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2020年4—9月通过离线采样研究了盐城市城区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水平及组成特征、臭氧生成潜势、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以及毒性效应等多效应评估和来源贡献。结果表明:盐城市城区VOCs平均体积浓度为35.09×10-9,盐塘湖公园站点浓度最高;盐城市VOCs主要组分为含氧有机物(OVOCs)和烷烃。通过挥发性有机物多效应评估发现,关键物种为乙醛、对二乙苯、丙酮、甲苯和间/对二甲苯等。采样期间对VOCs浓度的主要贡献来源为二次生成、工业排放和交通排放。  相似文献   
72.
企业工伤事故的主要根源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无法完全消灭的,但可以减少。要想不发生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关键是要控制和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73.
研究了石墨加工过程中烧碱的回收利用。在由中碳石墨加工成高碳石墨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烧碱,形成大量碱性废水。我们利用石灰苛化法回收工业原料烧碱,取得良好效果,烧碱的回收率占加入量的65.4%;回收后的烧碱重新回用于石墨的加工生产,不仅有效节约了资源,且能够使出水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实现了石墨加工过程的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74.
任健  李军  周军  张帅  甘一萍 《中国环境科学》2009,29(12):1249-1254
采用两级完全混合发酵工艺进行碳源开发试验,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对工艺开发碳源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固定SRT为4d,污泥回流比为1,HRT在32~36h,系统出水的溶解性COD(SCOD)可维持在1090~1180mg/L,且浓缩池泥水分离效果较好,出水的SS保持在50~80mg/L.保持系统的HRT为32h,污泥回流比为1,SRT在4~7d时,可实现厌氧系统中产酸菌与产甲烷菌的分离,系统能够保持良好的产酸效果,此时系统出水的SCOD值基本稳定于980~1179mg/L.碱度可以作为衡量水解酸化系统是否有效运行的重要参数.HRT为32h,SRT为4d的工况下,初沉污泥酸化发酵系统对氨氮和磷的释放率分别为3.88 mgN/gVSS和0.27mgP/gVSS.  相似文献   
75.
采用湿式填料塔技术治理污水厂增钙干化污泥过程中产生的大气二次污染。在取得技术适用性、风机位置、喷头孔径、水箱尺寸等工程经验后,对该技术进行评价和展望:首先在未来应利用烟气余热,设置换热器,提高能源循环使用效率,其次处理高浓度的恶臭气体,需要对现有工艺进行评估和改进。  相似文献   
76.
下关电厂炉内喷钙炉后活化烟气脱硫工程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下关电厂 2× 12 5MW机组炉内喷钙炉后活化脱硫工程的工艺原理 ,吸收剂制备、炉内喷钙、炉后活化增湿等系统的主要设备 ,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工艺特点及应用前景。并对该工艺的完善和提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7.
六省市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年8月15~27日,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联合对上海、江苏、广东、吉林、重庆、云南六省市进行了排污许可证实施情况调查研究,主要目的是了解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进展,并为制定《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征求意见。该6省市分处东、中、西部,对全国有较好的代表性,因此,这次调研总体上可反映全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情况。  相似文献   
78.
选择两步法合成CH3HgCl,即CH3I与Hg通过光化学反应制得CH3HgI,再使用AgCl将CH3HgI转化为CH3HgCl。以白炽灯作为光反应的光源;选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或乙醚作为转化反应的溶剂,在进行转化反应操作时,必须加以搅拌;同时,确定在相应的溶剂中重结晶3次及操作条件。揭示了AgCl转化CH3HgI的反应为固液异相反应,并确定了相应的溶剂。合成CH3HgCl的熔点为169~170℃,元素分析的结果为C:4.89%、H:1.11%,与文献值一致。使用合成的CH3HgCl配成标准溶液,测定得标准水样中汞浓度与标准值相等  相似文献   
79.
苯胺生物降解极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有机物生物降解极限浓度的理论,推导得到了极限浓度的计算公式。以苯胺为目标有机物,利用经过驯化的活性污泥,通过测定其生物降解动力学参数值Ks、μmax、qmax、Ymax等计算得到了其生物降解极限质量浓度为0.025mg/L,并通过摇床试验对极限浓度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作为微生物生长的唯一碳源和能源,有机物生物降解存在极限浓度。  相似文献   
80.
将水华鱼腥藻附着固定在改性的弹性聚氯乙烯载体表面形成藻类生物膜,用于研究其脱氮除磷动力学过程。保持氮磷比约为11∶1,配制NH+4-N和PO3-4-P初始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4.31~229.91和1.70~69.15 mg/L的模拟废水,在废水p H为6.8~7.2、室温、光照强度3 500 lx、连续光照条件下培养藻类生物膜,利用Michaelis-Menten模型测定产率系数Y、反应速率常数k与半饱和常数Km。结果显示,藻类生物膜对氮、磷的去除速率随着营养物质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与磷相比,藻类生物膜对氮的利用效率更高。藻类生物膜脱氮除磷动力学系数分别为:1 N:Y=0.72(mg/m2chla)/(mg/L NH+4-N),k=1.24(mg/L NH+4-N)/((mg/m2chla)·d),Km=17.88 mg/L;2 P:Y=2.50(mg/m2chla)/(mg/L PO3-4-P),k=0.35(mg/L PO3-4-P)/(mg/m2chla)/d,Km=7.29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