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34篇
安全科学   290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95篇
综合类   757篇
基础理论   144篇
污染及防治   102篇
评价与监测   97篇
社会与环境   41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81.
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粗木质残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文以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大面积固定样地(9.12hm2)为对象,分析了粗木质残体(CWD)的物种组成、径级分布、存在形式、腐烂等级。主要结果如下:①CWD的密度为1097株/hm2,胸高断面积为18.49m2/hm2,材积为96.25m3/hm2。②所有CWD个体的径级分布呈典型的倒“J”型,其中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呈双峰型,其他主要组成树种呈典型的倒“J”型;从材积上看除了兴安落叶松呈随着径级的增加材积也增加的“J”型分布外,其余主要树种均呈近正态分布,总体上材积呈近正态分布。③云冷杉林主要以干基折断、拔根倒、枯立木、干中折断为主,随着径级的增加枯立木和树段的比例逐渐减少,而根桩和干中折断逐渐增加,拔根倒先增加后减少,干基折断变化不大。④腐烂等级呈近正态分布,且主要分布在Ⅲ、Ⅱ和Ⅳ等级。随着径级的增大,Ⅰ、Ⅱ和Ⅲ等级的比例减少,Ⅳ和Ⅴ等级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枯立木以Ⅱ、Ⅰ、Ⅲ等级为主,干中折断Ⅲ等级较多,拔根倒、干基折断、树段等相对于其他存在方式各腐烂等级的比例相对均匀,而根桩以Ⅴ等级为主。  相似文献   
882.
以酵母菌作为敏感材料的BOD生物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一株耐高渗透压的酵母菌种作为敏感材料 ,研制的的生物传感器可采用稳态呼吸速率法进行 BOD快速测定。该方法与广为采用的五天生化需氧量标准稀释测定法有良好的相关性 ,线性范围为 0~ 2 0 0 mg/ L,可在 1 5 min内完成一个样品 BOD的测定。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准确度 ,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 0 .9987  相似文献   
883.
不同研究报道的空气中离子型全氟化合物(PFCs)的分析方法各不相同,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比和优化不同分析条件。通过对比不同流动相(甲醇和乙腈)、不同色谱柱(C8和C18)、不同梯度洗脱条件下目标化合物的分离效果,确定了以甲醇为流动相、C18色谱柱为分离柱和最佳梯度淋洗液分离的仪器分析条件。比较了甲醇和正已烷/丙酮混合溶剂萃取气相(PUF)和颗粒相(GFF)样品的效果,确定以甲醇为萃取溶剂。建立了空气中PFCs的LC-MS/MS优化分析方法,方法线性范围在0.1~50 ng·m L~(-1)之间,PUF与GFF样品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2~0.35 pg·m~(-3)和0.02~0.26 pg·m~(-3)。同时将方法用于大气实际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884.
广州市汽车尾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汽车尾气污染的产生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尾气成分对身体健康危害的介绍 ,分析了广州市机动车尾气的形成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85.
清除废气中VOCs的流向变换催化燃烧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  言环境恶化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是当前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作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易挥发有机物 (VOCs)不仅是一次污染源而且还可能造成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1 ] 。因此 ,控制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非常重要。美国 1 990年开始实施的清洁空气法修正案要求在其后的九年内使大气中有毒化学品的排放量减少 90 % ,其中 70 %为易挥发有机物 (VOCs) ,其他发达国家也都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战略性要求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尤其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致力于控制空气中挥发性…  相似文献   
886.
印染和染料废水属于难处理工业废水.常规的物化方法费用大,产生污泥多,使用不普遍.生物法克服了这些缺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关于微生物的脱色能力有不少研究报告.利用微生物进行染料脱色和降解被认为是去除这些污染物的经济有效的方法.真菌,细菌和藻类均可以降解部分染料,特别是白腐真菌P.chrysosporium的脱色能力有了大量的研究结果.本文综合了最近几年真菌,细菌和藻类在染料废水脱色降解中作用的研究成果,并据此初步分析了染料降解机理和部分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87.
新疆喀什三角洲地下水SO2-4化学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兴  周金龙  乃尉华  曾妍妍  范薇  李斌 《环境科学》2019,40(8):3550-3558
"水质型"缺水问题是新疆喀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之一.位于喀什地区西部的喀什三角洲面积13 329 km~2,73. 2%面积的潜水和53. 2%面积的承压水SO_4~(2-)浓度超过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同时伴随有高TDS、高硬度等特征.运用δD、δ~(18)O-H_2O和δ~(34)S-SO_4~(2-)同位素等手段分析地下水SO_4~(2-)化学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①区内剥蚀山区钙质粉砂岩、钙质细砂岩和石膏等盐类矿物的溶解控制了流域水化学组成,形成了水化学类型以SO_4型为主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地下水化学类型演变方向为HCO_3·SO_4→SO_4→SO_4·Cl,山麓斜坡冲洪积砾质平原为溶滤-径流带,河流冲积平原为径流-累积带,上游至下游地下水化学成分趋向盐化;②区内地下水初始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且受一定蒸发作用影响.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δD和δ~(18)O分布特征明显,上游至下游,同位素值由低到富集,受蒸发作用由弱到强;冲积平原承压水同位素分布较离散,受到上覆潜水混合作用影响;③南部、北部山麓斜坡冲洪积砾质平原潜水SO_4~(2-)来源分别为海陆交互相和陆相蒸发岩的溶滤;河流冲积平原潜水SO_4~(2-)除了陆相蒸发岩溶滤来源外,还存在化肥淋滤的污染;承压水受蒸发岩溶滤外,还受到潜水的混合作用和细菌还原硫酸盐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888.
针对目前开孔管配水中存在的配水不均匀和能耗过高等问题,基于薄壁孔口出流的原理,提出了穿孔配水管异孔径开孔的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且推导出穿孔配水管异孔径开孔孔口直径的水力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例,提出穿孔管的分段异口径等距开孔的计算方法,为穿孔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一套新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889.
中西部三城市降水化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绣华  袁思平 《生态环境》2008,17(2):572-575
在以往的文献中,多见对某个城市或地区一段时间内的降水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少见对多个城市连续多年的降水化学特征的比较分析,文章对三个城市降水的变化特征、离子组分及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西部城市酸雨污染呈现不同类型,郑州为非酸雨区,成都市、长沙市两个城市为酸雨区,酸雨强度:长沙>成都>郑州,酸雨污染正在逐步改善;中西部城市降水化学组成呈现基本相同的特征,阴离子的含量最大的离子为SO42-,阳离子的含量最大的前两项离子为NH4 和Ca2 ,降水总离子浓度的变化趋势是成都为上升趋势、郑州无明显趋势、长沙为下降趋势;中西部城市污染类型正在由燃煤型污染向混合型污染转变;酸雨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确认酸雨城市比非酸雨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890.
扬州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02年扬州市城区绿地斑块分布及其景观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斑块(≤1 hm2)在研究区分布广,数量最多,占绿地斑块总数的59.86%;其次是面积在1~5 hm2的斑块,占总量的33.4%,大于10 hm2的斑块仅占4.2%。面积在1~5 hm2的斑块和大于10 hm2的绿地斑块,分别占绿地总面积的37.6%和39.6%。绿地率在20%~30%的绿地斑块最丰富,占总数的41.7%,占绿地总面积的24.8%;绿地率大于60%的斑块占总面积的32.8%;绿地率≤20%的绿地以小斑块为主,占总面积的8.51%。对绿地景观指数分析表明:城市绿地多样性指数高,总体分布均衡。从老城区到新城区,绿地景观特征表现为总面积增加,平均绿地斑块面积增大,景观破碎度降低,城市绿化的理念不断提升。加强广陵区内绿地斑块的改造,提高斑块间的连接度,增加维扬区和邗江区绿化廊道和绿地斑块的营造,应成为今后城市绿化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