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14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1.
以质量比9∶1的活性炭和乙炔黑制备气体扩散电极,着重研究电流密度、pH值、曝气量等因素对H2O2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在较大范围内均适用;电流密度控制在50~75 mA/cm2,曝气量确定为5 L/min时,反应产生H2O2较多.另外,利用该气体扩散电极做阴极,石墨电极做阳极,以Na2SO4为电解质,研究了电解时间、电流密度、pH值、初始苯酚浓度、曝气量等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75 mA/cm2、曝气量为5 L/min、初始pH=3的条件下,当苯酚的初始浓度为80 mg/L时,1 h后其去除率达77%.  相似文献   
32.
离心脉冲静电除尘模型的除尘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直筒式离心脉冲静电除尘器,研究了其除尘效率与入口风速,直流基础电压,入口粉尘浓度等操作因素的关系;测定了在不同入口风速,不同供电情况下除尘器的分级效率,结果表明,离心脉冲静电除尘器具有结构简单,阻力损失低,除尘效率高等优点;脉冲供电能显著提高除尘器的分级效率。对粒径小于2μm的粉尘的捕集,入口风速为6.97m/s至12.79m/s时,脉并非中供电与直流供电相比,其分级效率提高10%-23%;与旋风相比,其分级效率提高37%-66%。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超声场降解水溶液中叔丁醇的行为,并探讨了反应动力学模式。实验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超声波降解叔丁醇能够达到较好的降解效果。叔丁醇的去除率随着超声辐射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在频率为20kHz、功率为1500W的超声场下,作用80min能够达到90%左右的去除率。反映体系的降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升高,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反应体系的pH值对叔丁醇的降解率影响不大:溶液中溶解气体的种类对降解效果有一定影响。反应速率常数按照由快到慢的顺序为ko2〉k未作处理〉kN2。在一定的初始浓度条件下,超声波降解叔丁醇的反应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34.
脉冲放电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采用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处理玉米秸秆,分析秸秆纤维组成和纤维结构的变化,并对酸、碱处理后的玉米秸秆进行厌氧干发酵试验。研究表明,采用稀酸处理玉米秸秆的还原糖产率明显高于采用稀碱处理的玉米秸秆;稀硫酸对半纤维素的去除率可达74.27%,稀碱对木质素的去除率最高可达83.94%;玉米秸秆经稀酸处理和稀碱处理后进行厌氧干发酵试验,其累积产气率和甲烷含量都有所提高,但酸法高于碱法。  相似文献   
36.
利用Andersen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集青岛市不同空气质量下的可培养生物气溶胶,分析了其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并利用Spearman’s相关性分析了可培养生物气溶胶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中的颗粒物质量浓度〔ρ(PM10)、ρ(PM2.5)〕、气体污染物质量浓度〔ρ(O3)、ρ(SO2)、ρ(NO2)〕和气象参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可培养真菌和细菌气溶胶浓度范围分别为133~1 113和13~212 CFU/m3.真菌气溶胶浓度与ρ(SO2)、ρ(PM10)、ρ(PM2.5)均呈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细菌气溶胶浓度与ρ(NO2)、ρ(SO2)呈负相关,而与ρ(O3)、温度呈正相关.风速对可培养生物气溶胶浓度的影响较小.以AQI(空气质量指数)中ρ(PM10)为依据,将研究时间段空气质量划分为4个空气污染等级.在不同污染等级下,真菌气溶胶均呈对数正态分布,粒径主要分布于2.1~4.7 μm.低污染时细菌气溶胶呈偏态分布(粒径>4.7 μm),高污染时粒径分布发生改变.初步推断,随着空气污染等级的升高,可培养生物(真菌+细菌)气溶胶总浓度增加,但单位颗粒物上的浓度变化较稳定.ρ(PM10)是影响可培养生物气溶胶浓度及粒径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7.
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我国乡镇的建设。到1986年我国建制镇已猛增到9千多个,农村集镇4万多个。镇是我国农村的骨干,正在由自然生态系统向人工生态系统转化。据统计,在各省市的镇中,大约集中了25~55%的乡镇企业,而且多数是乡一级的骨干企业。由于缺乏环境规划,混乱的发展使我国一部分镇形成了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38.
加压上流式好氧污泥床(PUASB)法处理制药废水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进水COD为500-600mg/L、压力p=0.2MPa、回/流比R=6条件下,加压上流式好氧泥泥床平均COD去除率为71%,出水基本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进水COD为1000mg/L以上,在p=0.3MPa、R=6条件下,COD去除率仍可达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39.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稀土元素Ce3+掺杂Bi2WO6光催剂,通过X射线衍射、场发射电镜扫描、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N2物理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光吸收等物理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并以染料废水中罗丹明B的降解考察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e3+掺杂量为0.05%时,其结晶度好、颗粒较均匀、具有较强的可见光吸收性能,且比表面积比纯Bi2WO6提高近10%以上,对罗丹明B的去除效果最好;催化剂用量越高、罗丹明B的初始浓度越低、反应溶液pH值越低、H2O2的浓度越高越有利于Ce/Bi2WO6对罗丹明B的吸附和降解;而阴阳离子的影响各不相同:NO3-、SO42-没有太大的影响; Na+、K+、Ca2+、Mg2+、Cl-的加入均促使的染料的去除;HCO3-抑制了罗丹明B的吸附,但是却促进了光降解.另外,经重复使用3次,光催化降解速率常数并没有降低,表明稀土Ce3+改性Bi2WO6是一种有效稳定的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40.
从壬基酚(Nonylphenol,NP)污染严重的李村河口底泥中分离纯化出可实验室培养的真菌,以高浓度NP为环境选择压力筛选出了一株目标菌株,18S rDNA确定其归属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实验室内研究了该菌株对NP的生物降解过程,LC/MS分析其代谢产物,据此提出了NP可能的生物降解路径。菌株的生长曲线表明NP能促进其生长,该菌株3 d对5 mg/L NP的降解率为71.4%,7 d的降解率达到87.2%,14 d则达到了92.2%。LC/MS分析确定了NP四种代谢产物,分别是2-甲基-1-苯基丁醇、3,5-二羟基苯甲酸、苯二酚和苯甲醚(或苄醇)。提出了两种NP可能的生物降解路径,Ⅰ是最终转化成苯二酚,Ⅱ是最终转化成苯甲醚或苄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