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2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825篇
安全科学   376篇
废物处理   100篇
环保管理   259篇
综合类   1849篇
基础理论   37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20篇
评价与监测   178篇
社会与环境   179篇
灾害及防治   13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81.
高层建筑利用电梯楼梯协同疏散有利于提高人员疏散效率。通过数学建模研究了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协同人员疏散优化模式,结果表明:当电梯仅在某直达层停靠,电梯停靠层及以上楼层采用电梯疏散而以下楼层采用楼梯疏散时,存在最优的电梯停靠层;在每层疏散人数均匀分布的条件下,该最优层数不受疏散人数影响,随建筑高度增加呈线性增长,随电梯最大承载量增加呈阶梯式下降,随电梯平均运行速度增加呈阶梯式下降。  相似文献   
982.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同步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污染场地土壤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的方法。对加速溶剂萃取、净化、色谱柱、串联质谱离子对、碰撞电压等条件进行了优化。萃取和净化过程合二为一,串联质谱法提高了7种多氯联苯的灵敏度。7种多氯联苯在0.1~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80~0.999 99,方法检出限为0.004~0.010μg/kg,回收率为84.8%~97.3%,相对标准偏差为2.4%~8.5%。运用网格法采集了华东某典型污染场地土壤中31个土壤样品,分析了该场地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的残留特征。7种多氯联苯的检出率为100%,检出范围为0.096~3 661μg/kg,各点平均值为307μg/kg。各采样点中多氯联苯的残留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局部点位受到了较重污染,与封存点相近的部分点位残留较外围位置高。土壤中多氯联苯同系物以三氯联苯、四氯联苯、五氯联苯为主,占同系物总量的98.2%。该污染场地土壤多氯联苯主要是低氯代联苯污染,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毒性效应评估处于中等水平,污染以点源污染为主,且已有较大程度扩散。  相似文献   
983.
升金湖湿地时空演变对越冬鹤类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升金湖湿地是我国主要的鹤类越冬栖息地之一。研究升金湖湿地时空变化对越冬鹤类种群动态的影响在湿地生态环境改善、鹤类种群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1986~2015年升金湖湿地白头鹤(Grus monacha)、白鹤(Grus leucogeranus)、灰鹤(Grus grus)及白枕鹤(Grus vipio)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分别进行了曲线拟合;结合升金湖湿地1986~2015年间8期遥感影像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的时空变化;并探讨了湿地时空变化与越冬鹤类种群数量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86~2015年间,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草地、水田、滩涂及其他用地的面积总体呈增加态势,而林地、旱地、水域及芦苇沼泽地面积总体呈减少的态势;4种鹤类的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曲线拟合中白鹤和白枕鹤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方程拟合度较高;芦苇沼泽地及水域面积变化与越冬鹤类种群数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草地、滩涂及水田的面积与鹤类种群数量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其他景观面积变化间接对鹤类种群数量产生影响。 关键词: 时空变化;鹤类;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盖;升金湖  相似文献   
984.
为科学地开展圆口铜鱼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等保护工作,研究采用9个四碱基重复的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微卫星标记,对采自宜昌、三峡库区、宜宾、永善、巧家、攀枝花6个江段的199尾圆口铜鱼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依照采样点不同将圆口铜鱼分成6个群体,研究结果显示,9个微卫星标记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各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AMOVA显示6个群体并未达到显著遗传分化水平。Structure分析将6个群体分为2组,三峡库区群体中部分个体与宜宾群体中部分个体为一组,其他为另一组。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与Structure分析结果间存在一定差异,可能原因在于AMOVA结果是将每个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显示的,而Structure分析结果是将每个群体按照个体数所占比例来显示的。因此,为避免遗传背景污染事件的发生,进行圆口铜鱼人工繁殖的遗传管理,分析比较放流群体和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985.
苏拓  姚斌  余瑾 《火灾科学》2018,27(3):188-196
在前人评估重点研究公共消防基础、灭火救援力量的基础上,增加消防安全形势、火灾防控工作对城市消防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以海南某沿海城市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消防安全评估体系,设置定量化评分判定基准,运用模糊集值统计法计算得分。评估结果表明体系更真实地反映了该市消防安全现状及火灾防控薄弱环节,最后针对高风险项提出具体改进措施。该体系模型丰富了评估指标数量;宏观考虑了该市热带气候、旅游型城市特征、火灾情况对消防安全形势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提出将社会面火灾防控工作纳入评估体系。研究对于城市消防安全评估的宏观化、系统化、地域化、实用化、定量化都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86.
采用混凝—热固化联合空气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水性油墨废水。混凝—热固化法处理高浓度水性油墨废水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混凝剂NS-1投加量7.36 g/L,热固化温度75 ℃,热固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达91.00%,色度去除率达99.00%。空气吹脱法处理混凝—热固化出水,初始ρ(氨氮)对氨氮去除率影响较小;气液比增大、废水pH升高、吹脱次数增加、废水温度升高均能提高氨氮去除率。在废水初始ρ(氨氮)为1 406.25 mg/L、气液比为2 667、废水pH为11.50、废水温度为25 ℃、连续吹脱4次的条件下,氨氮去除率达95.34%。  相似文献   
987.
将活性炭(AC)应用于烟气脱硝中,其自身损耗和脱硝效率是关注焦点。采用不同氧化剂(KMnO4、HNO3、(NH4)2S2O8和H2O2)对AC进行氧化改性,对所得催化剂进行了TG、FTIR、H2-TPR和XPS表征,并对其脱NO活性进行了评价。对AC进行浸渍回流处理,可使AC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加,尤其是羧基和羰基等酸性含氧官能团。TG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O2存在时,催化剂表面的O会与NO发生反应,导致催化剂自身损耗;在O2存在时,NO主要与O2中的O反应,因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会发生催化剂自身损耗;同时AC表面的含氧官能团能加速NO的化学吸附活化,从而提高催化剂的脱NO活性。KMnO4改性的AC在180 ℃具有高催化活性,这归因于催化剂表面丰富的含氧官能团以及高价态Mn的存在。  相似文献   
988.
周栋  俞彬  耿翠玉 《化工环保》2018,38(2):202-206
采用O_3-H_2O_2-催化剂氧化体系对某石化企业含盐废水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处理,考察了不同反应体系下的反应时间、O_3流量、H_2O_2投加量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O_3-H_2O_2-催化剂氧化体系对石化含盐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在臭氧流量为40 m L/min、H_2O_2投加量为50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300 g/L、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51.4%,出水COD为52.0 mg/L,达到GB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9.
Unintentionally produced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UPOPs) include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 (PCDD/Fs), dioxin-like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dl-PCBs), pentachlorobenzene (PeCBz), and hexachlorobenzene (HxCBz). With the booming of municipal waste incinerators (MWIs) in China, the emission of UPOPs has generated great concern. As an alternative technology of dioxin control,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has not been used in China, mainly due to the absence of national demonstration projects. Also, 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various UPOPs has not been well investigated.In this study, a pilot-scale selective catalytic oxidative (SCO) system using a self-developed honeycomb catalyst was built and tested in a typical municipal waste incinerator (MWI) of China. The original concentration of PCDD/Fs in flue ga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activated carbon injection (ACI) still exceeded the national emission standard (0.1 ng I-TEQ/Nm3), while the concentrations of PeCBz and HxCBz were one order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at of PCDD/Fs. For the testing temperature varying from 300 to 200 °C,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PCDD/Fs range from 39 to 95 %, followed by dl-PCBs with the range of 56–89 %. PeCBz and HxCBz were also removed, though their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PCDD/Fs and dl-PCBs. Both temperature and degree of chlorination influence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相似文献   
990.
为研究北京地区冬季PM_(2.5)载带的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污染特征,2013年1月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内采用在线离子色谱(URG-9000B,AIM-IC)对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SO_4~(2-)、NO_3~-、Cl~-、NH_4~+、Na~+、K~+、Mg~(2+)、Ca~(2+))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总水溶性无机离子(TWSI)浓度为61.0μg/m~3,其中二次无机离子SO_4~(2-)、NO_3~-、NH_4~+(SNA)占比达72.3%,在PM_(2.5)中占比为40.29%,表明北京市PM_(2.5)二次污染严重。重污染天[NO_3~-]/[SO_4~(2-)]表明,固定源污染较移动源更为显著。三元相图表明,在空气质量为优的情况下,NH_4~+(在SNA中占比为30.3%~65.5%,下同)主要以NH_4NO_3的形式存在,较少比例以(NH_4)_2SO_4存在;严重污染时,NH_4~+(47.3%~77.9%)主要以(NH_4)_2SO_4形式存在,其次以NH_4NO_3的形式存在,其余的NH_4~+以NH_4Cl的形式存在。[NO_3~-]/[SO_4~(2-)]日变化表明,早、晚机动车高峰影响北京重污染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