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70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427篇
基础理论   141篇
污染及防治   170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54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21.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short-term changes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of diameter ≤2.5 µm (PM2.5) and ≤10 µm (PM10) on pediatric hospital admissions for pneumonia in Jinan, China. It explores confoundings factors of weather, season, and chemical pollutants. Information on pediatric hospital admissions for pneumonia in 2014 was extracted from the database of Jinan Qilu Hospital. The relative risk of pediatric hospital admissions for pneumonia was assessed using a case-crossover approach, controlling weather variables, day of the week, and seasonality. The single-pollutant model demonstrated that increased risk of pediatric hospital admissions for pneumonia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PM2.5 concentrations the day before hospital admission and elevated PM10 concentrations 2 days before hospital admission. An increment of 10 μg/m3 in PM2.5 and PM10 was correlated with a 6% (95% CI 1.02–-1.10) and 4% (95% CI 1.00–1.08) rise in number of admissions for pneumonia, respectively. In two pollutant models, PM2.5 and PM10 remained significant after inclusion of sulfur dioxide or nitrogen dioxide but not carbon monoxide.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short-term exposure to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2.5/PM10) may be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pediatric hospital admissions for pneumonia in Jinan, China.

Implicatio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short-term exposure to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2.5/PM10) may be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pediatric hospital admissions for pneumonia in Jinan, China, and suggested the relevance of pollutant exposure levels and their effects. As a specific group, children are sensitive to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This study estimated the short-term effects attribute to other air pollutant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levant studies.  相似文献   

822.
粉煤灰砖块对磷酸盐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超  杨永哲  宛娜 《环境工程学报》2014,8(5):1711-1717
以建筑废料粉煤灰砖块为吸附剂材料,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其对磷酸盐的吸附特征,以及磷酸盐初始浓度、吸附剂投加量、pH等因素对吸附反应的影响。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等温模型的分析发现,Langmuir等温式方程最适合描述吸附过程,对磷酸盐的理论饱和吸附容量为44.62 mg/g。利用伪一级动力学模型、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考察了吸附过程特征,其中伪二级动力学模型为最适于描述粉煤灰砖块对磷酸盐的吸附过程的动力学模型。通过颗粒内扩散模型、Bangham方程及Boyd模型对吸附动力学机理进行的探讨表明,颗粒内扩散速率不是粉煤灰砖块吸附磷酸盐反应的惟一速率控制步,膜扩散速率和颗粒内扩散速率共同影响着吸附反应速率。磷酸盐浓度较低时主要是膜扩散限制吸附反应速率,而磷酸盐浓度较高时则颗粒内扩散成为速率控制步。研究证明,粉煤灰砖块粉末作为湿地基质具有对磷酸盐很强的吸附能力,在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数量的同时又可以实现水污染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23.
针对太湖三山岛农村生活污水分布面广而分散和水质水量不稳定,以及三级处理费用高等问题,提出了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以设计规模为1 000 m3/d、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系统为对象,探讨了氮元素在系统中的去除效果、途径及其一级去除速率常数。结果表明,该工艺对NH+4-N去除效果较好,出水NH+4-N平均达到地表水Ⅲ类,TN平均接近地表水Ⅴ类;潜流人工湿地、好氧生态塘C、兼性生态塘A和表流人工湿地D对氮的去除量分别占组合工艺去除总量的52.05%、18.65%、16.65%和12.65%;组合工艺对NH+4-N和TN的平均一级去除速率常数分比别为(14.47±2.01)和(25.91±4.99)m/a。  相似文献   
824.
周红艳  张文阳  李娜 《四川环境》2012,31(3):111-115
在中温且控制pH值条件下,对脂肪类单基质和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进行混合厌氧消化试验。基于多元回归原理和BP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对其建立产气量预测模型。由实验数据计算得出:两个阶段多元回归模型的预测平均准确率分别为75.69%和79.29%;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平均准确率为79.05%。通过对比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可知,两种模型都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但BP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更高,更适用于混合厌氧消化产气量预测。  相似文献   
825.
全氟辛烷磺酸类物质(PFOS)是一种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存在很大威胁,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水体中均检测到不同浓度的PFOS。研究如何安全有效去除这类新型污染物十分必要。利用HYDRA—COPe10纳滤膜进行PFOS去除研究,在不同操作压力下研究pH、电解质以及与腐殖酸共存对PFOS截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增加,截留率上升;二价盐对PFOS截留率的影响要高于一价盐,并且随着二价盐离子强度的增加,截留率上升;腐殖酸共存时截留效率有显著增加,尤其在1mmol/L钙离子存在条件下,PFOS的截留率可达到95.8%,但会引起膜通量下降及膜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26.
研究了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油烃的增溶,并将其用于污染含水层中石油烃的去除。结果表明:石油烃溶解度随着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1 200mg/L时,石油烃溶解度达10 077.7mg/L;界面张力随着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1mg/L时,界面张力为34.3mN/m,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800mg/L时,界面张力为5.2 mN/m。采用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污染含水层进行清洗处理,在固液比(质量体积比)为1g∶2mL的体系中,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3 000mg/L,120r/min、10℃下振荡12h,石油烃去除率达70.82%。污染含水层柱冲洗结果表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分别为1 200、3 000mg/L时,10倍孔隙体积的表面活性剂冲洗后,分别从污染砂样中去除41.81%和63.30%的石油烃。  相似文献   
827.
选用模拟亲疏水性有机物及实际二级处理水中的亲疏水性有机物,分别进行了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污染实验.并测定了不同污染物与膜及污染物间的作用力,分析亲/疏水性有机物对PVDF超滤膜的污染行为.结果表明,膜-污染物及污染物间相互作用力是控制膜污染行为的主导因素.亲水性有机物与PVDF超滤膜之间的相互亲和力较强,致使运行初期膜通量的大幅度下降,是PVDF膜的优势污染物.但是,针对实际污染物,运行后期,疏水性有机物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力使得其取代了亲水性有机物,成为膜的优势污染物.此外,模拟亲疏水性有机物的膜污染变化规律与实际亲疏水性有机物相似,表明使用模拟污染物可一定程度上预测实际废水中相应性能污染物的膜污染行为.  相似文献   
828.
于2012年的7月在舟山群岛新区的海域采集贝类样本,测定了其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并进行了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安全食用量推算。结果表明,采集的5种贝类样本中,六六六(BHCs)的各组分均未被检出,而滴滴涕(DDTs)在各种样本中均有检出,其中僧帽牡蛎和部分縊蛏样本中DDTs总量超过《海洋生物质量标准》(GB 18421—2001)一类标准(10μg/kg);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贝类样本中α-BHC、β-BHC、γ-BHC、p,p’-滴滴伊(p,p’-DDE)、p,p’-滴滴滴(p,p’-DDD)、p,p’-DDT的总致癌风险指数均低于10-4,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的安全范围,α-BHC、β-BHC、γ-BHC、p,p’-DDE的总接触风险指数均小于1,接触风险指数未超过危害剂量参考值,人体食用舟山近岸海域的贝类是安全的;按可接受的致癌风险指数进行评估,人体的贝类安全消费量为9.8~138.0g/(kg·d)(按体重计,下同),而按可接受的接触风险指数进行评估,人体的贝类安全消费量在24.6~235.0g/(kg·d)。  相似文献   
829.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目前以及将来都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固体废物主要产生源,因此做好宁东能源基地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就相当于解决了宁夏地区大部分工业固体废物问题。通过对基地在工业固体废物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对策,旨在为减少宁东基地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做好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工作,提供科学指导,保证基地的高水平建设,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0.
制备了四氧化三铁-沸石复合材料(磁性沸石)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磁性沸石(有机改性磁性沸石),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有机改性磁性沸石进行了表征,通过批量实验考察了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对水中刚果红的吸附性能,并对相关的吸附机制进行了讨论。实验表明,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对水中的刚果红具备良好的吸附能力,且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对刚果红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磁性沸石。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对水中刚果红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平衡数据可以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D-R)等温吸附模型加以描述。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计算得到的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对刚果红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46 mg/g(pH 7和30℃)。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对水中刚果红的吸附属于自发和放热的过程。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吸附水中刚果红的作用机制包括静电吸引、有机相分配、氢键和表面配位。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含四氧化三铁,吸附刚果红后的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外加磁场的作用快速地从水中分离出来。上述结果表明,有机改性磁性沸石适合作为一种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刚果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