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31篇
  免费   3911篇
  国内免费   8052篇
安全科学   4140篇
废物处理   393篇
环保管理   2043篇
综合类   18887篇
基础理论   3279篇
污染及防治   1643篇
评价与监测   1597篇
社会与环境   1671篇
灾害及防治   941篇
  2024年   307篇
  2023年   844篇
  2022年   1784篇
  2021年   1840篇
  2020年   2168篇
  2019年   1460篇
  2018年   1367篇
  2017年   1683篇
  2016年   1366篇
  2015年   1532篇
  2014年   1311篇
  2013年   1722篇
  2012年   2207篇
  2011年   2117篇
  2010年   1982篇
  2009年   1807篇
  2008年   1655篇
  2007年   1650篇
  2006年   1621篇
  2005年   1189篇
  2004年   842篇
  2003年   553篇
  2002年   508篇
  2001年   421篇
  2000年   348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中试系统构建与运行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建了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试系统,考察了中试规模下石油烃生物降解效率、矿化过程在生物降解中的作用.揭示生物修复过程中的系统微生物特性及其降解活性的关系,为现场污染土层生物修复工程评价和关键技术参数选择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经过93d的运行,石油烃去除率达25.8%,其中典型轻质组分烷烃生物降解率最高,可达43.12%.中试系统运行稳定后,与现场调研的土壤微生物相比,其数量提高了1个数量级,活性提高了1.5倍.  相似文献   
182.
为研究特厚煤层分层开采过程中已采工作面上覆围岩破坏高度,以老虎台矿83002已采工作面为例,分别采用EH-4物理探测、数值模拟和微震监测等多种手段进行分析论证。EH-4探测确定了垮落带和裂隙带位于油页岩层内,高阻区位于绿色页岩和砂砾岩的交界面,F1断层处出现离层空间,数值模拟和微震监测对该结果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和微震监测综合确定了覆岩破坏高度为400~485 m,为累计采高的6.3~7.5倍。研究成果可对下一分层83003工作面的安全开采进行指导,为类似条件矿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3.
根据丁二烯装置中高级炔烃的特点和危险性,通过爆炸极限测定仪和爆轰管研究并确定了温度对乙烯基乙炔爆炸极限的影响,确定了不同温度下乙烯基乙炔的安全分压,确定了氮气稀释对乙烯基乙炔安全分压的影响,掌握了乙烯基乙炔的燃爆特性和分解特性。研究表明:乙烯基乙炔易发生分解失控或气相燃爆,且发生分解失控时后果严重。为了确保丁二烯装置中乙烯基乙炔的安全使用,建议在低温和低分压下使用乙烯基乙炔。  相似文献   
184.
针对深埋高地应力水平岩层掌子面开挖稳定性及支护结构失效问题,以大峡谷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测试、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探究深埋高地应力水平岩层失稳机理及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坚硬岩体被节理面切割后,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挤压破碎,破碎岩体遇水发生软化,导致掌子面发生大范围塌方,初支和超前支护失效;隧道开挖后岩层发生不均匀沉降,浅部岩层最先发生弯折破坏,层内块体错动滑移,继而向上方岩层发展,并伴随层间分离和层内裂隙发育,最终形成宏观破裂面;提出的台阶法、2 m开挖进尺、砼喷层、双层小导管、提高初支强度的整体优化控制措施,可有效提高现场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5.
分别对国内外大型空间环境模拟器的真空系统配置进行了介绍,并对真空系统各个子系统的配置与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重点针对大型空间环境模拟器真空系统中所需的真空抽气策略进行了研究,为后续超大型环境试验设备的研制和试验测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6.
中国城市热岛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曹畅  李旭辉  张弥  刘寿东  徐家平 《环境科学》2017,38(10):3987-3997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城市热岛效应会加重城市地区的热胁迫,对人类健康和生存发展提出严峻挑战.近年来我国雾-霾污染情况严重,但雾-霾对城市热岛影响的认识仍较匮乏.本研究基于MODIS遥感卫星地表温度数据,明确了我国2003~2013年白天、夜间以及四季城市热岛的空间变化,并从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角度定量分析其控制机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白天城市热岛强度的主要因素为人口、农田灌溉和植被活动.纬度、降水量、反照率以及气溶胶浓度是夜间城市热岛强度的主控因子.从对比城乡粗糙度、反照率等生物物理学属性的角度,揭示了乡村背景环境对城市热岛分析的重要影响.结果表明,雾-霾治理可以缓解我国夜间城市热岛现象和热胁迫,有利于缓解区域甚至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87.
论文在对海岛海域适宜发展海洋农牧化生产的空间资源、环境因子和海洋生物资源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长山群岛海洋农牧化生产的发展过程、生产特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尤其对贝类养殖中的扇贝生产所具有的全国意义以及不同扇贝品种的海域养殖差异等也进行了论述。论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长山群岛中各主要海岛的海洋农牧化生产的综合实力水平进行了评估,并在此基础划分出北部以王家、石城,中部以广鹿、大、小长山,南部以獐子、海洋3个海洋农牧化生产海域。根据各农牧化区的海域资源、环境以及生产结构特征,对各岛提出了主要养殖品种的布局与今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8.
为探讨纳米材料的慢性生物效应以及材料结构对生物富集的影响,开展了A-TiO2(锐钛型纳米TiO2)和R-TiO2(金红石型纳米TiO2)在斑马鱼(Danio rerio)体内的长期富集和清除试验.采用半静态暴露试验,试验周期为46 d(暴露阶段28 d,清除阶段18 d),每种晶型设置2个处理组(ρ分别为4.0和10.0 mg/L),测定各时间点斑马鱼体内不同晶型纳米TiO2含量(以w计);以暴露阶段的BAF(生物富集系数)以及清除阶段的排出速率常数、总量清除率为终点,比较斑马鱼对2种晶型纳米TiO2的富集、清除的异同.结果表明:在暴露阶段,A-TiO2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量显著高于R-TiO2,10.0 mg/L处理组斑马鱼体内富集量均显著高于4.0 mg/L处理组;4.0和10.0 mg/L的A-TiO2处理组的BAF分别为76.7和105.4 L/kg,略高于R-TiO2(41.6和36.1 L/kg),二者在斑马鱼体内均不具有生物蓄积性.在清除阶段,斑马鱼体内的2种晶型的纳米TiO2均可被排出,清除阶段的清除率为88.0%~100%;斑马鱼体内2种晶型纳米TiO2富集量的下降均符合一阶指数衰减方程,排出速率常数在0.26~1.01 d-1之间.  相似文献   
189.
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综述   总被引:1,自引:9,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适应性作为现代汽车的重要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汽车环境试验技术的进步,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分析了影响汽车环境适应性的主要环境因素,详细介绍了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的类型、特点及试验项目等,并对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0.
Does copper reduce cadmium uptake by different rice genotype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 hydroponic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pper (Cu) on cadmium (Cd), calcium (Ca), iron (Fe), and zinc (Zn) uptake by several rice genotypes.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s a 2×2×4 factorial with four rice genotypes and two levels of Cu and Cd in nutrient solution. Plants were grown in a growth chamber with controlled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iomass of different rice genotypes (P 〈 0.001). The Cd and Cu concentration in the solutio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biomass. The addition of Cu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d uptake by shoots and roots of rice (P 〈 0.001). The Cd concentration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Ca uptake by plants, whereas the Cu concentration did (P = 0.034).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Cd on Fe uptake by shoots and roots (P 〈 0.001, P = 0.003, respectively). Zn uptak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the addition of Cd and Cu increased in shoots. We concluded that Cu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Cd uptake.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