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941篇
安全科学   117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34篇
综合类   3412篇
基础理论   326篇
污染及防治   111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65篇
灾害及防治   8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184篇
  1987年   233篇
  1986年   121篇
  1985年   234篇
  1984年   215篇
  1983年   192篇
  1982年   161篇
  1981年   142篇
  1980年   127篇
  1979年   73篇
  1978年   77篇
  1977年   34篇
  1976年   62篇
  1975年   47篇
  1974年   69篇
  1973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正> 把Y、Nd、Sm、Eu、Dy、Ho,Er、Tm和Yb的高氯酸盐乙醇溶液吸入一氧化二氮-乙炔焰中,得到了这些元素的良好灵敏度,从而设计出一种测定各种岩石和矿物中上述元素的原子吸收法。但是,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灵敏度不能满足大多数岩石中痕量Pr、Gd、Tb和Lu的测定要求。为此,笔者研究了更加灵敏的石墨炉原子化技术。 其他分析工作者已用电热原子化法研究了一种或  相似文献   
222.
<正> 在过去的几年里,计算机化的色谱-质谱已被认为是在原油对比研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重要的是它能够检测出原油或生油岩有机质中的微量生物标志物。在原油对比中,最广泛使用的生物标志物是甾烷和藿烷型的三萜烷等。本报告是用计算机化的色谱-质谱研究澳大利亚几个不同盆地所获得的一系列原油的结果,尤其是关于这些原油中的二环倍半萜类、二萜类以及甾烷和三萜烷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23.
传统上有两种研究流体包体的方法(Roedder,1971): 1.直接方法:主要是测定均一温度以求得矿物的结晶温度,用微冷冻法以了解晶体生长溶液的盐度,最近又有采用活化分析的(Touray,1976); 2.间接方法:用质谱仪或气相色谱仪分析加热后或真空下爆破所释放出来的气  相似文献   
224.
<正> 晶体结构可分解为若干层次,在最基本的层次中,晶体结构是根据组成原子的相对分布或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多面体配位体来描述的。然而,许多结构族可用较大的基本结构单元或模块来描述,这种现象日益明显。若采用该方法来近似描述晶体结构,则许多复杂的固体可依据简单的亚单元的堆垛变化序列来加以系统化。这一方法是lto(1950)在其矿物多型性分析中首先提出的,许多作者在他们的矿物学  相似文献   
225.
<正> 一般的造岩硅酸盐矿物通常含有低含量的REE(大部分低于10ppm),因为相对较大的REE离子与这些矿物的晶体结构是不相容的。火成岩的总REE含量通常在几百ppm的范围内,而副矿物相是这些元素的赋存体。这些副矿物对火成岩和变质岩成岩过程中REE的行为  相似文献   
226.
丽州金-银矿区位于汉城东南约60km的朝鲜半岛前寒武纪京畿变质岩带内。该矿区的矿山沿含金热液石英脉分布,这些石英脉穿切了早元古代眼球状片麻岩和中生代花岗岩。矿化分三个阶段(Ⅰ阶段、Ⅱ阶段和碳酸盐阶段),这三个阶段的矿化均充填早期的断层角砾岩带。流体包裹体资料表明,含硫化物-石英的Ⅰ和Ⅱ阶段从早期高温(约350℃)演化至后期较低温度(约180℃)。成矿后的碳酸盐阶段的流体包裹体资料反映出热液流体的温度更低(220—190℃),盐度更低(4—5当量%NaCl)。 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证据证明,银金矿、辉铜银矿、辉银矿、方铅矿和闪锌矿在温度为285—185℃时,从盐度为14.0—2.6当量%NaCl的流体中沉淀出来。流体包裹体的沸腾证据说明,Ⅰ和Ⅱ阶段矿化期间压力小于100bar,相当于深度为500的岩石静压力和1250m的静水压力。 Ⅰ阶段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随共生时间而系统地减少,算出的δ~(34)S_(H_2S)值从7.7‰降至0.7‰。流体的硫酸盐/硫化物比值的逐渐增大很可能是由于沸腾时H_2S的丢失以及温度的降低造成的。不仅使δ~(34)S_(H_2S)值随时间而系统地减少,而且可能也导致金因Au(HO)_2~-分解而沉淀。 丽州矿区热液流体的氢和氧同位素值与以大气降水为主一致,而接近于未交换的大气降水值。这些值与南朝鲜其他?  相似文献   
227.
古元古代罗克内斯特组(1.93~1.89Ga)的海相碳酸盐相对于较年轻且形成于类似沉积环境的新元古代海相碳酸盐大量亏损δ~(18)O(约8‰)。广海海相组分的同位素数据叠加了两种同位素趋势。第一种趋势包括早期潮坪沉积物的稳定化作用,以及富δ~(18)O蒸发孔隙流体可能发生的回流型白云岩化作用。对于在同位素成分上δ~(18)O值较低的第二种趋势,它是广海海相与大气降水(混合带)接触或在埋藏的较高温度条件下白云岩化作用期间形成的,由此导致了块状孔隙吸留胶结物的沉淀。 最富集同位素的鲕粒均为保存最好的标准海相组分,因而可能表明海水的δ~(18)O值在1.9Ga时约为-9.75‰±1.0‰(SMOW)。为了解释所推论的海水δ~(18)O值在1.9~1.0Ga期间存在8‰的正向漂移,海水的这一组成要求在高温下海水与玄武岩之间存在氧同位素交换平衡以及低温风化作用有过较大的变化。很可能亏损的δ~(18)O值表明在1.9Ga时表层海水具有大约30~35°C的较高温度。其重碳同位素δ~(13)C值为+1.75‰,比先前根据全岩数据所报道的新元古代海水更富集δ~(13)C。  相似文献   
228.
<正> “地幔交代作用”的思想是由Bailey(1970,1972)明确提出的,用以解释与大陆内上拱及断裂区域有关的高碱性岩浆作用。从那以后,大量研究表明地幔岩石的交代变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可能对决定来自地幔的岩浆的化学及同位素特征起关键作用。本文拟综述这一概念的现状并总结地幔中交代作用的性质  相似文献   
229.
<正> 一九八一年碎屑沉积学的研究表现出了持续的、生气勃勃的特点。新的海洋技术,强有力的分析方法的出现,以及人们对海底上下经济矿床所表现出的不衰的兴趣,使我们对深海斜坡和陆架沉积物迁移和沉积环境的认识有了惊人的进步。由于有关的经济原因,对于碎屑岩海岸的研究继续在进行,并且由于越来越  相似文献   
230.
保加利亚最重要的铁和铜的矿化与新深成岩体(白垩纪晚期到始新世晚期)有关,其中有许多铁矿、铜矿产在二长岩及二长岩类岩体里。罗多彼山中央地块的多金属矿化也是同二长岩类有联系,只是年代更新一些。二长岩及二长岩类岩体分布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