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86篇
  免费   558篇
  国内免费   5523篇
安全科学   931篇
废物处理   951篇
环保管理   1177篇
综合类   8225篇
基础理论   2634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381篇
评价与监测   550篇
社会与环境   498篇
灾害及防治   6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700篇
  2021年   548篇
  2020年   429篇
  2019年   436篇
  2018年   541篇
  2017年   663篇
  2016年   695篇
  2015年   869篇
  2014年   1167篇
  2013年   1625篇
  2012年   1269篇
  2011年   1353篇
  2010年   976篇
  2009年   956篇
  2008年   1017篇
  2007年   924篇
  2006年   830篇
  2005年   603篇
  2004年   420篇
  2003年   549篇
  2002年   484篇
  2001年   408篇
  2000年   433篇
  1999年   475篇
  1998年   423篇
  1997年   352篇
  1996年   335篇
  1995年   284篇
  1994年   236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典型铬渣简易掩埋场铬渣及土壤铬污染特征和处置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钻孔采样分析,研究了典型铬渣简易掩埋场地下铬渣及土壤铬中Cr6 、总Cr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铬渣简易掩埋场铬污染程度严重,引起了周边和地下深部较大面积的土壤污染,深度达到了地下的基岩.铬含量在土壤层剖面中分布呈现规律性变化,即随土壤深度增加,Cr6 、总Cr含量逐渐下降,但绝大多数超过了危险废物毒性鉴别标准.从铬污染程度上看,总体上存在铬渣>土壤>人工填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铬渣及污染土壤的处置方式,为铬渣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2.
QUAL2K模型在西苕溪干流梅溪段水质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QUAL2K是一维稳态水质模型,由美国环保局开发并在QUAL2E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QUAL2K模型对西苕溪干流梅溪段的水质进行了模拟和预测.针对西苕溪的具体情况,选用COD、氨氮和总磷作为模拟预测指标,用模型率定法并参考相关文献确定了COD降解系数Kc、氨氮降解系数Kn和总磷平衡系数Kp等水质参数,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973.
类芦对铅的耐性及富集能力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野外调查和盆栽试验,研究了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对Pb的耐性和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类芦对Pb耐受的临界浓度为800 mg/kg,在此浓度以下Pb对类芦的生长基本无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类芦生长变缓慢、出现中毒症状,但仍能存活.从富集能力来看,土壤Pb为中低浓度时,类芦的富集能力较强,但Pb浓度超过1 000 mg/kg后地上部富集量增加缓慢,而根部的含量则降低.在各种Pb处理浓度下,类芦地上部Pb含量均大于根部,说明这种植物对Pb有较好的迁移能力.研究发现,类芦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因此其地上部Pb迁移总量较高,在土壤Pb浓度为800 mg/kg时类芦地上部的迁移总量可达到221.77 mg/m2.综合分析可知,类芦对中度Pb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74.
活性污泥对甲醛废水的净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微生物法处理低浓度甲醛废水达标排放是比较经济的方法之一.在研究中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考察了曝气时间、进水甲醛浓度、进水 pH 和水温对微生物净化低浓度甲醛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曝气时间的延长,活性污泥对甲醛的去除率增大.进水甲醛浓度在 40~120 mg/L 范围内,随着浓度升高甲醛污泥负荷增加,微生物对甲醛的降解速率增加,但对甲醛的去除率降低.活性污泥在 pH 为 5~7 的中性和弱酸性环境中对甲醛的降解速率较高.在15~35℃范围内,污泥对废水中甲醛的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微生物对甲醛的降解速率随温度升高呈指数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975.
It is well known that several morphospecies of Microcystis, such as Microcystis aeruginosa (Kützing) Lemmermann and Microcystis viridis (A. Brown) Lemmermann can produce hepatotoxic microcystins. However, previous studies gave contradictory conclusions about microcystin production of Microcystis wesenbergii (Komárek) Komárek. In the present study, ten Microcystis morphospecies were identified in waterblooms of seven Chinese waterbodies, and Microcystis wesenbergii was shown as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ese waters. More than 250 single colonies of M. wesenbergii were chosen, under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to examine whether M. wesenbergii produce hepatotoxic microcystin by using multiplex PCR for molecular detection of a region (mcyA) of microcystin synthesis genes, and chemical analyses of microcystin content by ELISA and HPLC for 21 isolated strains of M. wesenbergii from these waters were also performed. Both molecular and chemical methods demonstrated that M. wesenbergii from Chinese waters did not produce microcystin.  相似文献   
976.
Passive air sampling (PAS)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occurrence of gaseous and particle-bound PAHs in the North Chinese Plain. The averaged concentrations of gaseous and particle-bound PAHs were 485 ± 209 ng/m3 and 267 ± 161 ng/m3, respectively. The PAHs concentrations at urban sites we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ose at rural ones with ratios <1.5 in spring, summer and fall, bu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were not significant for the wintertime and annually averaged concentrations. This urban-rural distribution pattern was related to the PAHs emission sources. PAHs spatial variation can be partially (49%) explained by emission with a 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Both the gaseous and particle-bound PAHs were highest in winter and lowest in summer, with winter/summer ratios of 1.8 and 8, respectively. Emission strength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seasonality.  相似文献   
977.
伞罩型除尘脱硫塔内除雾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雾器是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内重要的设备之一,其性能对WFGD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利用Fluent6.2软件对新型伞罩型除尘脱硫塔内的三维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气相采用RNG湍流模型,液相采用离散相模型,选择SIMPLE算法进行计算,分析塔内的折板除雾器和旋流板除雾器的速度场、压力场和液滴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烟气经过折板除雾器,产生了明显的压降,且在拐角区域湍流耗散强烈,是实现气液分离的关键区域;烟气经过旋流板除雾器,速度和压强分布具有良好的对称性,液滴被气流旋转抛向壁面实现气液分离.模拟结果对新型的WFGD除雾器的设计和运行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8.
淀山湖沉水植物死亡分解过程中营养物质的释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定了上海淀山湖5种常见沉水植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其死亡后在好氧(DO>3.5 mg/L)或低氧(DO<3.5 mg/L)状态下分解释放TN、TP和有机物(以高锰酸盐指数计,下同)等营养物质的动态过程,并对营养物质释放强度与营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5种沉水植物中,金鱼藻的TN和TP含量最高,质量分数分别为(4.07±0.22)%和(0.99±0.09)%;好氧状态下TN和有机物的释放强度大于低氧状态,两种状态下TP的释放强度没有显著差异;TP的释放比TN快,一般需10 d左右,而TN和有机物的释放分别需要29 d和20 d左右;在好氧状态下,NO-2-N、NO-3-N和可溶性总磷酸盐的平均释放强度与植物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NH 4-N的平均释放强度与植物T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低氧状态下,NO-2-N的平均释放强度与植物TN含量、NO-3-N的平均释放强度与植物TP含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p<0.05);有机物的平均释放强度与植物TP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79.
利用MgSO4·7H2O和Na2HPO4·12H2O作为试验药剂,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优化试验,对化学沉淀法处理甲胺生产废水中氨氮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pH=9.4、反应时间15 min、搅拌速度150 r/min、Mg:N(摩尔比值)=1.1、P:N(摩尔比值)=1.0时,化学沉淀法处理300 mL甲胺生产废水,氨氮去除率维持在92%以上,COD去除率可达37%以上.同时为验证工艺条件适应性和沉淀物(MgNH4PO4)作为农作物肥料使用的价值性,对最优条件下得到的沉淀物进行研究.与MgNH4PO4纯度为100%相比,沉淀物MgNH4PO4纯度达到86%以上.因此,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不仅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得到的MgNH4PO4含有较高N、P,可以用作农作物肥料.  相似文献   
980.
反硝化除磷菌驯化富集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SBR反应器分别采用一段式和二段式培养方法对反硝化除磷菌进行了驯化富集.结果表明,一段式和二段式培养方法驯化完成后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均较好,污泥体积指数(SVI)分别约为60、50 mL/g,反硝化除磷菌占聚磷菌的比例达到了77%和71%.两种培养方法下反硝化除磷菌PO3-4-P去除率和脱氮率分别达到了97%和95%以上,缺氧结束时水中PO3-4-P质量浓度小于1 mg/L.驯化完成后污泥的含磷率最高达到了3.7%(质量分数).因此,采用一段式或二段式驯化方法均能实现反硝化除磷菌的有效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