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222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182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安全隐患是发生事故的根源。为此,天湖山能源实业公司女工委号召女工、家属用自己的真情和爱心为矿山职工筑起安全第二道防线。他们紧密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矿山的实际。深入开展以。一、二、三、四、五、六”为主题的安全协管活动。即“一签约”,井下一线职工家庭签订夫妻安全公约;“二多学”,多抽出一些时间学习安全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502.
磷化废水处理工艺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碱处理及气浮法,可去除磷化废水中的锌,磷酸盐及乳化油,去除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503.
基于模糊数学和GIS的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模糊数学原理,以松花江流域1990—2006年15个国控断面的监测资料为依据,选择13种污染物为评价参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运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利用GIS的数据管理与空间表达能力, 从产业结构特征上分析松花江流域水体污染的变化趋势,并运用地理信息手段表征流域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整体水质呈现好转的趋势;河流水质的季节变化明显,其中嫩江区域受面源污染的影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第二松花江和松花江干流区域枯水期污染较重,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流域水质区域差异性表现为支流污染重于干流,大城市附近水域的水质明显劣于其他水域水质. 流域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CODMn,BOD5,氨氮和六价铬等.   相似文献   
504.
建筑涂料生产废水的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混凝沉淀-芬顿试剂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工艺对建筑涂料生产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用硫酸铝作混凝剂,投加量为500mg/L:芬顿试剂法处理的废水pH为6.0,H2O2/COD值为4.0,FeSO4投加量为1540mg/L,氧化反应时间大于4h;活性炭投加量为0.2g/L时,处理后出水COD小于100mg/L。  相似文献   
505.
β-甘露聚糖酶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Bacillus subtilis JNA 3-10中克隆出β-甘露聚糖酶基因成熟肽链编码序列manA1和含信号肽的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2,在B.subtilis 168中克隆表达,分别筛选获得高效分泌表达β-甘露聚糖酶的重组菌株BPM1001(pMA5-manA1/B.subtilis 168)和BPM1002(pMA5-manA2/B.subtilis 168),结果表明菌株BPM1002总酶活力是菌株BPM1001的9.65倍,是原始菌株的13.1倍.在基因manA2下游引入His序列克隆出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3,获得枯草芽孢杆菌168重组菌株BPM1003.采用Ni-NTA柱纯化重组菌株BPM1003分泌表达的β-甘露聚糖酶,并研究其酶学性质,该酶促反应的最适pH为6.5,最适温度为65℃,在37℃条件下保存一个月酶活力依然保留有77.8%.5 L发酵罐放大实验结果表明魔芋粉对于产β-甘露聚糖酶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酶活力最高可达2 748.82 U/mL.图9表3参19  相似文献   
506.
高盐浓度对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生物制药废水的不同含盐量对生化处理系统效果的影响,以及对该系统中的生物学变化规律的影响。在含盐量低于2.5×104mg/L时,废水生化处理系统COD去除率可稳定在92%左右,污泥活性良好;随着进水盐浓度的增加,含盐量达到2.5×104mg/L时,污泥活性开始受到抑制,COD去除率急剧下降至80%左右;当废水含盐量达到3.5×104mg/L时,污泥活性明显受到抑制,污泥絮体开始部分解体,COD去除率下降到60%左右;当废水含盐量达到6.0×104mg/L时,污泥活性系统趋于崩溃,原生动物近乎绝迹,污泥絮体细碎分散,可见少量球形游离细菌,COD去除率仅有45%左右。  相似文献   
507.
燃煤引起的有机氯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氯是煤中的有害元素之一,煤燃烧时氯一部分以HCl的形式释放出来,一部分则生成三致剧毒有机氯化物--二恶英和呋喃。重点介绍了燃煤引起的有机氯化物地环境的污染与 及它的形成机理,形成条件、煤质影响和它的传输方式,对氯污染的评价与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08.
研究采用了无机絮凝剂聚合硫酸铁(PFS)联合微波诱导氧化工艺,考察絮凝剂用量、敏化剂用量、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对焦化废水CODCr、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稳定性实验考查该联合工艺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絮凝剂投加量为800 mg/L,敏化剂用量为10 g/L,微波功率为900 W,辐射时间为6 min的条件下,对焦化废水CODCr、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6.6%、96.4%,CODCr达到了《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的直接排放标准,联合工艺出水稳定。  相似文献   
509.
感应热固定床(IHBF)在有机废水非均相反应中,通过能量靶向作用于磁性滤料微界面,形成固液相界面高温微反应区,实现了有机废水低能耗高效降解.本文探讨了海绵铁感应热固定床处理直接紫D-BL废水的运行条件和机理.结果表明,在进水pH值6~7,水温为30 ℃,HRT为2.08min的条件下,运行30min后脱色率高达93.5%.降解溶液的UV-vis结果表明,直接紫D-BL在554nm和220nm的特征峰消失.通过SEM-EDS技术对Ni-SI降解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降解后Ni-SI中的Fe形成了Fe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根据降解、表征分析其反应机理,推断是直接紫D-BL首先吸附在海绵铁颗粒表面,接着铁与水反应产生的H2在Ni的催化和局部高温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氢自由基,并与直接紫D-BL发生催化还原反应,使得分子中最毒性的共轭双键和苯环断开而降解.此外对酸性黑10B废水、直接大红D-GLN废水和实际染料废水分别进行试验,脱色率分别达到82%、78%、81%左右,表明海绵铁感应热固定床在染料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10.
采用自配硫酸汞和氧化汞污染土壤开展热脱附试验。研究了热脱附温度(200~500℃)、热脱附时间(25~120 min)、热脱附氯盐药剂(氯化铁、氯化镁和氯化钙)对土壤中汞热脱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盐对汞热脱附的促进作用明显,未添加氯盐的硫酸汞和氧化汞样品中汞的去除率分别为29.4%~52.8%和16.3%~69.2%,添加氯化铁、氯化镁和氯化钙后硫酸汞样品中汞的去除率分别为95.6%~97.9%、78.7%~94.6%和45.2%~94.9%。三种氯盐对汞热脱附的促进顺序为氯化铁>氯化镁>氯化钙;汞的去除率都随着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温度越高停留时间的影响越小,添加氯盐可有效缩短样品中汞的去除率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对样品进行XRD分析得出:添加氯盐之后在加热过程中生成了挥发温度相对较低的氯化汞和氯化亚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