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3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60篇
基础理论   2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10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根据声凝并理论和雾化湿式除尘理论,建立了燃煤飞灰在声场联合雾化加湿作为预处理的过滤式除尘实验装置。分别在声场、雾化加湿、声场与雾化加湿相结合3种预处理条件下进行实验,确定合适的加湿量范围,得出不同条件下燃煤飞灰的去除效果。在声场联合雾化加湿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声压级和雾化加湿量对飞灰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声场和雾化加湿联合作用能有效提高燃煤PM2.5去除率。以声场联合雾化加湿作为预处理进行过滤除尘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对高效滤料的除尘效率提高作用有限,但是该预处理可减轻滤袋负荷,有效延缓压差增长,降低清灰频率。由于采用表面覆膜滤材,加湿量控制得当可避免产生"糊袋"现象。  相似文献   
22.
pH对沟渠沉积物截留农田排水沟渠中氮、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摇瓶动态实验和箱体静止实验,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沟渠沉积物对农田流失氮、磷的截留效应,分析了pH对氮、磷截留效应及其界面交换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pH变化范围内,沟渠沉积物对NH 4-N的吸附量和NO-2-N的硝化量以及对TN的截留率都是随着pH的增加而增加;沟渠沉积物对总溶解性磷(TDP)的吸附量随着pH的增加而增加,TP的截留率在5 d前随pH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此后基本不发生变化;在不同的pH下,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氮的界面交换行为,同时pH通过影响沉积物的吸附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来影响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交换行为.阐明pH对沟渠沉积物氮、磷截留效应的影响有助于掌握氮、磷在农田排水沟渠中的迁移转化机理,从而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以NH3为还原剂,以活性碳纤维(ACF)、HNO,浸渍的ACF、负载CuO的ACF和负载La2O3的ACF为催化剂,在微型反应器中考察各种催化剂对NO催化还原的活性,并进行了差热-热重、扫描电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CF负载La能有效地改善催化剂的活性,且催化活性中心为非晶态的氧化物;当ACF负载20%的La2O3时具有最好的低温活性,NO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24.
Freshwater cyanobacterial blooms have drawn public attention because they threaten the safe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uman health worldwide. Heavy cyanobacterial blooms outbreak in Lake Taihu in summer annually and vanish in other months. To find out the factors impacting the cyanobacterial blooms, the present study measured the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of water and investigated the composition of microbial community using the 16S rRNA gene and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amplicon sequencing in the months with or without bloom. The most interesting finding is that two major cyanobacteria, Planktothrix and Microcystis, dramatically alternated during a cyanobacterial bloom in 2016, which is less mentioned in previous studies. Whe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began increasing in July, Planktothrix appeared first and showed as a superior competitor for M. aeruginosa in NO3?-rich conditions. Microcystis became the dominant genus when the water temperature increased further in August. Laboratory experiments confirmed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the total dissolved nitrogen (TDN) form on the growth of Planktothrix and Microcystis in a co-culture system. Besides, species interactions between cyanobacteria and non-cyanobacterial microorganisms, especially the prokaryotes, also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alteration of Planktothrix and Microcystis. The present study exhibited the alteration of two dominant cyanobacteria in the different bloom periods caused by the temperature, TDN forms as well as the species interactions. These results helped th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yanobacterial blooms and the factor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m.  相似文献   
25.
翟振 《防灾博览》2006,(6):31-31
2006年11月8日下午,“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签字仪式”在北京市气象局九层学术厅举行。中国气象局、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协、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应急办、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公安消  相似文献   
26.
采用自主研发的中试反硝化生物滤池处理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出水,研究了稳定运行下生物膜量与脱氮效果和脱氢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根据VSS/SS=0.78、VSS/SS0.78、VSS/SS0.78,将SS分为3个区域,分别为区域1(232.5~1 246.6 mg·L~(-1))、区域2(1 246.6~2 542.7 mg·L~(-1))、区域3(2 542.7~3 523.9 mg·L~(-1))。在区域2内能获得最大的NO_3~--N和TN去除能力,去除率分别为95.0%和85.7%及最大的总脱氢酶活性(TDHA),为112.5 g;单位质量生物膜脱氢酶活性(DHA)与SS和VSS之间显著负相关,R~2分别为0.822和0.876;TDHA随SS的增加而增加,直至VSS/SS开始减小时随之减小。DHA能较好地从微观层面反应微生物的活性,TDHA可从宏观层面反映整个反应器的生物活性,为反硝化生物滤池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苯胺-邻氨基酚共聚物对水中Hg(Ⅱ)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氧化法合成了苯胺-邻氨基苯酚的共聚物,并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材料对水中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对废水中汞离子有优异的去除效果,其吸附容量可达212.13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 ir单层吸附模型,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溶液pH值对吸附影响不是很大,pH 5~10范围都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氯离子易与汞离子形成水溶性更强的络合物,对共聚物的吸附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8.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造纸黑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自制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对造纸工业排放的黑液进行处理。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过氧量(初始反应时所加氧气的量与废水完全氧化所需氧气的理论量的比,%)等对黑液中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处理黑液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00℃,压力26M Pa,过氧量500%,反应时间120s。在此最佳条件下处理COD为85 000m g/L的造纸黑液,COD去除率可达99.9%。  相似文献   
29.
CuO/γ-Al2O3类Fenton试剂是降解丁基黄药的优良试剂。该试剂与传统的Fenton试剂相比,提高了反应的pH值,可在较高pH(4~5)条件下反应,而传统的Fenton试剂的适宜pH值一般在3以下。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pH、催化剂投加量、过氧化氢投加量以及反应时间对丁基黄药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pH为4~5,催化剂投加量为6 g/L,过氧化氢用量为30 mg/L,反应30min。在此反应条件下,丁基黄药的降解率达98%以上;影响丁基黄药降解效果的因素大小顺序为:pH>反应时间>H2O2用量>催化剂投加量,其中pH对CuO/γ-Al2O3类Fenton试剂降解丁基黄药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0.
重庆主城区秋冬季逆温对空气质量影响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9—11月利用RPG-HATPRO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对重庆主城区大气进行连续探测,统计了大气逆温情况,并对典型重污染天气下大气逆温与空气质量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逆温出现的频率为63.3%,基本为接地逆温类型,逆温层厚度为953 m,逆温强度为0.3℃/hm;逆温的存在为气溶胶的积聚和凝聚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