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7篇
  免费   581篇
  国内免费   2559篇
安全科学   583篇
废物处理   361篇
环保管理   493篇
综合类   4185篇
基础理论   1073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043篇
评价与监测   328篇
社会与环境   254篇
灾害及防治   32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24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319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420篇
  2014年   514篇
  2013年   702篇
  2012年   565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475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21.
混凝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高效混凝沉淀-过滤"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并将混凝沉淀污泥回流.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加入量为160 mg/L时,COD去除率平均可达34.6%,TP去除率平均达到87.9%,平均出水TP为0.3 mg/L.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工艺对有机物和TP的去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22.
The Cr(VI) removal from simulative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using zero-valent iron (Fe0) filings, Fe0 powder and nanoscale Fe0 in batch experimental mode was studied. Cr(VI) is a primary pollutant of some soils and groundwater. Zero-valent iron, an important natural reductant, could transform Cr(VI) to Cr(III) which is much less toxic and immobile. The Cr(VI) removal percentage was 87% at a metal to solution ratio of 6 g l−1 for commercial iron powder (200 mesh) in 120 min, and 100% Cr(VI) was removed when the metal to solution ratio was 10 g l−1. The results demonstrates that the Cr(VI) removal percentage was affected apparently by pH, the amount of Fe powder and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The Cr(VI) removal percentage with nanoscale Fe0 was much higher than those with Fe0 filings or Fe0 powder at the same reaction time.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reaction process le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r(VI) trended to form Cr(III) hydroxide under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kinetics analysis showed that Cr(VI) reduction by Fe0 could be described as a pseudo-first-order kinetics model.  相似文献   
623.
针对某厂15 t电炉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半密闭排烟罩烟尘捕集方案,通过运行和改进,验证了半密闭排烟罩在15 t电炉除尘系统成功的应用,为同类电炉的烟气捕集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24.
爆炸物冲击波的人体防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爆炸物爆炸冲击波、破片或子弹冲击、高温高压气体热辐射等复杂环境下的人体伤害威胁,本文从人员损伤研究和防护材料研究两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最后为开展人体有效防护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25.
将粉煤灰和污泥(基质1)、粉煤灰和酒糟(基质2)均按照4:1的质量比配制,由于2种基质中重金属镉含量较高.为研究基质中可食用作物的种植.选取绿豆、大豆、马铃薯在组配基质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基质1在第1季不适合种植绿豆、大豆和马铃薯;绿豆在基质2中不能正常生长,大豆产量也较低,但马铃薯生长良好.同时,马铃薯食用部分中重金属镉含量不超标.保证了富镉基质中马铃薯的食品安全,而且马铃薯秸秆中镉含量也未超出一般食用蔬菜标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马铃薯秸秆乍物量大,吸收镉较多,能起到植物修复作用.研究表明.基质2适宜在废弃地大面积复垦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6.
本文介绍了各类防毒服和防毒面具的发展历史、各国的研究情况,对装备的穿戴情况和时机作了简要的概括.最后对未来个人防护装备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阐明了未来装备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627.
研究石漠化治理区小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将有助于深入分析和研究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变化规律、驱动力及资源环境效应。运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分析石漠化治理区小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2005~2012年,研究区石漠化面积有所减少,由2 824.23 hm2减少到2 777.60 hm2,减少了46.63 hm2,占2005年石漠化面积的1.65%;石漠化程度呈现从重变轻的趋势,无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面积分别增加12.68%和3.08%,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和强度石漠化分别减少5.11%、2.07%和5.24%。其中,稳定型石漠化区域面积最大,占喀斯特面积的95.40%;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重为1.15%,土地利用较为稳定。恢复型石漠化区域面积占喀斯特面积的3.95%;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重为40.64%,土地利用变化剧烈。退化型石漠化区域面积最小,仅占喀斯特面积的0.65%;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重为22.21%,土地利用变化较明显。(2)土地利用变化以园地减少为主要特征,其变化主要由农户的劳动力文化程度变化、劳动力比重变化、本地务工收入变化和外出务工收入变化等4个因子驱动产生。其中,园地变化与本地务工收入变化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0.691;与劳动力文化程度变化指数、劳动力比重变化指数和外出务工收入变化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0.472、-9.735和-0.443。劳动力比重变化指数是引起园地发生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3)国家因生态文明建设需求而施行退耕还林(草)政策和工业化、城镇化战略,农户因脱贫致富需要而提高文化素质和调整从业行为,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促进石漠化治理区的劳动力转移和产业转型,进而共同驱动了石漠化治理区的土地利用变化。  相似文献   
628.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涌入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并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然而,随着康菲石油渤海漏油事故、江苏启东王子造纸排污和阿玛尼污染投诉等涉外污染事件报道频出,学术界对于FDI涌入可能带来的负面环境效应表现出一定担忧。现有文献多聚焦于整体层面的FDI环境效应检验,而对其区域差异及原因产生机制的系统探究并不多见。为此,本文从理论判断和命题推演出发,利用2003—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改进熵值法拟合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并构建普通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FDI流入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污染光环"假说在中国基本成立,即FDI流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环境质量,但不同地区FDI的环境效应有所不同,其主要表现为沿海和内陆地区FDI具有显著的"污染光环"效应,且前者强于后者,而沿边地区FDI具有不明显的"污染天堂"效应。在此基础上,构造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系统考察了FDI对中国环境污染影响的4种主要吸收能力因素的门槛效应。门槛回归结果表明,FDI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经济发展、环境规制、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FDI的"污染光环"效应越明显,而适度的环境规制才更有利于FDI环境技术溢出的发挥。基于此,本文建议应进一步全方位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如既往地积极引进并监督FDI;同时地方政府也需认清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而采取差异化的引资政策。  相似文献   
629.
以延安新区黄土高填方工程中的上埋式排水管道为原型,开展了相似比为1:2的室内试验,试验前在模型箱底部一定位置预设沉降底板模拟实际填方的工后沉降过程,在试验土体和管道中布设压力盒、位移计和应变片,以采集试验过程中的管土接触压力、管-土相对位移和管道应变等数据。研究表明,负土拱效应对管道的上部压力影响明显,竖向压力系数最大达3.4,与沉降量的关系符合三次多项式曲线,负土拱效应对管道的影响不可忽略。开挖纵向剖面后发现管道下部土层间出现明显的脱空裂缝,是管道下部管-土接触压力减小的原因。该成果为黄土高填方场地中管周土压力的计算、管道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0.
近年来,水污染问题备受关注。生物式水质监测成为目前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准确监测水质污染情况,本文以青鳉鱼(Oryzias latipes)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接触式的机器视觉监测技术,提取青鳉鱼的生理特征(呼吸频率)和运动特征(胸鳍和尾鳍的摆动频率),并分析这些特征与水质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准确提取鱼鳃,并根据鱼鳃呼吸面积大小变化计算出鱼的呼吸频率。基于形态学细化算法提取青鳉鱼骨架,求出胸鳍和尾鳍的摆动频率。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铜离子暴露实验测得的青鳉鱼生理特征和运动特征与实际情况一致;通过对不同铜离子浓度下的毒性实验数据对比,发现了青鳉鱼的生理特征和运动特征会随不同的铜离子浓度发生相应变化,可以作为水质监测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