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81篇
  免费   746篇
  国内免费   3607篇
安全科学   785篇
废物处理   528篇
环保管理   752篇
综合类   6098篇
基础理论   151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837篇
评价与监测   485篇
社会与环境   413篇
灾害及防治   42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523篇
  2021年   470篇
  2020年   432篇
  2019年   376篇
  2018年   361篇
  2017年   525篇
  2016年   588篇
  2015年   665篇
  2014年   760篇
  2013年   966篇
  2012年   871篇
  2011年   933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633篇
  2008年   746篇
  2007年   623篇
  2006年   539篇
  2005年   377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A series of meso-microporous Cu-SAPO-34 catalyst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a one-pot hydr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method, and these catalysts exhibited excellent NH_3-SCR performance at low temperature. Their structure and physic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N_2 sorption-desorpti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er(ICP-AES), 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XPS),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of ammonia(NH_3-TPD), Ultraviolet visible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UV-Vis DRS) and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TPR).The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igh activities of Cu-SAPO-34 catalyst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enhancement of redox property, the formation of mesopores and the more acid sites. Furthermore, the kinetic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formation of mesopores remarkably reduces diffusion resistance and then improves the accessibility of reactants to catalytically active sites. The 1.0-Cu-SAPO-34 catalyst exhibited the high NO conversion( 90%) among the wide activity temperature window in the range of 150–425℃.  相似文献   
182.
上海市郊区大气细颗粒和超细颗粒物中元素粒径分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用同步辐射X荧光光谱分析了上海市郊区大气细颗粒和超细颗粒物(0.028 7~2.40 μm)中元素粒径分布、质量中值粒径、元素相关性和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富集因子.Ca、Ti主要分布于粒径>2 μm的颗粒物中,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933,富集因子在0.1~3.2之间,且与粒径无明显关联,主要来自土壤扬尘等自然来源.V、Cr、Mn、Ni、Zn、Cu、Pb、Cl、S等元素主要分布在0.1~1.0 μm颗粒物中,质量中值粒径在0.56~0.94 μm之间.V、Cr、Ni、Cu、Zn、Pb显著富集,且富集程度随粒径减小而增大.其中Pb在超细颗粒物(<0.1 μm)中的富集因子达2 023.7~2 244.2,远大于在细颗粒和 PM2.5中的富集程度.这些元素主要来自燃油、燃煤、冶金和机动车尾气等人为污染.Fe在>0.2 μm颗粒物中分布较均匀,质量中值粒径1.3 μm.除了局部污染源,远距离传输对该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3.
长期储存亚硝化颗粒污泥的活化及菌群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无机人工配水,通过逐级提高进水氨氮负荷(0.32~0.64kg/(m3·d))和设定合适的初始游离氨浓度(3.7~7.2mg/L),在SBR反应器中对常温(24~29℃)下储存1a的亚硝化颗粒污泥(NGS)进行了活化,并使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污泥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NGS的亚硝化性能可在短时间内恢复.运行8d后,反应器的氨氮去除率达到95%以上,亚硝态氮累积率超过了80%,但污泥粒径持续减小,胞外聚合物(EPS)含量明显降低.活化至第20d,NGS的氨氮比去除速率和亚硝态氮比累积速率分别达到24.6mg/(gVSS·h)、23.8mg/(gVSS·h),平均粒径稳定在0.5mm左右.在活化期间,绝大部分厌氧、异养菌属被洗脱,污泥的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Nitrosomonas等氨氧化菌的相对丰度由活化前的1%上升至约58%,同时,Nitrospira等硝化菌的生长受到了选择性抑制.这意味着即使经历长期的常温储存,NGS仍可作为SBR的接种污泥,实现反应器的快速启动.  相似文献   
184.
脂多糖诱发生物体内合成NO_2~-和胺类化合物的研究宋秀贤,赵海涛,金秀兰许后效,林继红,陆德培(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关键词亚硝酸根;胺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脂多糖.一些研究已经证明N-亚硝基化合物(NOC)对动物存在致癌性 ̄...  相似文献   
185.
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渗滤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矿化垃圾筛分后<15mm组分性质进行研究,并以该组分为填料设计制造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渗滤液,研究表明,矿化垃圾具有较大的吸附比表面积,较强的离子交换容量,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含有种类和数量可观的微生物种群可供生物降解作用,是很好的污水处理生物介质。工程应用表明:渗滤液经过三级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串联处理后,CODCr和NH4+-N的总去除率达到90%和95%以上,可稳定达到国家二、三级渗滤液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6.
黄土丘陵沟壑区狼牙刺灌木林地的土壤水分动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陕北黄土区安塞县纸坊沟小流域,选择不同林龄的狼牙刺地块,对其土壤水分作了动态观测,并以柠条地和撂荒地为对照。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在土层足够深的地块上,天然灌木狼牙刺年蒸散量约为590mm,单株平均耗水量约85mm。强烈耗水期是5月中旬至7月底,8月底土壤水分达到最低值,9月份以后开始恢复;②狼牙刺地土壤水分活跃层在0-2.5m之间,土壤水分的消耗强度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③狼牙刺地干层超过10m,比同龄的柠条土壤干层(8m)深,在两个生长季中,干层没有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7.
石油污染对真鲷幼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厦门港石油烃污染物0^#柴油和养殖鱼类赵鲷(Pagrosomus major)幼体为材料,研究了石油污染对真鲷幼体内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油污对真鲷幼体内脏Se-GPx总的表现为显著的诱导作用;油污对Se-GPx活性变化的剂量-效应作用形式表现为抛物线型,即低浓度对酶活性起诱导作用,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8.
2012—2013年于春、夏、秋、冬四季对小溪港进行4次水环境质量调查,利用种类组成、种群数量、优势种、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SI(污生指数)等指标分析小溪港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并对小溪港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小溪港浮游植物共8门51种,其中绿藻门的种类数最多,共26种,占总种数的50.98%;其次为硅藻门,共9种,占17.65%;蓝藻门5种,占9.80%. 浮游植物数量年均值为184.16×104 L-1,主要为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峰值出现在夏季,为292.43×104 L-1,之后为春、秋和冬季. 小溪港的优势种共4门7种,分别为蓝藻门的微囊藻(Microcystis spp.),绿藻门的星芒衣藻(Chlamydomonas stellata)、丝藻(Planctonema sp.)、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硅藻门的小环藻(Cyclotella spp.),隐藻门的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 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示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其年均值分别为1.81、1.55、0.51;SI年均值为2.44. 总体上,小溪港水质污染状况为中污染.   相似文献   
189.
含丙烯腈废水危害大、难降解,而用生化法对该类废水进行预处理的难点在于工艺的选择。文章较系统地概述了含丙烯腈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并重点研究了“水解酸化+SBR工艺+生物滤池技术”处理工艺的反应器启动阶段。研究结果表明:1.水解酸化工艺可用于含丙烯腈废水的处理;2.SBR反应器处理效果良好,COD的平均去除率在70%以上,而且对进水水质的变化适应性较强;3.生物滤池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可显著提高COD的去除率。上述研究成果为下一步进行水解酸化+生物滤池技术+SBR处理工艺的效果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0.
黄河流域近40年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19,自引:8,他引:119  
利用黄河流域及其周边123个气象站1961~2000年20cm口径蒸发皿资料,分析了黄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整个流域平均而言,尽管在1960~2000年期间,黄河流域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但蒸发皿蒸发量却呈明显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年蒸发皿蒸发量在20世纪80~90年代较60~70年代下降了136mm,下降幅度为7.5%;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夏季和春季,秋季和冬季不明显。对蒸发皿蒸发量气候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局部区域与整个流域的气候变化趋势并不完全同步,黄河流域上游和下游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中游呈持平并略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