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篇 |
废物处理 | 3篇 |
环保管理 | 22篇 |
综合类 | 86篇 |
基础理论 | 11篇 |
污染及防治 | 35篇 |
评价与监测 | 2篇 |
灾害及防治 | 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潜流湿地中植物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中试研究 总被引:34,自引:9,他引:34
通过潜流湿地的中试,研究了芦苇和茭草在潜流湿地中的氮磷吸收量变化,植物收割对系统的影响以及植物对改善系统流态的作用.结果表明,依靠收割植物去除氮磷是不显著的,氮磷吸收量占去除量在5%左右.同时证明植物在进入冬季前开始出现释放氮磷现象,最佳收割期应该在9~10月份.植物对维持根系周围微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收割会导致系统出水水质的波动.流态试验表明,植物根系能够改善系统的流态,植物床较空白床死区率减少5%~10%,增加系统的空间利用率,延长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93.
94.
95.
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混合化工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某化工开发区混合化工废水进行预处理,物化出水采用厌氧水解--好氧活性污泥法坦 步处理。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有机负荷、容积负荷对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上流工厌氧滤池进水COD浓度为700-900mg/L,经水解酸化--好氧处理后出水COD去除率达60%以上,色度、SS、BOD去除率分别为85%以上,50 ̄60%、95%左右。经混凝沉淀、Fenton试剂进一步处理,COD、色度可下降为124m 相似文献
96.
传统的污水处理采用生物处理方法的居多,其中以二级活性污泥法为主.而生态处理系统有其固有的优势,如低费用、低能耗、运行管理维护简单.两者在一定方式下相结合处理污水,会实现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三丰收.国内外的应用实例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97.
自由表面人工湿地脱氮效果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自由表面人工湿地去除农业面源污水中氮的效果及途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脱氮效率随水力停留时间(HRT)延长而增加 ,HRT为 0 5、1、2和 3d时 ,系统总氮去除率分别为 18 3 %、3 8 9%、84 9%和 85 6%。HRT <2d ,出水水质波动较大 ,2d以上 ,系统即可高效稳定运行。硝化 /反硝化是湿地脱氮的主要途径 ,挥发和填料吸附脱氮量可以忽略 ,依靠植物吸收可以去除一部分氮 ,茭草 (Zizaniacaduciflora)和芦苇 (Phragmitascommunis)的氮吸收量每年分别为 44 0和70 0kgN/hm2 。 相似文献
98.
99.
高效藻类塘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及氮的迁移转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高效藻类塘系统处理高氮农村污水氮的去除及其迁移转化规律.高效藻类塘和水生高等植物塘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8 d和4 d,进水总氮和氩氮分别为17.13-133.2 mg/L和1.85~108.3 mg/L,两级高效藻类塘对总氮和氨氮的全年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29.4%和91.6%,季节处理效率排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高效藻类塘中氨氮的降解和转化途径依次为硝化作用、藻类同化吸收及其他途径、氨氮挥发;硝化作用占氨氮总转化量的50%以上;高效藻类塘内可以发生氨氮沉淀,但可忽略不计.总氮的去除以藻类同化形成颗粒有机氮经分离后得以去除为主,氨氮挥发较少.可采用藻类塘出水回流至化粪池或改进水生高等植物塘构造强化反硝化.提高系统的整体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100.
潜流构造湿地去除农田排水中磷的效果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潜流构造湿地处理农业面源污水的除磷效果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潜流湿地除磷效果在名义水力停留时间(即空床水力停留时间)小于5d时,除磷效果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通过间歇式和连续流试验均证明过长的水力停留时间会引起pH值的明显下降,导致磷的析出或溶解,降低除磷效率.芦苇(Phragmitascommunis)和茭草(zizania caduciflora)吸收磷量约占去除磷量的15.8%和9.5%.温度对除磷效果影响较为明显,冬季除磷效率较夏季下降3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