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90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229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01.
三峡水库成库后支流库湾营养状态及营养盐输出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三峡水库成库后,对受成库影响的12条主要支流库湾营养状态及营养盐输出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支流库湾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含量和透明度差异较大,透明度范围为0.10~3.5 m,TN含量范围为0.535~7.47 mg·L-1,TP含量范围为0.016~0.835 mg·L-1,高锰酸盐指数范围为1.55~5.88 mg·L-1,叶绿素a范围为1.38~23.7 mg·m-3.支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体中N含量丰富,部分次级河流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为P.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叶绿素a与营养盐之间的关系,叶绿素a与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6242,p<0.01).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了次级河流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5月和6月份分别有5条和8条支流达到富营养化水平,其余河流为中营养.三峡水库蓄水后,支流库湾的富营养化程度较成库前严重.12条次级河流排放TN、TP、高锰酸盐指数和NH4 -N分别为668、26.7、890和99.2 g·s-1.三峡水库完工后,因支流库湾区水体流速进一步减缓,富营养化趋势将加重.  相似文献   
202.
以矿山采空区为研究对象,引入系统理论,建立了采空区系统模型。基于链式结构理论体系,对采空区失稳灾变的内在演化规律及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采空区失稳灾变链式框架图,划分了失稳灾变链式演化阶段,并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系统失稳的能量判据。研究表明,采空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赋存环境构成了一个开放式系统。采空区系统的失稳灾变具有支干流域-周期循环-冒落劈裂复合链式特征。采空区系统失稳灾变链式演化经历了早中晚3个阶段,并伴随着能量"一涨一落"式的发展及内部节理裂隙的闭合、扩展、贯通及破裂的演化过程。从系统理论角度入手,初步形成采空区失稳灾变链式理论,为更有效地控制矿山采空区稳定性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3.
本文以无机氨氮废水为进水,乙酸钠为有机碳源,研究颗粒污泥CANON反应器中不同C/N水质条件下,反应器内的脱氮性能和N_2O释放情况,为探索合适的C/N比在高效脱氮的同时实现N_2O释放减量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C/N在0~2. 0范围内,随C/N的提高,TN去除率和去除负荷基本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C/N=0时TN在7h内去除量为56. 50mg·L~(-1),去除率达到49. 00%,C/N=2. 0时,TN在7h内去除量最高为71. 42 mg·L~(-1),TN去除率最高为59. 52%,但是其中CANON对于脱氮的贡献逐渐下降,反硝化作用对于系统脱氮的贡献逐渐上升.当C/N=2. 0时,ΔNO_3~--N/ΔTN=0. 086,CANON对于系统脱氮的贡献仅为51. 48%,反硝化对系统脱氮的贡献为48. 52%. C/N在0~2. 0范围内,N_2O释放量和释放比例随进水C/N增加而降低,C/N=0时,N_2O释放量和释放比例最高,分别为3. 60 mg和2. 13%; C/N=2. 0时N_2O释放量和释放比例最低且分别为1. 61 mg和0. 75%.  相似文献   
204.
生物膜CANON反应器性能的优化:从FBBR到MBBR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付昆明  李慧  周厚田  仇付国 《环境科学》2018,39(5):2256-2264
控制温度为30℃±1℃,在移动床式生物膜反应器(MBBR)采用以改性聚乙烯为填料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以无机高NH_4~+-N(约400 mg·L~(-1))人工模拟废水为连续进水,研究MBBR对生物膜CANON工艺脱氮性能的优化.试验控制pH在7.8左右,HRT为6 h,填料填充率为35%,经过一个月调试与培养,NH_4~+-N及TN平均去除率达到74.28%和87.93%,最高分别可达84.68%和98.82%,此时ΔNO-3/ΔTN为0.12,接近理论值0.127,由此判断CANON污泥在MBBR工艺中逐渐适应并得以稳定运行.同时,对比采用相同进水基质及控制条件的固定床式生物膜反应器(FBBR),计算发现MBBR与FBBR工艺NH_4~+-N去除率、TN去除率及去除负荷3组均方差分别为:8.31%和14.06%,7.09%和11.79%,0.17kg·(m3·d)-1和0.27 kg·(m3·d)~(-1),前者均低于后者;并且,在MBBR与FBBR的DO平均浓度分别为1.96 mg·L~(-1)和3.09mg·L~(-1)的情况下,MBBR与FBBR中每升氮去除负荷分别为0.53 kg·(m~3·d)~(-1)和0.37 kg·(m~3·d)~(-1).因此,(1)相比FBBR,MBBR具有更加稳定的脱氮性能;(2)相比FBBR,MBBR中每升填料中的微生物具有更高的O2利用效率及总氮去除负荷.  相似文献   
205.
作为重要的低影响开发技术之一,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在控制径流污染和削减径流总量及峰值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传统生物滞留系统对于TSS、重金属和COD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硝氮去除效果差,砂土填料空隙率小,对水量的调蓄效果差,水力停留时间长,容易堵塞。本研究尝试采用沸石作为滞留系统的基质填料,并在系统底部设置淹没区创造缺氧环境提高系统对硝氮的去除效果。对比了在有无淹没区条件下对模拟雨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在无淹没区条件下,系统对进水TSS负荷的变化有很好的抗冲击能力,当进水TSS浓度在100~400 mg/L范围内变化时,出水TSS始终在20 mg/L以下。当进水COD浓度为150~250 mg/L,TP浓度为2.5~7.0 mg/L,NH_4~+-N浓度为3.0~4.0 mg/L,NO_3~--N浓度为6.0~10.0 mg/L时,系统对COD、TP、NH_4~+-N、NO_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73%、88%、5%。在有淹没区且进水浓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系统对TSS、COD、TP、NH_4~+-N等污染物的去除均没有大的变化,但对NO_3~--N的平均去除率则上升为74%。同时,系统对Pb、Zn、Cu、Cd等重金属也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06.
文章基于政府、企业与公众的环境监管、污染治理、环境诉求等量化指标构建了环境与经济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2000、2005、2010和2014年30个省域的环境与经济协调性展开评价。结果显示:环境与经济协调性指数相对较高的是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指数值相对较低的是贵州、新疆、宁夏、甘肃;北京、天津、上海的环境与经济协调性水平排名基本保持前三名水平;广东、江苏、浙江基本保持排名前4至8名的水平;广西、贵州、云南基本保持排名后五位的水平。从时空格局演进看,省域环境与经济协调性水平时空格局变化程度不大,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与经济协调性始终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二产比重和环境与经济协调性指数总体呈现负相关关系;环境治理对于环境与经济协调性能力的贡献程度参差不齐,而环境规制政策对环境与经济协调性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7.
对双道原子荧光同时测定砷、汞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探索出了同时测定砷、汞的测量条件和注意事项,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8.
通过铂颗粒吸附法制备得到Pt/CeO2催化剂应用于臭氧催化氧化甲苯反应,研究了Pt颗粒负载对CeO2臭氧催化氧化甲苯的增强作用.采用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2-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Raman)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CeO2负载Pt颗粒后,Pt与CeO2存在相互作用,提高了CeO2上氧空位的含量.臭氧分解实验证实了Pt/CeO2催化剂具有更好的臭氧分解性能.臭氧催化氧化甲苯评价结果表明,Pt/CeO2具有比CeO2更优异的催化性能,在80 ℃时甲苯降解率、CO2产率和臭氧分解率分别达到92.3%、92.1%和99.9%.原位拉曼进一步研究了臭氧分解生成的氧物种种类及含量,以及甲苯存在时氧物种的变化,结果表明,臭氧在氧空位上分解产生的过氧物种较为稳定,是氧化甲苯的重要活性物质.因此,Pt颗粒负载在CeO2上能增强臭氧在催化剂上分解,并形成更多过氧物种,最终提升臭氧催化氧化甲苯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9.
UV/NO3-光化学降解水中的磺胺甲恶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UV/NO3-体系对水中磺胺甲恶唑(SMX)的降解;考察了NO3-用量、pH值、SMX初始浓度、水体成分中常见的无机阴离子(Cl-、SO42-和HCO3-)和天然有机物(NOM)对SMX去除的影响;最后探讨了SMX在该体系中的降解产物和转化机理.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独UV,UV/NO3-对SMX的去除效果更优,这可能归因于UV激发NO3-产生的羟基自由基(HO·),通过加入HO·淬灭剂甲醇,有力地证明了体系中HO·的存在及其对SMX的降解作用.SMX在UV/NO3-体系中的降解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SMX的去除效率随着NO3-浓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随着其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溶液pH值对UV/NO3-降解SMX的影响显著,SMX去除效率表现为酸性>中性>碱性.向UV/NO3-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l-和SO42-对SMX的降解基本没有影响;HCO3-对SMX的去除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可能归因于HO·同HCO3-反应产生的碳酸根自由基(CO3·-);NOM的存在会抑制SMX的降解,且NOM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在UV/NO3-降解SMX的反应中,根据检出的5种产物,提出SMX可能的转化机理包括4种不同的反应路径,分别为断键反应、脱氨羟基化、羟基化和亚硝化.  相似文献   
210.
基于氨法脱硫浆液的组成,研究共存离子对F~-复合电极和Cl~-复合电极测量的影响,优化标定方法,并考察复合电极长期工作的稳定性。结果表明,NH~+_4和■对F~-复合电极和Cl~-复合电极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影响显著,两者都使得F~-和Cl~-的测量值偏高;F~-和Cl~-相互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且浓度越高,浓度比越大,影响越大。优化标定方法后,复合电极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可实现长期在线监测硫铵液中F~-和Cl~-,并且操作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