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12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143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基于风险的重大危险源选址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重大危险源选址中普遍采用的安全距离方法的一些缺点,研究提出了基于风险的重大危险源选址规划方法.介绍了基于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的选址规划指标,给出了推荐的风险可接受标准,以及风险计算的一般程序.该方法在某天然气工程的选址规划中进行了实际应用,计算给出了该工程的个人风险等值线分布图和社会风险(F-N)曲线.结果表明,工程的5×10-5、1×10-5、5×10-6每年的个人风险的安全距离均能够得到满足;工程的F-N曲线落入了推荐标准的ALARP区,基本满足要求,但还应在设计阶段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02.
河北省承德市为了使《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宣传更有实效,充分利用新法实施前的有利时机,紧密结合业务工作实际,依托三种渠道进行宣传,不仅巩固了新法的学习效果,同时为宣传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展开打造了平台。  相似文献   
103.
本文根据国外的泄漏概率数据,归纳整理出一套工艺过程装置的泄漏概率的估算方法,用于石油化工设备、设施的定量风险评价。工艺过程装置可能泄漏的部件主要包括:容器、管道、泵体、压缩机和阀门,不同部件的基础泄漏概率也不尽相同,相同部件的不同泄漏孔径下的泄漏概率也不同。本文系统分析了COVO、Crossthwaite和挪威船级社(DNV)公布的统计数据,归纳给出了这些部件的基础泄漏概率,并提供了泄漏概率的确定程序和基于基础泄漏概率求出任意泄漏孔径的泄漏概率的算法。  相似文献   
104.
1974年对大气污染防止法进行了部分修正,并决定在全国主要的工业污染地区应用SO_2总量控制。SO_2总量控制是以长期(季节或年)的平均浓度为对象,用大气扩散模拟模式,对应SO_2的排放条件予测未来的SO_2的浓度,在予测浓度超过环境目标值时,适当削减每个工厂的排放量。根据此种方法,不需像过去应用的K 值控制那样,随着工业地区的扩展,一次一次的变更烟源条件。以下就SO_2总量控制方法的原理作重点说明。  相似文献   
105.
蓖麻对重金属锌的耐性与吸收积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60d温室盆栽试验研究蓖麻对土壤中重金属Zn污染的耐性和积累效应。通过不同Zn浓度下蓖麻植株生长状况和叶绿素变化及蓖麻根、茎、叶各部分对Zn的积累量的研究,发现蓖麻对土壤Zn污染有较高的耐性,分别在叶、茎、根中对Zn有不同程度的积累,随着土壤Zn浓度的增加积累量也增大。说明蓖麻适合较高程度Zn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6.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厌氧消化污泥作为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的接种污泥,研究恒温(35℃)条件下ABR处理生活污水的启动和运行特性。实验结果表明,ABR反应器仅用了39 d就完成初次启动,COD去除率一直稳定在60%左右。在以后运行的5个阶段里,即当水力停留时间为4~10 h,容积负荷为1.17~2.9 kg COD/m3.d,反应器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基本稳定在70.49%~80.2%;并且当HRT=7 h,VRL=1.612 kg COD/m3.d时,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平均高达80.2%,平均COD出水低于100 mg/L。在实验过程中(除启动阶段外),反应器出水碱度均远远大于进水碱度,VFA均在1.5 mmol/L以下。  相似文献   
107.
微生物除臭剂的筛选、复配及其除臭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获取作为除臭微生物制剂的候选菌株,从垃圾渗滤液中分离筛选了4株具有对NH3和H2S高效降解菌株,分别标记为CC3、CC7、CC13和CC16.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菌株CC7、CC13和CC16组成的复配组合除臭效率最优,其复配比例为1∶1.5∶0.5,对NH3和H2S的去除率分别为83.56%和70.25%.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微生物除臭剂最佳除臭条件:除臭时间为60 h,菌剂使用量为5%,除臭温度为30℃,初始培养基p H值为6.5.  相似文献   
108.
为了实现合建式连续流同步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SNAD(simultaneous partial nitrification,ANAMMOX,and denitrification)工艺处理实际猪场沼液,保持温度为(30±1)℃,控制溶解氧(DO)为(0.4±0.1)mg·L~(-1),首先通过逐步提高模拟进水氨氮浓度来实现SNAD工艺的启动,然后实现SNAD工艺处理实际猪场沼液的稳定运行.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实时定量PCR(qPCR)技术对反应器启动前后及沼液替换成功时关键生物种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0 d左右可实现SNAD工艺的启动, 298 d完成实际沼液的替换,其出水(NO~-_3-N+NO~-_2-N)/ΔNH~+_4-N小于0.11,对NH~+_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为63.26%和55.71%.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50.78%)、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13.34%)、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 9.26%)是沼液替换成功时污泥中的优势菌门;主要优势脱氮菌属Nitrosomonas的相对丰度由启动前1.55%增加到1.98%;两类具有厌氧氨氧化(ANAMMOX)功能菌Candidatus_Brocadia和Candidatus_Kuenenia的相对丰度分别从启动前0.01%和未检出(0.01%)增加到4.66%和4.18%;Denitratisoma作为主要的反硝化菌,丰度由启动前未检出(0.01%)增加到2.06%.qPCR结果表明,与接种污泥相比,沼液替换成功后AOB、ANAMMOX菌和反硝化菌的含量均有明显增加.将SNAD工艺用于实际猪场沼液处理,可实现高效稳定脱氮,节约后续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09.
重力沉淀对猪场污水的分离效果及其对沼气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重力沉淀法对猪场污水进行浓稀分离,并对分离得到的稀污水和浓污水进行沼气发酵实验,以考察沉淀分离对猪场污水沼气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稀污水体积占原污水的71.5%,相对于原污水,体积减少了28.5%,而COD、BOD5、SS、TN、TP浓度却分别减少了59.3%、64.4%、85.8%、36.7%和70.9%.分离得到浓污水体积占原污水体积的28.5%,却回收了70%以上COD与BOD5、95%以上的SS、65%的TN和85%的TP.绝大部分产沼气的底物都被分离到浓污水中,浓污水沼气产量占总产气量的85.5%.沉淀分离可以提高沼气发酵效率,在相同的发酵温度、COD负荷下,浓污水平均池容产气率为1.68L·L-1·d-1,比原污水和稀污水分别高25.3%、145%.通过重力沉淀,可以获得更好的升温效果,提高沼气发酵效率,沼渣沼液利用及污水达标处理也更加容易.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提高传统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效率,改善污泥易膨胀等问题,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投加140目1.00g/L的磁性活性炭构建磁性炭基活性污泥系统(1#),同时,以不投加任何材料(单独活性污泥系统)为对照组(0#),研究磁性活性炭对活性污泥系统除污性能和主要微生物种群结构组成的影响,探讨了磁性活性炭强化活性污泥系统脱氮除磷机理.结果表明:1#对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8.59%和78.25%;而0#对于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则为53.17%与54.10%,1#出水NO3--N浓度平均降低了7.03mg/L,两系统对NH4+-N和COD的去除效率差别不大,均在95.00%以上.典型周期内1#中TN、NH4+-N、TP、COD的下降速率快于0#;0#同步硝化反硝化效率为60.31%,反硝化速率为4.44mg/(L·h),1#同步硝化反硝化效率为80.74%,反硝化速率为6.13mg/(L·h),实验组1#脱氮速率明显快于空白对照组0#.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1#内污泥的优势菌门为Saccharibacteria(38.74%)、Proteobacteria(22.52%)、Actinobacteria(18.54%)和Chloroflexi(8.40%).此外,与0#相比,1#引发污泥膨胀密切相关的Actinobacteria菌门的微生物相对丰度显著下降;与脱氮除磷功能相关的MicropruinaShinellanorank_f_Anaerolineaceaenorank_f_Xanthomonadaceae 4种菌属的相对丰度都明显上升.SBR系统中加载一定量的磁性活性炭既能抑制引起污泥膨胀微生物的生长,又能利于脱氮除磷微生物的富集,整个污泥系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脱氮除磷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