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废钻井液絮凝处理过程中电毛细吸水时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用z电位研究废弃钻井液,特别是固相含量高的体系(废钻井液)中颗粒表面电化学性质存在测定ζ电位困难的问题,试验研究了表征泥浆絮凝处理脱稳后过滤特性及渗水能力的电毛细吸水时间(CST)值的特性,CST值的大小能直观地反映脱稳情况进而确定絮凝剂的絮凝性能。CST越小,说明了絮凝的效果越好,过滤特性越好,易于脱水;通过CST—絮凝剂浓度曲线可筛选最佳絮凝剂及其浓度。本研究对处理废钻井液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2.
对稠油污水回用工艺中各处理单元出水中的悬浮物(SS)沉降性能及组成、悬浮颗粒粒径分布及其质量、悬浮物含量与COD值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单元出水中悬浮物特性差别较大。粒径大于50μm悬浮物含量较高,其次为0.45~4μm悬浮颗粒的含量;沉降罐出水和浮选出水中悬浮物对COD影响较大,过滤单元出水中悬浮物对COD几乎没有影响,主要为无机物,并含有一定量的酸溶性物质。  相似文献   
53.
倒置A2/O悬浮填料生物膜处理工艺,能有效解决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泥龄矛盾。其工艺简单、运行低耗、处理高效、抗冲击能力强的特点在宣汉采气作业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得以应用,适合油田作业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在来水波动较大时,出水也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54.
钻井液环保性能评价与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与钻井液相关的环保标准、管理指南等规范性文件的调研,结合我国陆上油田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提出将钻井液的环保性能评价项目分为生物毒性、生物降解性、重金属(总镉、总汞、总铅、总铬、总砷)、石油类和pH值等5类9项,并推荐了相应的评价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5.
文章以某炼化企业双膜工艺RO装置前各工艺段出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综合水质特性分析,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比较污水中的有机物组成及特性。结果表明:炼化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是污水化学需氧量(COD)的主要来源,DOM的分子量和芳香度随着处理工艺的进行逐渐降低。生物接触氧化、絮凝-气浮和砂滤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DOM的含量,而超滤(UF)出水具有最低的溶解性有机碳(DOC)。3D-EEM光谱表明:炼化污水中DOM主要含有腐殖酸类腐殖质、微生物代谢产物和芳香类蛋白质3类荧光物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能够显著增加DOM中微生物代谢产物和芳香类蛋白质的含量。FTIR光谱分析表明:在各工艺段出水中,UF出水DOM中含有更多的脂肪类有机物、C=O官能团而非C=C和C~O结构。  相似文献   
56.
文章基于实验室内标准样品测试数据和实验室间能力验证分析数据,以Top-down技术评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水中钒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建立了利用实验室质控数据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通过实验室内标准物质重复测定结果计算实验室内期间标准差和重复性标准差,通过能力验证结果计算检测过程偏倚,并计算不确定度。该评定方法系统、完整地评价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分散程度。结果表明Topdown法相较于Bottom-up法避免了复杂的分量计算和模型建立过程,操作更为简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
高盐浓度对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生物制药废水的不同含盐量对生化处理系统效果的影响,以及对该系统中的生物学变化规律的影响。在含盐量低于2.5×104mg/L时,废水生化处理系统COD去除率可稳定在92%左右,污泥活性良好;随着进水盐浓度的增加,含盐量达到2.5×104mg/L时,污泥活性开始受到抑制,COD去除率急剧下降至80%左右;当废水含盐量达到3.5×104mg/L时,污泥活性明显受到抑制,污泥絮体开始部分解体,COD去除率下降到60%左右;当废水含盐量达到6.0×104mg/L时,污泥活性系统趋于崩溃,原生动物近乎绝迹,污泥絮体细碎分散,可见少量球形游离细菌,COD去除率仅有45%左右。  相似文献   
58.
电絮凝法处理油田污水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应用电絮凝浮选法对油田3类主要污水进行处理研究证实:炼油厂含油污染水含油量去除率达96%,SS去除率达97%;钻井污水浊度去除率达96.8%,COD去除率达97.5%;采油污水浊度去除率达96.1%,含油量去除率达100%。以上各项指标均远低于国家综合污水排放标准。电絮凝浮洗法不但处理油田污水效果显著,而且设备简单,耐冲击性、操作简单、不需投加化学药剂、增设投药设备和易实现管理现代化等优点,为油田污水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9.
不同植物和吸附剂对室内甲醛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萝、芦荟、活性炭和茶渣为材料,采用密闭箱法进行甲醛净化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4种物质对甲醛都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是作用效果差异明显。植物中绿萝对甲醛的净化效果比芦荟好,对不同初始质量浓度甲醛的去除率分别为76.5%、51.8%和40.0%,光照条件有利于植物对甲醛的吸收,甲醛的去除效率提高约39.3%。茶渣表面突起结构和较大的孔隙结构有利于甲醛的去除,对不同初始质量浓度甲醛的去除率分别为49.0%、32.6%和21.1%。动力学研究表明,在所研究的条件范围内,两种吸附剂吸附甲醛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活性炭吸附甲醛的反应速率常数ka=0.0318min-1,茶渣吸附甲醛的反应速率常数kt=0.0319 min-1。  相似文献   
60.
油气开发过程含油废液中过高的盐含量是影响其生物处理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含油废液的特点,实验从油田废弃泥浆中筛选分离出一株高效嗜盐降解菌,该菌呈杆状,经BIOLOG鉴定系统与分子序列鉴定分析,该菌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train;研究了嗜盐菌的耐盐碱性及原油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该菌适宜于碱性环境,适盐浓度范围为5 000~200 000 mg/L,7 d内对高盐含油模拟废水中原油的降解率高达60%,最佳降解条件为:菌液/培养液体积比1∶12.5,pH=9,NaCl浓度范围为10 000~50 000 mg/L,最佳N源和P源分别为(NH2)2CO和K2HPO4·3H2O。嗜盐菌的研究为高盐含油废液的生物处理拓展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