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6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1681篇
安全科学   368篇
废物处理   196篇
环保管理   290篇
综合类   2804篇
基础理论   683篇
污染及防治   1240篇
评价与监测   228篇
社会与环境   178篇
灾害及防治   14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531.
根据保定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对采暖与非采暖期的六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五项污染物,采暖期污染物浓度均值明显高于非采暖期,原因是市区集中供热率低,分散燃煤锅炉污染治理水平低,污染物排放量大,采暖期逆温日数多,不利于污染物的垂直扩散.臭氧非采暖期较采暖期明显增加,原因为采暖期过后云层变薄,光照加强,臭氧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532.
<正>构烷烃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其链长及主峰碳常被用来指示古气候和古植被变化。我们测定了贡嘎山、太白山和黄土高原地区65个植物样品叶蜡正构烷烃的分子分布特征,并对1232个木本和草本植物(包括本实验的65个样品)的正构烷烃比值进行统计。研究表明:木本和草本植物正构烷烃中C_(29)和C_(31)含量基本均较高,其相对丰度变化很大,其中木本植物主峰碳为C_(27)或C_(29)的占61.9%,草本植物主峰碳为C_(31)的占65.2%。三元相图分析也表明,木本和草本植物C_(27)、C_(29)和C_(31)的相对丰度重叠部分较大,而以C_(27)、C_(29)和C_(31)为标准对木本和草本植物进行判别分析的准确度为69.5%。研究结果表明C_(27)、C_(29)和C_(31)主峰碳丰度不能作为区分木本和草本植物的有效指标。同样,利用C_(31)/C_(29)或C_(31)/C_(27)也不能够区分木本和草本植物。我们发现以C_(33)/(C_(33)十C_(29))=0.30为标准对木本和草本植物进行判别分析的准确度为81.5%,而以C_(33)/(C_(33)+C_(27))=0.20为标准对灌木和草本植物进行判别分析的准确度为85.7%,表明某些正构烷烃比值可能具有区分木本和草本植物的潜力,但结合1232个木本和草本植物数据统计发现,正构烷烃比值不能有效区分木本和草本植物。因此,应谨慎利用正构烷烃主峰碳及比值进行植被恢复,这可能为古气候和古植被重建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33.
为了开发无尾矿、少尾矿提钒工艺,对贵州镇远江古钒矿实验室扩大试验流程产生的尾矿进行资源化利用研究,尾渣物质组成研究表明:提钒尾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主要矿物为石英,尾渣放射性检测结果高于建筑物主体墙材中放射性指标的要求,不能直接应用于建筑主体材料.经用尾渣烧成水泥试验结果表明:尾渣烧成的水泥熟料基本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测试结果符合GB/T 21372-2008硅酸盐水泥熟料要求.  相似文献   
534.
为研究小煤柱巷道围岩变形力学机理与演化过程,以石槽村矿某回风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以及现场实测等方法,分析小煤柱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表征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侧压系数为巷道围岩变形的主控因素;侧压系数与巷道顶底板位移量呈正比关系,与两帮位移量呈反比关系;回风巷每次受采动影响时,变形可分为巷道稳定阶段、位移分化阶段以及位移加速变化阶段;围岩变形主要发生在一次采动影响时,此时巷道变形呈现明显的不对称,左右两帮的位移量差异明显,巷道的中心位置明显偏移。研究结果可为小煤柱巷道围岩支护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35.
采用机载高光谱视频相机,在4个季节对太湖蓝藻进行7次、18个架次的有效拍摄。对拍摄到的高光谱影像进行辐射定标、几何拼接等预处理后,提取不同浓度蓝藻和水草等其他物体的高光谱数据,发现不同浓度的蓝藻光谱在680 nm后表现出较大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高光谱数据降维后,结合k-近邻(kNN)分类算法,可实现对蓝藻的精准定位。定性识别结果经光谱预处理后,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进行特征波段提取,发现蓝藻光谱的季节差异主要表现在450 nm~570 nm和760 nm~910 nm波段。  相似文献   
536.
537.
由于较低的自然老化速率,微塑料在实际水体长期户外暴露过程中老化行为的数据仍较缺乏.通过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微塑料在长江表层水样的18个月户外暴露试验以揭示自然老化过程对微塑料表面特征及对金属离子(Cr6+和Co2+)吸附行为的重要影响.结果显示,户外暴露改变了PC微塑料的理化性质,包括表面开裂、粒径降低、亲水性和熔点增加以及表面氧化(产生羰基和羟基).同时,户外老化过程明显影响微塑料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原始和低老化程度PC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主要通过物理作用控制,而高老化程度微塑料由于产生含氧功能团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主要由化学过程如络合和共价键等作用控制.并且,不同老化程度PC微塑料对Cr6+和Co2+的吸附性能不同.对于Cr6+,PC的吸附性能随其老化程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然而对于Co2+,平衡吸附性能随老化程度增加呈增加的趋势.户外老化过程产生含氧官能团、破碎和开裂以及生物膜可能是影响吸附性能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证实了长期户外...  相似文献   
538.
基于生物膜序批式反应器(BSBR)工艺,对模拟城市污水中的磷酸盐进行高效去除、回收.实验在探究不同蓄磷量和碳源对反应器效能、磷回收效率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两者的共同作用对厌氧释磷速率和释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器低碳源投加(仅厌氧投加200mg·L-1)和低磷进水(10 mg·L-1)工况下,磷回收液浓度随着蓄磷量增加而增大,磷回收液浓度最高可达到225.5 mg·L-1,蓄磷量可达159.6mg·g-1;同时探究了磷回收液浓度与平均磷回收效率间的关系,在以(6±1)d为回收周期的循环下,磷富集液浓度达到(106.6±10)mg·L-1,此时平均磷回收效率为78.62%±2.3%;而且提高3.6倍蓄磷量可提高1.9倍释磷量,较之4倍碳源投加量时的1.79倍释磷量更为高效.因此,本反应器能基于更低碳源投加量获取高浓度磷回收液,从而为未来废水处理厂中磷的回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39.
富油煤原位热解产生的油、气等有机物会通过岩层的压裂缝进入含水层,产生一系列环境行为效应.为探究富油煤热解产物对地下水的影响,以陕北榆神府矿区富油煤与含水介质粉砂为研究对象,采用批量平衡试验,开展了粉砂对煤焦油不同组分的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粉砂对煤焦油中酚油、萘油、洗油、蒽油、沥青的动力学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模型符合Freundlich方程,说明粉砂对5种组分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受富油煤热解焦油组分含量差异影响,粉砂对5种组分的吸附量表现为酚油<萘油<洗油<蒽油<沥青,其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4520、0.7926、1.9015、3.6336、11.8001 mg·g-1,吸附量总和占煤焦油含量的68%~85%;随着温度的升高,粉砂对5种组分的吸附能力均有所减弱,表明升高温度不利于吸附行为的进行,且反应的ΔG0<0表明粉砂对5种组分的吸附过程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且属于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540.
河湖交错区是鄱阳湖流域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湖泊的主要通道,也是重金属富集的场所.本文通过在鄱阳湖河湖交错区采集软体动物样品,分析样品的肌肉和内脏中铁(Fe)、锰(Mn)、铜(Cu)、锌(Zn)、铬(Cr)、镍(Ni)、砷(As)、镉(Cd)、铅(Pb)和锑(Sb)的含量,利用生物-沉积物累积因子和碳氮稳定同位素对鄱阳湖软体动物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营养结构和食源关系进行研究,并利用综合目标危险系数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①鄱阳湖软体动物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的种间和组织间的差异,且受体长体重的稀释作用,与所在栖息地的关系不大,但与区域背景环境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均低于水产限量标准值.软体动物对重金属Cu、Zn和Cd具有明显的富集能力,蚌(圆顶珠蚌、三角帆蚌、背瘤丽蚌和褶纹冠蚌)易从环境中富集更多的Mn和Cd,而螺(铜锈环棱螺和大沼螺)则易富集Cu和Zn;②软体动物δ13C值为-29.84‰~-21.13‰,δ15N值为4.09‰~11.51‰,螺和蚌存在明显不同的食物来源.软体动物中的重金属并不随δ15N值的变化表现出显著的改变,但与δ13C值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其中Cu和Zn与δ13C值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Mn、Cr、As、Cd、Pb和Sb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③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综合目标危险系数(TTHQ) 均大于1,表明鄱阳湖河湖交错区软体动物重金属的富集会对人群食用产生较为显著的健康风险,其中Mn和As是主要的贡献者,且食用蚌的风险略高于螺.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水生态安全、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食品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