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21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Na^+—KT^+—ATP酶活力与取代芳烃分子结构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于红霞  刘征涛 《环境化学》1997,16(2):146-149
本文应用环境毒理学和生物化学原理,检测了38种取代芳烃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金鱼肝细胞内Na^+-K^+-ATP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力的影响,给出了Na^+-K^+-ATP酶活力(A)民取代芳烃分子结构的相关性方程。  相似文献   
122.
太湖双酚A的水质基准研究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质基准是制定水质标准的重要科学依据,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水质基准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BPA(bisphenol A,双酚A)是一种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基于太湖流域的人群暴露参数和生物累积系数,采用HJ 837-2017《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推荐方法,推导出太湖BPA的人体健康水质基准为0.738 μg/L,通过太湖儿童暴露参数得到保护儿童BPA的人体健康基准为0.628 μg/L(6~ < 9岁)、0.821 μg/L(9~ < 12岁)、0.620 μg/L(12~ < 15岁),与成人基准差异不大.基于太湖流域水生生物的毒性数据,采用SSD(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得到水生生物慢性基准为0.189 μg/L.使用RQ(risk quotient,风险商值)法评价太湖水体中BPA暴露所造成的健康与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太湖中有0.03%区域面积水体存在较高健康风险,有2.03%区域面积水体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另外,采用联合概率曲线法进一步分析生态风险发现,太湖水体中BPA对1%与5%的水生生物造成危害的概率分别为0.71%和0.33%.研究显示,我国太湖水体中BPA暴露造成的健康与生态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23.
124.
有机毒物对水蚤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征涛  金琼贝 《环境化学》1994,13(3):263-265
对水蚤的毒笥试验数据是被广泛用于评价化合物水生生态效应的重要依据,检测有机化合物的毒性时,需特别注意待测物的难溶性,挥发性及易光解性,检测了多种氯代芳烃的EC50值,其18h的结果与24h的结果相近,检测了24种硝基芳烃的毒性,不同方法计算的EC50值一致。  相似文献   
125.
取代芳烃对酵母菌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测定了苯胺类、苯甲酸类、卤代苯类、苯腈类、硝基苯类、苯酚类等6类化合物对酵母菌的生长抑制毒性,结果表明化合物的最小产生清晰抑菌圈浓度Cmiz与辛醇-水分配系数及一阶分子连接性价指数有如下关系:log(1/Cmiz)=0.38logKow+0.33^1X^v-0.38 r=0.92 s=0.22 n=77。在上述6类取代苯类化合物中,它们与酵母菌的反应性大小有如下顺序:卤代苯类≈苯甲酸类〈苯胺类  相似文献   
126.
高超  李霁  刘征涛  徐镜波 《环境科学研究》2015,28(10):1596-1601
为了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毒理学效应,根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试验指南,研究了人工土壤中Pb、Cd、Cr暴露下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回避行为和急性毒性. 回避试验结果表明:赤子爱胜蚓产生完全回避反应的土壤w(Pb)、w(Cd)、w(Cr)分别为2 000、120、120 mg/kg. 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土壤Pb、Cd、Cr对赤子爱胜蚓14 d LD50(半数致死浓度)的分别为2 526.05、362.83、229.44 mg/kg. 在检测Pb、Cd和Cr污染土壤时,赤子爱胜蚓回避试验的灵敏度要高于急性毒性试验. 该研究结果揭示出,赤子爱胜蚓的回避行为指标能够成为土壤生态系统风险评价和毒性效应研究的生物标志物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27.
通过筛选敌敌畏、马拉硫磷和对硫磷3种有机磷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效应数据,构建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敌敌畏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效应的大小顺序为:酶体内抑制效应酶体外抑制效应急性毒性;马拉硫磷和对硫磷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效应数据不足但趋势相似,顺序为:酶体内抑制效应急性毒性酶体外抑制效应。敌敌畏的急性毒性和酶体外抑制效应的5%危害浓度(HC5)分别为2.07μg·L~(-1)和1.53μg·L~(-1),两者相差1.4倍。在水质基准推导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效应数据对有机磷农药的水生生物基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8.
长江口水体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长江口水体中64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的含量,共检出其中的50种SVOCs,主要包括多环芳烃类、酚类、酯类、卤代烃类、取代苯类和醚类.其中属于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有16种,属于美国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有42种,属于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控制的有10种.长江口水体中SVOCs的空间分布表明,南港附近城市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影响水体中SVOCs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表现为排污口附近水域各类SVOCs含量均较高.水体中2,4-二硝基甲苯和六氯丁二烯的检出值超过了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其最大值分别超标3.32和2.07倍.   相似文献   
129.
酚类化合物对金鱼幼鱼的雌激素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金鱼(Carassius auratus)幼鱼的卵黄蛋白原(VTG)作为雌激素污染的生物标志物,评价了几种酚类化合物的雌激素效应.实验表明鲤鱼(Cyprinus carpio)VTG多克隆抗体对金鱼VTG有可识别性以及肝脏匀浆法检测金鱼体内VTG的可行性,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半定量地测定了几种重要酚类物质的雌激素效应.试验结果为:半静态暴露15 d后,己烯雌酚、辛基酚、壬基酚、叔丁基试验组金鱼体内VTG均有较为明显增加;五氯酚组稍有增长,四氯酚和三氯酚与空白组无明显区别;受试化学物质雌激素效应的相对强弱为:己烯雌酚>辛基酚>壬基酚>叔丁基酚>五氯酚.  相似文献   
130.
MEDV描述子预测取代芳烃类化合物的藻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描述子有效表征43个取代芳烃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应用基于预测变量的选择与模型化(VMSP)方法,建立化合物的封闭体系绿藻(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毒性(48 h EC50)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相关(QSTR)模型. 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的QSTR模型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r0.891 1)及LOO(Leave-One-Out)检验相关系数(q0.810 2),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能力与稳定性. 应用28个化合物的训练集样本构建QSTR模型预测外部检验集,结果表明,训练集模型也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