供氧,推动污水处理厂的精细化操作向纵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885.
化工项目因存在环境风险大,评价要求高等特点,成为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难度较大的一类。与一般建设项目相比,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工程分析、污染治理措施、风险评价三个专题尤显重要。通过逐步分析工艺流程、细致计算物料平衡实现有序而深入的工程分析;通过合理分类、技术经济论证来确定合理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通过分析项目特征风险因素制定高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可高效、准确地做好化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886.
高校足球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足球课教学中,正确的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安排教材与教学进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掌握足球技、战术的有效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逐步培养高校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及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目的性,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与目的,这既是高校对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现行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课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高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组合措施,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887.
SBR工艺处理高盐度生活污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海水冲厕产生的高含盐生活污水,试验采用SBR工艺分别研究了不同海水盐度的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及氨氮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在高盐度污水的生物处理系统中,污泥的驯化是关键的一步。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总体上随着盐度的增大而降低,但在海水冲厕范围内(海水比例在30%内,盐度为10500mg/L,Cl-为5700mg/L),海水盐度对有机物及氨氮的去除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88.
河北某钢铁公司废水处理及回用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河北某钢铁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废水的大量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通过澄清、过滤、除盐等处理工艺,将厂区排放的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并回用于生产,即解决了水源短缺的问题,节约大量新水,又减轻了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该处理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完全必要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889.
家庭产生的危险废物因产生量少、分布广泛、难以管理等原因,尚未纳入危险废物管理体系。家庭危险废物混同生活垃圾进行管理、处置,对地下水、大气、地表水、土壤产生污染。文章对美国及欧洲的家庭危险废物管理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其管理措施为:在法律管理体系下,以分类收集为主,宣传教育为辅,采取无害化处置方式。我国目前对于家庭危险废物的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处理处置设施也不完善。文章基于对国外管理特点的分析,针对我国国情对家庭危险废物管理提出以下建议: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收集、运输和处置系统;通过教育宣传等方法提高全民对家庭危险废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890.
“白色污染”是中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但是这些废弃的塑料制品最终归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严重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首先介绍了“白色污染”的概念及其危害;然后对吉林市塑料方便袋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以此反映吉林市“白色污染”的概况;最后针对中国当前“白色污染”治理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达到能够有效缓解或根治“白色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