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27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利用遥感、土壤光谱及土壤盐分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壤盐渍化监测,选择2组不同特征的变量,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壤盐渍化的现状特征进行了探讨,并计算了14个盐分因子与光谱波段(405 nm,410 nm,…,890 nm)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发现,除少数光谱波段外,盐分因子与光谱波段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在此基础上,利用后向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部分盐分因子的预测模型,并对pH模型的精度进行了验证. 最后在野外考察,GPS定点和土壤采样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土壤盐渍化程度及其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22.
以和田市城区2014年采集的大气PM_(2.5)样品为实验对象,将0.1 g的PM_(2.5)样品膜与2-硫代巴比妥酸(0.2%)和三氯乙酸(20%)混合显色液反应,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产物的吸光度,通过正交实验来优化PM_(2.5)膜中丙二醛(MDA)的提取及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90℃、超声和加热时间40 min、显色剂用量为45 mL时,反应产物在532 nm处具有稳定的最大吸收峰。对和田市城区PM_(2.5)及MDA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和田市城区4个季节PM_(2.5)平均质量浓度由高到低顺序分别为春季(1 096.67±369.60)μg/m~3、夏季(1 016.16±708.00)μg/m~3、秋季(686.88±525.00)μg/m~3和冬季(214.54±94.70)μg/m~3。MDA平均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为1.10~7.75 ng/m~3,其平均值最高为夏季(4.43±1.80)ng/m~3,最低为春季(1.42±0.60)ng/m~3,冬季与秋季相当,分别为(2.93±0.70)ng/m~3和(2.83±0.80)ng/m~3;最终,将PM_(2.5)膜中MDA的质量浓度与相应的TD_(30)(体外DNA氧化损伤达到30%的剂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无论是全样还是水样的TD_(30)值均随MDA浓度的升高而呈降低的趋势。其中,全样与MDA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更为显著(r=-0.597,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123.
依据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多学科综合考察的结果,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共有种子植物28科76属130种,属于典型的荒漠植物区系;区内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较为多样,其中北温带分布型比例最大,占总属的27.6%,其次为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型占较大比重,优势种由古老成分组成,仅含1属的分布型共有5个(中国特有分布、东亚分布、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旧世界热带分布、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保护区植物组成及区系特征也说明了保护区所处的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特点对该区植物地理分布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4.
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中广泛分布的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备受研究者关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先期计算PAHs前线分子轨道能隙可能与其光致毒性诱发所需吸收光照辐射能有一致性,本研究选取非取代PAHs对大型蚤(Daphnia magna)光致毒性实验数据,通过DFT计算典型电子性质,由偏最小二乘(PLS)分析方法优化发展了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经与前人结果比较和验证其拟合优度、稳定性和内外部预测性能均有显著提升,可在应用域(AD)范围内准确预测PAHs光致毒性而满足风险评估需求。构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PAHs光致毒性与分子前线轨道能隙紧密相关,除苯并[k]荧蒽和屈可能具有不同的光致毒性作用机制之外,多数PAHs若具有较低的前线轨道能隙、较小分子稳定性和较大分子变形性,均将有利于促进其光致毒性作用的发生;结合PAHs光致毒性与分子前线轨道能隙间的相关关系,可推测DFT计算前线轨道能隙宽度在2.740~4.208 e V之间和对应光照辐射波段约为295 nm~450 nm时,PAHs污染暴露将可能诱发较高的光致毒性效应。这为太阳光照射下PAHs光致毒性作用机制阐释和风险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持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5.
两级潜流人工湿地在中国东北高寒地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热提  范立维  谢涛  张祺  卓峰  林爱军 《环境科学》2007,28(11):2442-2447
以吉林省四平市郊区的两级潜流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为例,考察了隔离保温、特殊活性人工介质等加强化措施后的两级湿地系统在东北高寒地区运行的适应性及其效能与特征,分析了潜流人工湿地的两级组合工艺在污染物去除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通过特殊活性人工介质的选用和一定的隔离保温措施,两级潜流人工湿地系统能在高寒地区高效运行,其对COD、BOD5、SS、NH+4-N、TP具有稳定的去除效果,整个运行期间,出水COD、BOD5和SS平均浓度分别为16 .01、4 .27和4 .01 mg·L-1,并且可以使出水NH+4-N和TP浓度分别在9 .72和0 .45 mg·L-1以下,均达到中水水质标准;潜流人工湿地的两级组合系统,可以弥补单级人工湿地NH+4-N去除效率不高的缺点,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26.
杨亚提  张一平 《生态环境》2001,10(3):181-184
供试土壤胶体吸附态Cu的解吸过程分为两个阶段,0~60min时间段为快速反应阶段,对应于静电吸附态Cu的解吸;60min以后为慢速反应阶段,对应于专性吸附态Cu的解吸.解吸遵循两点位一级反应方程;在3种介质下,两点位解吸速率常数及吸附量大小为k1>k2,C2>C1;各土壤胶体的解吸速率大小次序与表面电荷密度的大小相反.草酸、柠檬酸可以增加吸附态Cu的解吸;在NaNO3介质中,第二点位吸附态Cu量与总吸附量的比值(C2/C0)可作为专性吸附的特征值.  相似文献   
127.
保护区脆弱的干旱荒漠生态系统在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因人为活动的不断加剧,使得野骆驼和其他野生动植物必要的、正常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影响和破坏,给保护区管理带来很大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分析保护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采取的保护对策,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改善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8.
研究了不同浓度氧化铜纳米颗粒(CuO NPs)对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BR)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环境中浓度为1 mg/L和10 mg/L的CuO NPs短期暴露时(1 d),其对活性污泥生存能力和周期内有机物去除、脱氮除磷都没有造成急性影响。经过20 d的短期运行,对SBR系统出水COD、氨氮、总磷、硝态氮和亚硝态氮也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活性污泥呼吸抑制实验结果显示,CuO NPs对活性污泥的呼吸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性,浓度越高呼吸抑制现象越明显,低浓度CuO NPs对活性污泥活性并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9.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隶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是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其评价的方法和内容尚处于研究探索中,并未形成规范的方法系统.以某城市化工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影响界定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提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设置以环境影响识别和层次划分为具体内容的环境影响界定的观点.实例研究表明,在规划环境影响界定中,将规划的决策因子与识别出的主要环境议题联系起来,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环境影响行为分析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0.
随着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明显提高,把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到法律层面和现代先进文明的高度来认识,并给予了极端关注和重视,已形成一种国际大气候,人们生态环境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觉悟和自觉性明显增强。但是,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值得注意并应加以解决的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和自然规律的一些现实问题。在农业生态环境方面,最为突出的是缺乏一盘棋的思想。各行各业和部门之间没有大生态、大环境、大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想。虽然都在呼吁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但存在互不协调、各自为政的现象;虽然从中央和自治区一级早已树立大生态、大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并将生态环境提高到文明的高度给予了极端关注和重视,但在县级以下基层的决策和执行层次上还没有完全按照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始终;宣传力度不够大、执法不够严,群众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还没有把关注生态、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作为一个文明的标志和社会行为规范来对待,更没有把它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对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严谨的科学决策与执行机制。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理性思考,提出了10个方面的看法和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新疆农业持续发展及有关人员研究,为决策、执行等各方提供参考并多层面讨论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