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大地震诱发滑坡的分布特点及危险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汶川8.0级大地震诱发大规模以滑坡、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改变了原有的地貌形态,形成多处堰塞湖,毁坏民房和道路,使之成为严重的次生滑坡灾害危险区域.以成都市的都江堰、彭州、崇州、邛崃、大邑5个市、县地震区为研究区,分析了滑坡分布与地震烈度和宏观震中距关系,并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贡献权重迭加法进行了滑坡危险性区划,分别获得研究区不同等级的危险区面积和滑坡分布密度,其中彭州、都江堰成为地震滑坡最严重的区域.  相似文献   
152.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劳动力的大规模外流,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呈现出集体经济困难、人居环境恶化和农田水利废弛等各个方面全面衰败的景象。灌溉作为农村典型的公共事务,对于从微观层面揭示劳动力大规模外流与农村公共事务治理衰败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代表性意义。关于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影响,在已有的实证研究文献中鲜有讨论。本文基于2014年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对全国21个省份的调查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1 507个农户的灌溉行为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农户家庭劳动力外流对农户参与集体灌溉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表明,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劳动力外流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弱化了农村集体行动能力,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同时,计量结果表明:平原地区、水资源自然条件一般的村庄、耕地位于灌渠的中游、农户的承包地经营面积较大、农户的承包地块数较多、灌溉对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性较大以及村庄对私自挖渠取水有惩罚措施等变量对农户参与集体灌溉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村庄位于城市郊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灌溉缺水历史等变量对农户参与集体灌溉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用水户协会的有无对农户是否参与集体灌溉没有显著的影响,原因是中国农村大多数用水户协会是行政力量推动下的产物,实际作用并不明显。上述结果表明:近20年来的大规模劳动力流动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给农村公共事务的治理带来显著的不利影响。研究大规模劳动力流动背景下的农村公共事务挑战及其应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应作为未来重要的学术方向。由于农村劳动力外流是难以逆转的发展趋势,如何培育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合作资源,实现农村社会有效的集体行动机制,是未来扭转农村公共事务治理衰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3.
区域滑坡风险评估中的风险区划与概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滑坡风险评估应该建立在可靠的前期基础工作之上,而滑坡风险区划和滑坡概率分析是滑坡风险评估的主要技术支撑,相互之间具有层次链的关系。通过滑坡风险的类型研究介绍了三者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研究的理论方法,选择三峡库区万州区进行实例应用,说明滑坡风险区划和滑坡概率对滑坡风险评估的贡献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滑坡风险分布、滑坡风险概率、滑坡风险损失综合评估,构成了较完整的滑坡风险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54.
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结合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绩效评价的内涵,构建了我国七大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动态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实证分析了1999~2010年我国七大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趋势,对水资源综合管理绩效水平优劣进行对比分析,揭示水资源综合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的动因。评价显示,1999~2010年,七大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绩效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按提升速度排序依次为海河、黄河、松辽、太湖、珠江、长江、淮河,按相对管理绩效水平排序依次为海河、珠江、黄河、松辽、太湖、长江、淮河;研究表明,水资源综合管理绩效指数受人均用水量、综合耗水率、农业用水比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GDP废水排放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5.
乔晓平 《四川环境》2014,(6):99-101
根据EDTA滴定法测定水质总硬度的实践经验,对EDTA滴定法进行改进,该改进方法和标准方法通过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总硬度标准样品的比对测定,实验证明改进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操作更加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56.
目的研究我国东南沿海环境对我军车辆装备涂层的影响。方法根据近海试验场所提供的温湿度、氯离子浓度、辐照总量等相关数据,当量转化为光照、温度、湿度、化学介质四种环境因子,依据GJB150A—2009《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裁剪制定了依次进行湿热辐照试验、中性盐雾试验和酸性盐雾试验的实验室模拟方法。结果相同试片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与实际环境中表现出的电化学特征较为一致。结论该试验设计能较好模拟当地实际环境影响,为在该地区服役的车辆装备有机涂层的使用寿命预测、涂层防护与防腐蚀保养等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7.
贡献权重叠加法的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的贡献权重叠加的滑坡危险度区划方法,是基于GIS技术将环境本底因子对滑坡发育的贡献作用进行量化统计后,通过贡献率与权重的转换,分别计算这些因子的自权重和互权重,再与每一个因子叠加。该方法的特点是评价模型简单,选取的因子指标可以直接从数值图件和野外调查中获得,定量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8.
中国水资源管理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科学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最重要议题之一。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新兴研究方向,目前的重点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综合管理方式与集成研究,气候变化下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机制,中国面临的水资源均衡性管理,公众参与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的政策制定,对减缓措施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适应气候变化的定性分析方法(多尺度适应综合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适应性管理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伴随的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策略,未来应在分析中国各流域水资源不确定性问题的基础上,建立气候变化情景下适应气候变化的水资源适应性管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59.
随着核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产生了大量的放射性废物,合理、安全的处置各类放射性废物,已成为世界各国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各国已建或在建了许多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这些设施的信息分散在各国的官方报告中。研究分析这些信息将对我国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研大量资料,总结了世界核反应堆的现状(数据截止到2013年);介绍了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发展概况:分析了世界各国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的现状(数据截止到2011年);并对我国的中低放废物处置提出建议。为我国全面和正确的认识放射性废物处置,有的放矢的制定发展规划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0.
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原水,采用次氯酸钠、臭氧以及臭氧/次氯酸钠组合工艺,研究了不同消毒方式对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色度的去除规律,消毒副产物中三卤甲烷(THMs)生成量随有效氯投加量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次氯酸钠消毒过程中,有效氯投加量为5 mg/L时,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去除率分别为99.91%和99.99%,色度去除率为26.00%;臭氧消毒过程中,当臭氧剂量为2.6 mg/L时,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去除率分别为99.70%和99.73%,色度去除率为71.65%;在组合工艺中,当臭氧剂量为2 mg/L、有效氯投加量为0.5 mg/L时,出水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总数去除率分别为99.94%和99.87%,色度去除率为70.60%;在相同有效氯投加量条件下,组合工艺较单独次氯酸钠消毒出水的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更低,三氯甲烷生成量降低36.67%,一氯二溴甲烷未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