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237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516篇
基础理论   112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31.
研究了氯化钙(Chlo-Ca)、螯合钙(Che-Ca)和纳米钙(Nano-Ca)对甜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Lind l.)G.Don贮藏品质及钙形态的影响,并采用焦锑酸钾沉淀-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钙处理樱桃贮藏后果肉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结果表明,Che-Ca处理提高了果实硬度,且有效的抑制了樱桃贮藏后硬度的降低和VC的消耗,但对果实采摘时维生素C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3种钙处理增加了樱桃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对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糖/酸影响较小。喷钙处理樱桃的全钙、水提取钙(H2O-Ca)、乙醇提取钙(ALc-Ca)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樱桃果肉中的钙主要以ALc-Ca的形式存在,且Che-Ca处理中的ALc-Ca所占比例要显著高于Chlo-Ca和Nano-Ca处理。贮藏后NaCl溶液提取钙(NaCl-Ca)、H2O-Ca和ALc-Ca含量下降,醋酸提取钙(HAC-Ca)和盐酸溶液提取钙(HCl-Ca)的含量有所上升。贮藏60d后的樱桃细胞超微结构照片显示对照处理的细胞壁有断裂,细胞膜系统部分消失,细胞内较干净,且少部分细胞有收缩现象,3种钙处理,细胞壁结构比较完整,发现较多的黑色物质存在,不均衡的分布于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和线粒体等系统中。  相似文献   
132.
以江西省定南县龙塘镇杏林农庄"猪-沼-果-鱼"生态农业模式为例,系统研究了该模式的关键技术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效果.杏林农庄内实施山顶种植水土涵养林,山腰开梯田种脐橙,园间栽培生草,山脚保留防护植被带,山脚建造养猪场和沼气池,沼气池下游建有多级鱼塘,已形成较典型的"养猪一沼气一果树一养鱼"四位一体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综合生态农业模式.分析认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止东江源头区水质恶化,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3.
东江源柑桔果园肥料、农药投入及潜在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入户调查方式分析了东江源柑桔果园肥料、农药投人状况及潜在环境影响.调查结果表明,温柑栽培的肥料、农药使用量低于脐橙;猪-沼-果、单一果树、有机栽培模式间肥料投人差异很大;农户仅凭经验施肥、施药的现象普遍存在,50%以上农户施肥过量,大部分农户年平均用药12-13次,给环境,尤其是水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风险.认为加强对果农的培训和技术指导,科学使用肥料与农药,调整果园品种结构,采用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有机栽培,是有效减少东江源柑桔果园对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4.
海积平原区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氨氮污染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结合天津市海积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构建了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预测分析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氨氮污染迁移规律.采用敏感性分析研究了渗透系数、孔隙度和弥散度等参数的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模拟评价了地下水氨氮污染抽出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氨氮污染羽在10年内最大迁移距离为648 m,污染面积达到368667 m~2,高浓度氨氮污染羽主要分布于南部浅层潜水含水层.抽出处理方案效果不佳,易导致氨氮污染羽的拖尾和反弹效应.本研究可为海积平原区地下水氨氮污染治理、修复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5.
结合运河煤矿综放工作面的特点,对工作面漏风通道进行了分析。通过实施均压和封堵两项综合措施,不但解决了工作面向采空区漏风的问题,而且抑制了采空区瓦斯向工作面的涌出,有效地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36.
对建筑陶瓷产业基地规划内环境状况、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调查、抽样检测、评价,对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了科学预测和评价,提出了使影响减缓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37.
美国页岩气开采的水环境监管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气开采所使用的核心技术——水力压裂技术不仅消耗大量水资源,而且向地下注入裂解液可能污染地下水。为应对页岩气开发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美国已开展并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环境监管经验和技术。文章就美国页岩气开采场地的水环境监管体系、法规、制度及技术等进行探讨和研究,并提出我国在页岩气大规模开采初期的水环境监管思路及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38.
石臼湖引水改善秦淮河水环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淮河是一条历史名河,由于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外秦淮河的水环境质量也每况愈下.通过对秦淮河调水实验的研究,建立秦淮河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并且根据实测数据.分析引水对外秦淮河水环境的改善程度,同时指出不同引水方案情况下水环境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39.
某针织印染厂年产3000吨针织高档服装布料,排放的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COD、BOD5、色度浓度比较高。该厂选择了"厌氧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该工艺采用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工艺进行前期处理,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减轻了后续接触氧化处理工艺的压力,同时通过活性碳过滤进行脱色,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运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5、色度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0.
A series of pot experiments with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Typha latifolia, Sagittaria sagittifolia and Phragmites communis 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phosphorus depletion effect in the rhizosphere. The ratio of root to shoot, root morphology, phosphorus uptake efficiency and phosphorus utilization efficiency were analyzed. An obvious variation in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between the rhizosphere soil and non-rhizosphere soil was observed. The water-soluble P contents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A. philoxeroides, T. latifolia, S. sagittifolia and P. communis were reduced by 81%, 42%, 18% and 16%,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non-rhizosphere soil. A. philoxeroides had the highest phosphorus uptake efficiency (1.32 mg/m), while T. latifolia achieved the effective phosphorus depletion by the strong rooting system and the high phosphorus uptake efficiency (0.52 mg/m). T. latifolia not only used phosphorus to produce biomass economically, but also adjusted carbon allocation to the roots to explore the soil for more available phosphorus. A. philoxeroides and T. latifolia were more effective in depleting phosphorus in the rhizosphere than S. sagittifolia and P. commun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