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4篇
  免费   1704篇
  国内免费   3288篇
安全科学   1685篇
废物处理   254篇
环保管理   886篇
综合类   8128篇
基础理论   1442篇
污染及防治   642篇
评价与监测   657篇
社会与环境   681篇
灾害及防治   511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676篇
  2021年   664篇
  2020年   879篇
  2019年   585篇
  2018年   548篇
  2017年   602篇
  2016年   522篇
  2015年   670篇
  2014年   645篇
  2013年   767篇
  2012年   953篇
  2011年   991篇
  2010年   825篇
  2009年   848篇
  2008年   796篇
  2007年   722篇
  2006年   720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为弄清大渡河流域电站建设对虎嘉鱼等5种保护鱼类的影响情况,探索适宜的保护措施,在流域枯水和丰水期分别选择了电站建设上下游6个有代表性的断面采集水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等方法测定了重金属元素等16个指标,用单因子和综合指数评价法对电站上下游水质进行了对比评价;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调查了5种保护鱼类在近10年间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电站建设对水质综合影响指数在1.64—1.82之间,影响严重;5种保护鱼类种群数量近10年间急剧下降,目前已为未见或罕见。  相似文献   
912.
安徽砀山水果产区近十年气候变化的R/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96—2005年的地面气象资料,应用R/S方法对砀山近十年平气温、降水和日照量等气候要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砀山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均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年日照量变化和缓,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气候要素年际季节变化趋势表现为:冬、夏季平均温差减小,气温年较差有减小的趋势;降水夏季增加,其他各季节平均降水变率减小,各季节平均日照量变率减小。  相似文献   
913.
文章阐述了陆梁油田在开发过程中采用油气混输技术、天然气发电机橇技术、锅炉烧湿气等技术,将伴生气回收率提高至92.10%;油气混输技术能够实现边缘区块油气全密闭输送;集中处理站锅炉燃烧湿气技术可增加处理站天然气外输气量,降低运行成本;小型活动天然气发电机橇的应用,可以充分利用富裕天然气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富裕天然气火炬放空燃烧量,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14.
对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在事故状态下污染物排放对大凌河水域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研究。计算了洪水淹没、油罐冒顶泄漏、油井井喷泄漏、联合站泄漏、管道泄漏、暴雨径流带走落地油等16种情景下对该河流水质的影响情况,并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情景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事故状态下对大凌河水质影响的次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洪水淹没、油罐冒顶泄漏、油井井喷泄漏、联合站泄漏、管道泄漏、暴雨径流。  相似文献   
915.
文章就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近年来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针对净化总厂主要污染物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在工程技术改造、提高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污染减排措施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净化总厂进一步的污染减排工作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减排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16.
接地极的土壤腐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地极是接地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接地极埋设在土壤中,用于泄流,保障电网和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近年来,接地极的腐蚀损坏造成的事故屡有发生,接地极的土壤腐蚀引起了普遍的重视,防止接地极腐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电网和电气设备接地极的选材,接地极土壤腐蚀的特点,并对接地极防腐蚀方法做了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917.
以坡耕地柑桔园为研究对象,地表覆盖方式采用对照、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3个处理,实验采用完全方案。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坡地地膜覆盖处理一定程度增加了径流量,而秸秆覆盖处理与对照每次降雨径流量基本相当;各处理土壤氮磷养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流失,以氮素流失量较高,磷素流失量相对较低;在地膜覆盖条件下,柑桔园地表径流中N、P流失量较高,其总氮和总磷流失系数分别达0054%和0064%,而秸秆覆盖总氮和总磷流失系数最低;对不同地表覆盖方式柑桔园地表径流水体氮素形态特征分析表明,可溶性氮素占总氮的比例较高,可溶性氮素中又以NO-3 N为主,而NH+4 N所占的比重较低。以上结果说明,在丹江口库区,氮素污染风险要高于磷,防控的主要矛盾是氮,而秸秆覆盖是减少坡耕地养分流失较好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18.
以成都粘土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为改性剂制备有机改性土,并将其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采用单因素静态吸附实验,以粘土对垃圾渗滤液COD和氨氮的去除率作为考查指标,初步探究有机改性土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适宜条件;并对有机改性粘土及原土进行性能表征,初步分析其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土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原土,处理效果上比原土提高了1.6~2.3倍;有机土预处理垃圾渗滤液适宜条件为:投加量120 g/L、搅拌速度200 r/min、搅拌时间50 min、pH=7、静置时间为6 h。  相似文献   
919.
以白碳黑、硅灰、硅藻土和硅胶筛选硅质原料,并与钙质原料电石渣制备了水化硅酸钙。借助XRF、BET、FTIR等表征手段,通过多次重复除磷实验,研究了硅质原料特性对水化硅酸钙回收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碳黑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因此可作为制备具有磷回收特性的水化硅酸钙的硅质原料。结合XRD等表征发现,白碳黑的有效利用率是影响水化硅酸钙回收磷性能的关键,该利用率取决于白碳黑与电石渣的摩尔配比以及水热反应温度。当电石渣与白碳黑的摩尔比为1.6:1,反应温度为170℃时,白碳黑具有最佳的利用效率。该条件制备的水化硅酸钙可作为晶种,在其表面结晶形成羟基磷灰石,从而达到磷回收的目的,磷回收后固体物质中的磷含量为19.05%。  相似文献   
920.
针对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开发了气升回流一体化工艺,以校园生活污水为对象,研究其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该系统由好氧区、厌氧区、沉淀区和气升室组成,以曝气的剩余气体的气升作用实现混合液的回流,节省动力消耗。结果表明,本工艺对COD、氨氮及悬浮物(SS)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到80%、90%和75%左右,出水COD、NH4+-N及SS平均浓度在40 mg/L、6.5 mg/L和10 mg/L左右。当进水COD在100~1 000 mg/L之间波动时,出水水质稳定。该工艺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且可实现剩余污泥的自消解。本工艺具有结构紧凑、占地少,运行费用低,维护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