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173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81.
以煤质活性炭为吸附剂,选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吸附质,通过改变DBP的浓度(2~10 mg/L)、环境温度(25~35℃)以及吸附时间(2~12 h)进行平衡、动力学、热力学研究,并讨论了吸附剂投加量和溶液pH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可以由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描述,理论吸附量达到了81.3 mg/g;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由热力学计算得出,自由能变ΔG为负值,说明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投加量可以提高吸附效果;酸性及碱性条件下的吸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82.
383.
针对在前期研究中已筛选出的1种聚乙烯醇(PVA)降解混合菌系,考察淀粉对其PVA降解效果的影响。首先通过实验摸索出单波长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淀粉的方法,再通过测定PVA和淀粉浓度比例分别为1:1、1:2、1:3时发酵菌液中的PVA降解效率,分析淀粉对PVA降解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中确定的淀粉测定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淀粉浓度对混合菌系降解PVA的能力影响较大,会阻碍其对PVA的降解;而淀粉的降解也会受到PVA的影响,在降解48 h前后有不同的影响效果,降解48 h后,淀粉浓度越大,降解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84.
介绍了反应位移法的基本原理,以及该方法在盾构隧道抗震设计时计算及分析隧道横断面上产生地震时的断面内力的方法,并结合武汉长江隧道工程实例,阐述了该方法的具体计算过程,为盾构隧道抗震设计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385.
吹扫捕集技术测定地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吹扫捕集与气相色谱联用,DB-17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分析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本文以分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为代表,主要研究吹扫捕集技术在气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分析条件,通过实验优化分析条件,可以达到更高的检测灵敏度。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可以得到高质量、可靠的分析实验数据,应用性很强。  相似文献   
386.
通过对利水电站坝上、坝下布设监测断面,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枯水期水质监测,分析上下游水质的变化以期对梯级电站的建设与运营对北溪下游水质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梯级电站的建设运行,形成梯级水库,流速变缓,大气覆氧能力降低,水中溶解氧下降,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减弱,使水环境容量降低,对污染物的稀释、混合和降解能力减弱,湖库富营养化是水库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此,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并提出当上游污染水团下泄时,作为补救和改善水质时电站应采取的运行方式,为今后河流的突发污染防治、水质保护与改善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87.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是一种新颖的膜-生物处理组合工艺.在MABR中,曝气膜既提供曝气又兼做生物膜生长的载体.气相(曝气膜内腔)中的氧是通过膜/生物膜的界面扩散进入生物膜内,而液相(废水)中的底物是从生物膜/液相界面上进人生物膜.MABR突出特征是无泡曝气以及氧和底物的异向传质导致的生物膜功能活性层化,对高需氧...  相似文献   
388.
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作为我国环保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有规范性、严肃性、强制性,但是目前部分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仍存在许多环境监测相关问题。通过对现行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关于基准含氧量、排气筒高度、监测方法、监控指标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89.
动荷载作用下地下岩体洞室应力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FLAC3D初步分析了动荷载作用下埋深、洞室形状、地应力特征对地下岩体洞室应力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动荷载下,随着埋深的增加,各种洞型应力量值有明显的减小趋势;地应力状态对地形洞室的应力响应有较明显的影响,在自重地应力为主的情况下,洞室拱顶、拱底地最小主应力处于拉应力状态,而构造地应力为主的情况下,洞室拱顶、拱底最小主应力处于压应力状态,且随着侧压系数的增加,洞室的应力由较明显的减小趋势;动荷载作用下,不同断面形状的洞型应力响应有一定区别,圆形洞室应力响应最小,矩形洞室应力响应最大,随埋深、地应力的增加,洞形对洞室应力响应影响减小,当埋深超过300 m后,洞型对应力的影响变化程度不大。  相似文献   
390.
为有效去除矿井废水中氟离子,利用聚合氯化铝(PAC)对某矿井含氟废水进行混凝效果研究,设计单因素实验,研究了铝氟摩尔比(r)、pH和凝聚时间等因素对PAC混凝去除氟离子的影响,依据响应曲面法的Box-Behnken Design(BBD)实验设计原理,探究了r、pH和凝聚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并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顺序为r> pH>凝聚时间;在r=19.04、pH=6.5、凝聚时间为2.9 min的最佳条件下,氟离子的去除率为56.4%,与预测值(56.46%)基本吻合;去除氟离子的机理包括PAC对氟离子絮凝沉淀、离子交换和络合沉降等;pH影响PAC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凝聚时间则影响矾花在溶液中形成的速度以及密集程度,进而影响混凝沉淀效果。由此可以看出,BBD优化模型预测与实际处理效果基本一致,铝氟摩尔比和pH是去除氟离子的主要控制因素。本研究使用的实验方法具有处理工艺简单、效果稳定、成本低等优点,可为实际矿井废水中氟离子的去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