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76篇
安全科学   74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267篇
基础理论   64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水资源的跨地区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产权安排的角度探讨了污染权与不受污染权在上下游地区的分配,提出对权利要进行一定分割,并阐述权利分割的运用形式。  相似文献   
122.
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叶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凋落物的养分释放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的关键过程。近几十年来,森林生态系统正受到氮沉降增加的影响,开展氮沉降全球化背景下凋落物养分释放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森林养分循环对氮沉降的响应机制。以亚热带有代表性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福建官庄国有林场1992年造林)为研究对象,自2004年1月开始进行氮沉降模拟试验,设置4个氮沉降处理,分别为0(N0)、60(N60)、120(N120)、240(N240)kg·hm~(-2)·a~(-1),采用分解袋法进行原位分解试验,将分解袋随机投放至林地表面,每隔60天取样1次,共持续660 d,探讨凋落物叶在分解过程中养分(P、K、Ca、Mg、Mn、Zn、Fe)的释放动态。结果表明,在模拟氮沉降初期,氮沉降总体上促进了养分元素的释放,相对于N0处理,氮沉降分别使K的周转期缩短22.14%-26.09%,Ca周转期缩短15.31%-34.59%,Mg的周转期缩短5.25%-27.03%,Mn的周转期缩短17.85%-46.80%,Zn的周转期缩短20.51%-33.18%;就P和Fe而言,仅有N_2处理对其表现为促进作用,周转期分别缩短11.02%和26.01%。在各氮沉降水平中,120 kg·hm~(-2)·a~(-1)的施入量对凋落物养分释放作用最显著,说明此时杉木人工林还未达到氮饱和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达到氮饱合时,则有可能对凋落物的养分释放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3.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活性碳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23年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区,研究了不同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活性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肥(CK)、无机肥(NPK)、有机肥(猪粪 紫云英绿肥)(OM)和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处理中,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潜在可矿化碳含量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潜在可矿化碳含量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从高到低顺序都为:NPKM>OM>NPK>CK,长期施用肥料,特别是施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潜在可矿化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从而保持和提高土壤碳库质量。同施肥处理A层的土壤活性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率显著大于P层;同施肥处理同发生层各土壤活性碳占土壤有机碳比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潜在可矿化碳的比率(R2)>微生物量碳的比率(R1)>可溶性有机碳的比率(R3);同施肥处理同发生层土壤活性碳占土壤有机碳比率R1、R2、R3大小顺序都为:NPKM>OM>NPK>CK。除P层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之间外,土壤有机碳总量与各活性碳之间以及各类活性碳之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4.
川中丘陵区稻田甲烷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川中丘陵区冬水田和水旱轮作稻田进行全生长季CH4排放观测。结果表明,水旱轮作稻田和冬水田CH4排放的季节变化峰值都出现在水稻生长中期,且都有1个典型的排放峰。分析讨论了温度、水稻生物量、耕作制度以及水稻栽培方式等因素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发现川中丘陵水稻生长季节5cm深处地温与稻田CH4排放通量呈显著正相关;水稻植株生长对CH4排放有重要作用;水旱轮作稻田CH4排放通量比冬水田低54.1%~65.1%;冬水田水稻采用强化栽培方式既可提高产量又可减少CH4排放。  相似文献   
125.
川中丘陵区稻田甲烷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川中丘陵区冬水田和水旱轮作稻田进行全生长季CH4排放观测。结果表明,水旱轮作稻田和冬水田CH4排放的季节变化峰值都出现在水稻生长中期,且都有1个典型的排放峰。分析讨论了温度、水稻生物量、耕作制度以及水稻栽培方式等因素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发现川中丘陵水稻生长季节5cm深处地温与稻田CH4排放通量呈显著正相关;水稻植株生长对CH4排放有重要作用;水旱轮作稻田CH4排放通量比冬水田低54.1%~65.1%;冬水田水稻采用强化栽培方式既可提高产量又可减少CH4排放。  相似文献   
126.
吴顺年  苑会梅 《环境化学》1994,13(4):346-353
本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多种取代芳烃在有机溶剂与水组成的共溶剂体系中的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溶质溶解度的对数与有机溶剂的体积分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对数线性模型,以及UNIFAC基团贡献法对溶质的溶解度进行了估算,发现估算值与测定值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27.
根据瓜尔豆胶在生产食品添加剂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COD的值高达216000mg/的特点,分别用如下方法进行处理①调pH=6.84,按0.5%质量比加入活性炭吸附荆,静止20天,此时去除率为87.7%;②用饱和硫酸铝2mL+适量的聚丙烯酰胺絮凝,去除率为36.5%;③原液先蒸馏出1/4体积后在釜液中按3%的质量比加入Ca(OH)2,计算去除率为89.6%④利用铁炭屑以5:1的质量比形成微电池的方法作用两小时后再按3%的质量比加Ca(OH)2絮凝,此条件下去除率高达91.7%。经过比较得出第四种方法是最经济有效的,对该特种废水起到了很好的预处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8.
80年代以来包装废弃物的骤增使欧美各国公共收集系统的负担越来越重,包装废弃物带来的卫生及环境问题也日益增多。继德国之后,法国、奥地利和瑞典等国纷纷制订了有关包装物的法规,比利时、英国和荷兰等也正在制订。除欧洲外,只有加拿大作了有关减少包装废弃物方面的规定。 1991年6月,德国政府颁布了《包装废弃物管理条例》。该条例的目标是:尽量避免使用包装材料、尽可能多次使用包装材料、设法重新利用一次包装材料,推广使用无污染并可重复利用的材料作包装物。条例规定,包装生产商和销售商有义务采用押金销售方式回收商品包装物;1995年起,包装物生产商和销售商对玻璃、白铁、铝、硬纸板和纸箱、塑料、复合材料的回收、分捡和再用率须分别达到80%~90%。  相似文献   
129.
1序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过程中的十分重要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是整个监测业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有效的必要手段c要完成日益繁重的监测任务,及时准确上报监测数据,就必需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认真开展好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三级站质保工作有f很大发展,取得I很大成绩,但就现行三级站质保工作而言,某些地区、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还很难适应当今环境监测事业飞速发展的要求c下面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谈谈笔者的粗浅看法。2存在的主要问题2.l认识方面的问题部分同志对…  相似文献   
130.
生日树     
“爸爸会送给我什么礼物呢了?”我躺在床上想。今天是星期天,又恰好是我的生日,我在床上美美地睡着懒觉。爸爸是个很有情趣的人,自我懂事以来,每个生日他都会送我不同的礼物,给我一份惊喜。像漂亮的书包呀,或是几本有趣的书等等。东西虽然不贵重,但我总能从那小小的礼物上看到爸爸那颗爱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