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热分析技术在阻燃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胡源  李纯  时虎  鲁红典  吴勇 《火灾科学》1999,8(1):73-78
利用STA49C综合热分析仪对几种阻燃材料的热失重、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添加不同的阻燃剂及其配比后的阻燃材料的热分解过程及热效应,探讨其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22.
传统的人工监测无法实现大规模蓝藻的实时监测预警,该研究运用基于Python的ArcGIS Server自动发布地图服务、多元数据预警分析、人工水质监测数据预警分析等技术,以滇池为研究区,构建了水华预警系统。通过预警体系业务子系统和预警信息共享与发布子系统,结合滇池蓝藻水华监测预警综合数据库,实现了大规模蓝藻预警信息的实时生成、共享和发布,提出了地表变化动态监测预警的思路。系统建成后,通过对滇池流域生态红线预警范围内的地表覆盖变化情况监测,可及时发现导致水华发生的潜在陆源污染因素。同时配合排污点污染成分检测实现预警,从源头防止水华发生。  相似文献   
23.
采用自制微电解集成设备研究不同反应条件下对成都市长安垃圾场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试验主要条件为1∶1铁碳体积比填料、停留时间、极板电压、电极正负交换周期和曝气量等动态单因素。在垃圾渗滤液的初始p H条件下试验得到最佳反应参数:停留时间为120 min、电压为25 V、电极正负交换周期30 s、曝气量2 000 L/h时,对垃圾渗滤液COD、NH3-N和色度的初始去除率分别41.38%、24.52%和60.00%。经重复试验,该微电解集成设备对垃圾渗滤液有较为稳定的处理能力,可为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工程设计提供选择性参考。  相似文献   
24.
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监测孔观测资料,运用DRASTIC模型与GIS软件的区叠加功能,对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作评价,以及对地下水防污性能进行分区。结果表明:地下水防污性能较高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台地区及其附近,防污性能中等区主要分布于二级阶地,防污性能较低区主要沿河流及其分支河道的漫滩、一级阶地等地带呈条带状分布。总体来看,该区域地下水防污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5.
本文基于一次能源消费的统计数据,计算了四川省2000~2009年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结果表明:2000~2009年四川省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第二产业碳排放量的比重最大,并且增大趋势明显;2000~2009年四川省碳排放强度年平均下降率小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未能实现二氧化碳的绝对减排。  相似文献   
26.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日益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形抓手。为探究生态产品价值可持续提升的有效路径,通过构建以“生态券”为载体的生态指标交易机制,探讨多元主体参与下生态价值与发展空间之间的平衡关系。结果表明:(1)“生态券”是生态空间占补平衡市场化交易的媒介,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得到,具有可交易、可考核的基本特性;(2)“生态券”交易是多元空间价值平衡的实践探索,不同利益主体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最终实现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3)“生态券”运行机制包括产生、核发、交易、使用、管理等环节,涉及行政主管方、销售方和购买方等市场主体以及中介经济机构等。建议从供给和需求角度明确分工协作制度,基于政策法规、技术规范和监督管理体系构建“生态券”运行保障机制。研究结果将为丰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推动生态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TiO2/活性炭负载光催化剂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以粒状活性炭为载体,钛酸丁酯和乙醇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及浸渍法制备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通过加入不同分子量和质量的聚乙二醇降低催化剂表面TiO2的粒径,增大比表面积,提高TiO2/C光催化剂的吸附性和光催化活性.以XDA、SEM、TG-DTA、比表面积、亚甲蓝吸附值、钛的负载量及对亚甲蓝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1.0 g PEG2000所制备的TiO2/C前驱体经过450℃焙烧后,TiO2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2.9 nm,其晶型为锐钛矿型,其比表面积为997.0m2·g-1,对亚甲蓝的吸附值比活性炭基体增加22.5%,100mg·L-1的亚甲蓝溶液用该催化剂在pH为1.0~9.25范围内,2.5 h的降解率达82.5%~96%.  相似文献   
28.
吴勇 《绿叶》2007,(10)
2005年末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北京大学法学院三位教授及三位研究生于2005年12月7日向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了国内第一起以自然物(鲟鳇鱼、松花江、太阳岛)和六位师生  相似文献   
29.
贡嘎山森林系统小流域基流分割与降雨入渗补给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的方法对贡嘎山黄崩溜沟水文站实测日径流资料进行了基流分割,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基流指数的均值、均方差、变异系数进行了计算,并对黄崩溜沟基流过程和地表径流、基流的滞后时间进行了分析。黄崩溜沟基流分割指数为0.65~0.74,平均值为0.71;枯水期,黄崩溜沟地表径流量相对降雨量滞后时间为2.7~14.5d,平均滞后8d,基流量相对地表径流滞后0.7~3d,平均滞后1.8d;丰水期,黄崩溜沟地表径流量相对降雨量滞后时间为0.7~3.7d,平均滞后1.8d,基流量相对地表径流滞后0.9~2.6d,平均滞后1.5d;考虑流域整体,计算黄崩溜沟流域降雨入渗补给系数为0.16~0.28。研究表明:利用数字滤波法中F4方法对黄崩溜沟径流进行基流分割,其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最佳;丰水期黄崩溜沟地表径流量相对降雨量滞后时间明显比枯水期短,而其基流量相对地表径流滞后时间丰水期、枯水期相差不大;对某一流域径流进行基流分割时应选取多种方法,并需要对其分割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行讨论,按照流域计算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补给问题应考虑流域整体,尤其是在山区。  相似文献   
30.
2002年11月23日,英费尼特航运有限公司(被告)所有的“塔斯曼海”轮在天津大沽口东部海域发生船舶碰撞,造成该船载原油泄漏。泄漏原油形成长约2.5海里、宽1.4海里的溢油漂流带,浓度已超过海洋生物的安全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