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21.
好氧与厌氧氨氧化复合颗粒污泥完全自营养脱氮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间歇实验,考察了初始NH+4-N浓度、DO浓度和pH对颗粒污泥完全自营养脱氮的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完全自营养脱氮系统中,当DO为0.6~0.8 mg/L,pH控制在7.5~7.8时,好氧氨氧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NH+4-N浓度(30~150 mg/L)的增加而增加,较高的氨氮浓度能提高自营养脱氮反应速率。较高的DO有利于提高亚硝酸盐氧化速率,但会导致亚硝酸盐的积累;DO浓度过低时,好氧氨氧化过程受到抑制。NH+4浓度为36 mg/L,DO控制在0.6~0.8 mg/L的条件下,当pH值为7.8时,完全自营养脱氮的效果最佳,总氮去除速率达最大值为23.976 mg/(g MLSS·d)。  相似文献   
22.
以(NH4)2SO4和NaNO2作为基质,富集厌氧氨氧化污泥。提取厌氧氨氧化污泥中细菌总DNA,纯化后使用特异性引物对厌氧氨氧化菌16Sr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连接到pMD19-T载体,将载体转化到感受态细胞大肠杆菌JM109中,并对其16SrDNA基因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富集得到的厌氧氨氧化菌与Candidatus Anammoxoglobus propionicus进化关系比较接近,是一种尚未见报道的厌氧氨氧化菌。  相似文献   
23.
为对比防风网不同设置方式对露天堆场起尘的影响,以某露天煤堆场为例,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并根据实际堆场设计了4种设网方案。通过计算各料堆表面摩阻风速的分布,统计出了各方案下的全年起尘率。结果表明:当防风网呈"口"型设置时,抑尘效果最好;沿全年主导风向上方向呈"L"型设置时,抑尘效果最差。比较"П"型...  相似文献   
24.
为探求开放源露天煤尘在自然风力作用下的扩散情况,本研究采用空气动力学的数值计算方法,以离散相拉格朗日随机轨道为计算模型,预测了原煤、大矿、水洗和精煤4类煤种料堆的降尘浓度分布,并采用风洞试验对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动力学模式对风蚀粒子的预报误差在±25%,其中原煤种的预报度最高,误差10%.动力学模式与高斯沉降模式相比,高斯模式对尘源处的降尘浓度预报误差过大,动力学预报模式是基于颗粒群的运动轨迹的行为预报,能准确地描述粗大颗粒的跃移运动状态,对于满足Rosin-Rammler粒径分布的固体粒子降尘浓度的预报良好.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明确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并制备出超低导热系数的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方法 以超细玄武岩纤维针刺毡为增强体,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采用酸/碱两步法和超临界干燥制备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研究玄武岩纤维质量配比、玄武岩纤维针刺毡针刺密度、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名义厚度对玄武岩纤维...  相似文献   
26.
鱼虾贝类立体生态养殖对水质净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山东无棣的滨州市水产研究所养殖基地,进行了鱼虾贝类立体生态养殖对水质净化作用的试验,结果表明:鱼虾贝类立体生态养殖与单纯贝类生态养殖对水质的净化作用相比较,鱼虾贝类立体混养对CODMn、BOD5、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硫化物、挥发酚的去除率明显高于贝类单独养殖的去除率,总磷的去除率二者相差不大,唯单纯贝类养殖对总氮的去除率高于鱼虾贝类立体养殖。  相似文献   
27.
我国西北新疆境内某些地区是陆地上罕见的大风区。狂风之日,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毁屋倒墙,拔苗折树,翻车埋渠,往往造成人畜伤亡,交通中断,水渠堵塞,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所以,调查研究这些地区风的分布,风力的大小及其危害,提出防治措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但是由于气象台站稀缺,不能直接用气象站的记录分析说明这些地区风力的大小。因此,必须利用一些间接资料给以说明。而砾浪便是鉴别这些地区风力大小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8.
目前室内颗粒物污染问题已经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气悬浮颗粒物浓度对人体健康存在显著的负影响.由于个人在室内滞留的时间可能超过全天时间的90%,因此剖析室外颗粒物向室内的传输渗透机理,对掌握室内微环境下的颗粒浓度水平至关重要.本实验以青岛一办公室为研究对象,使用具有4个尺寸间隔的光学计数器同时测量室内和室外的颗粒物浓度,粒径分布范围在0.3~2.5μm,采集时间为2016年4月~9月.根据实验数据,采用基于时间的动态质量平衡模型,估算了换气次数在0.03~0.25h-1范围内的室内颗粒物渗透率和沉降速率分别为0.45~0.82h-1和0.94~2.82m/h,并分析了这些参数随粒径大小的变化规律.其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颗粒物在室内的传输机理和运动轨迹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29.
叙述了海洋大气环境下装备典型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介绍了高强钢、不锈钢和铝合金等装备材料在高温、高湿、高盐雾和强辐射等海洋大气环境下的腐蚀特征和主要腐蚀形式,总结了海洋大气腐蚀防护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海洋大气环境下装备防护需从装备选材与结构环境适应性设计、有效表面防护、环境控制、加强维护保养等方面着手,在充分利用现有防腐技术的基础上,加强金属涂/镀层与有机涂层的技术组合;大力开发研制海洋环境下长期有效、绿色环保的表面处理技术和涂层技术;针对铝合金等易腐蚀材料,开展腐蚀结构修复技术研究。采用系统工程方法来解决海洋大气环境中装备的腐蚀问题,进而提高舰载武器、船舶、海岸工程、近海工程等服役装备的安全性、寿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0.
邻氯苯酚的电化学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邻氯苯酚为模型污染物探讨了直接阳极氧化,紫外光辐射联合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3种电化学技术用于难生化污染物的削减.直接阳极氧化更适于有机物降解的预处理.提高电流虽能增加邻氯苯酚及其废水COD的去除速率,电流效率却降低.联合紫外光化学氧化后,光电一体化工艺存在协同效应,通过动力学参数计算了协同作用的增加因子.在阴极还原工艺中,通过合理的电化学反应器设计使得邻氯苯酚的氧化效率较直接阳极氧化有所提高.通过色谱分析简单揭示了邻氯苯酚在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中的不同降解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