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2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73篇
综合类   323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661.
基于Aura卫星的臭氧检测仪(OMI)数据及Landsat卫星影像,分别分析了中国7座超大城市2005—2017年的对流层NO_2柱浓度(TroNO_2浓度)时空变化规律和不透水面扩张模式,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①7座城市总体表现为TroNO_2浓度先升高后降低、高值区域先扩大后收缩甚至消失的趋势.变化存在显著的周期性,冬季浓度远高于夏季.②各城市不透水面面积分别扩张至120%~200%,扩张模式多表现为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式扩张,不透水面的空间分布和扩张趋势与TroNO_2浓度高度相关.③各城市市辖区TroNO_2浓度与不透水面覆盖率(ISC)呈高度正相关,二者冷热点空间分布规律一致,松散型、紧凑型、密集型、高度密集型市辖区的TroNO_2浓度均值依次增加,发生不透水面扩张的区域标准化TroNO_2指数呈上升趋势.④自然条件、经济产业结构、机动车尾气排放、重大赛会的举办及相关政策等因素均与TroNO_2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62.
研究了二甲胺盐酸盐与氯胺反应生成N,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动力学.采用隔离法测定得到反应物浓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而采用尝试法求解反应级数、速率常数、速率方程和活化能.结果表明:对于二甲胺盐酸盐与氯胺反应生成中间体的第一步过程,反应物两者的反应级数均为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在5,15和25℃下分别为1.5361×10-3,1.8707×10-3,7.7217×10-3mol-1·min-1,反应活化能Ea为51.27kJ/mol.由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数值可以看出温度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所得结果可为含二甲胺基及其同系物与氯胺整体反应的动力学研究,以及原水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NDMA生成风险的判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63.
通过对天津大气环境监测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并结合天津市整体发展规划、经济与环境发展的新需求,提出了构建天津大气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基本框架,将逐步以"三个说清"为目标,全面提升天津大气环境监测综合能力和水平,最终建立了天津大气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该研究完善了天津市PM2.5监测及预警能力,能够实现对主要污染源的实时监控,弥补了现有预报预警能力不足的情况,使我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更为科学准确,环境空气质量预警信息发布更为及时,能大幅提高天津市对重污染天气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664.
为探明并量化共存阳离子存在下含氧阴离子型金属在生物体中的毒性效应,以模式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L.)为研究对象,通过单一变量控制实验,探究了4种阳离子(Ca(2+)、Mg(2+)、Mg(2+)、Na(2+)、Na+和K+和K+)对3种典型含氧阴离子型金属(AsO_4+)对3种典型含氧阴离子型金属(AsO_4(3-)、SeO_3(3-)、SeO_3(2-)和VO_4(2-)和VO_4(3-))毒性的影响,并构建了静电作用模型来预测和评估As、Se和V的生态毒性效应与风险。结果表明,Ca(3-))毒性的影响,并构建了静电作用模型来预测和评估As、Se和V的生态毒性效应与风险。结果表明,Ca(2+)对As、Se和V毒性的影响呈现出3种不同的趋势:在相同设计浓度范围内Ca(2+)对As、Se和V毒性的影响呈现出3种不同的趋势:在相同设计浓度范围内Ca(2+)的增加显著引起了As毒性的减弱(Adj.R(2+)的增加显著引起了As毒性的减弱(Adj.R2=0.76,P<0.05)、V毒性的加剧(Adj.R2=0.76,P<0.05)、V毒性的加剧(Adj.R2=0.81,P<0.05),而对Se毒性却没有显著影响。当Mg2=0.81,P<0.05),而对Se毒性却没有显著影响。当Mg(2+)从0.20 mmol·L(2+)从0.20 mmol·L(-1)增加到2.73 mmol·L(-1)增加到2.73 mmol·L(-1)时,Se主导形态的半数有效活度值(EC_(50){HSeO+3(-1)时,Se主导形态的半数有效活度值(EC_(50){HSeO+3-})从40.40 μmol·L-})从40.40 μmol·L(-1)显著下降为27.98 μmol·L(-1)显著下降为27.98 μmol·L(-1),即Se毒性增强到原来的1.44倍(Adj.R(-1),即Se毒性增强到原来的1.44倍(Adj.R2=0.79,P<0.05)。静电作用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Ca2=0.79,P<0.05)。静电作用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Ca(2+)(或Mg(2+)(或Mg(2+))在显著增强V(或Se)毒性中发挥的作用,将这种静电作用影响纳入考虑成功构建了可以定量预测V(Adj.R(2+))在显著增强V(或Se)毒性中发挥的作用,将这种静电作用影响纳入考虑成功构建了可以定量预测V(Adj.R2=0.88)和Se(Adj.R2=0.88)和Se(Adj.R2=0.95)毒性的静电作用模型。研究结果弥补了目前含氧阴离子型金属生态毒性研究的不足,为含氧阴离子型金属的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了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665.
合江江段是长江上游干流保持河流生境、适宜喜流水性鱼类栖息的重要江段.为了掌握合江江段鱼类早期资源动态,分析向家坝水库生态调度的效果,于2020年向家坝水库生态调度前后,开展了鱼类早期资源逐日监测.研究期间,共采集到鱼类早期资源5目10科38种(属),其中仔鱼29种(属)、鱼卵19种(属),包括特有鱼类6种.广适应性和喜...  相似文献   
666.
探讨纳米银(AgNPs)对蒙古黄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基于文献数据讨论AgNPs对单一物种的影响是否与数据挖掘趋势相符合.蒙古黄芪种子置于9个不同浓度的AgNPs溶液中,每日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情况.观察结束后进行萌发和生长指标测定,并基于实验结果和文献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随着AgNPs浓度升高,蒙古黄芪最终发芽率受到抑制,高浓度时显著降低(P<0.05);浓度为600 mg·L-1和1000 mg·L-1时平均发芽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浓度升高到400~1000mg·L-1时,胚根长、子叶长和子叶宽受到抑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胚轴的长度未受到AgNPs浓度变化的影响;叶绿素和氮含量在AgNPs浓度为200 mg·L-1时开始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处理组(除20 mg·L-1外)的鲜质量与干质量均显著减少(P<0.05);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通过计算抑制率表明,600 mg·L-1和1000 mg·L-1的AgNPs对蒙古黄芪具有毒害作用.总的来说,实验结果部分符合数据挖掘模型趋势.比较几种分析模型发现,隶属函数法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meta分析比冗余分析更适用于单一物种趋势的预测.AgNPs抑制蒙古黄芪种子萌发,低浓度AgNPs对幼苗影响不明显,高浓度严重抑制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667.
天津市2020年冬季重污染过程气溶胶消光特性及其来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了解天津市2020年冬季重污染过程气溶胶消光特征,基于2020年1~2月高时间分辨率的在线监测数据,对1月16~18日(重污染过程Ⅰ)、1月26~28日(重污染过程Ⅱ)和2月9~10日(重污染过程Ⅲ)进行气溶胶消光特性及其来源分析.结果表明,3次重污染过程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229±52)、(219±48)和(161±25)μg·m-3,NO3-、SO42-、NH4+、OC、EC、Cl-和K+为PM2.5中主要组分.3次重污染过程气溶胶散射系数(Bsp550)和吸收系数(Bap550)分别为(1055.65±250.17)、(1054.26±263.22)、(704.44±109.89) Mm-1和(52.96±13.15)、(39.72±8.21)、(34.50±8.53) Mm-1,散射效应高于吸收效应.重污染天气下硝酸盐(38.9%~48.8%)、硫酸盐(31.1%~40.7%)和OM (9.9%~21.8%)为PM2.5中最主要消光成分.3次重污染过程PM2.5组分对气溶胶消光的贡献发生明显变化,重污染过程Ⅰ,硝酸盐对消光系数的贡献最高;重污染过程Ⅱ,受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影响,OM对消光系数的贡献升高;重污染过程Ⅲ,交通出行减少但燃煤源排放相对稳定,硝酸盐对消光系数的贡献降低,硫酸盐的贡献升高.来源解析结果显示,重污染天气气溶胶消光的主要来源为二次无机气溶胶(37.1%~42.0%)、燃煤和工业(22.9%~24.2%)、机动车(23.9%~27.2%)、扬尘源(5.0%~6.4%)和烟花爆竹及生物质燃烧排放(3.9%~6.2%).与重污染过程Ⅰ相比,重污染过程Ⅱ烟花爆竹及生物质燃烧排放对消光系数的贡献升高;重污染过程Ⅲ机动车对消光系数的贡献明显降低;燃煤和工业对消光系数的贡献在3次重污染过程中较接近.后轨迹分析表明,重污染天气期间天津市主要以来自河北的小尺度、短距离以及内蒙古中部的中尺度、中短距离气团传输轨迹为主.  相似文献   
668.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与农村民生改善耦合互馈是推进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基于2011—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综合运用修正后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和Tobit模型探索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农村民生改善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民生改善程度均呈现稳步提升态势,但两者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2)旅游经济发展与农村民生改善的平均耦合协调度处于稳步增长状态,空间上大致呈现“西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研究期末,绝大部分省份已超越勉强协调等级,但亚类别仍以农村民生改善优于旅游经济发展为主。(3)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投资力度、产业结构优化和政策支持对旅游经济发展与农村民生改善的耦合协调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和碳排放强度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投资力度的负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69.
FMEDA技术是开展安全关键设备安全和可靠性评估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逐个器件的故障模式定性分析和失效率定量计算,可以对安全关键设备的失效后果、诊断情况以及故障响应进行综合评判。本文将FMEDA技术应用于微型心室辅助装置控制器之上,对其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形故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70.
利用1951—2022年江西降水实况、逐日智能网格降水预报产品、暴雨灾情损失,地形DEM、河网密度及GDP、人口等数据,分析了江西暴雨灾害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从暴雨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灾体易损性三方面,构建了江西暴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模型对2010—2020年135次暴雨过程灾害风险进行评估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较为合理;对2019年6月6—11日江西暴雨过程进行灾害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该过程中吉安北部至赣州东北部、上饶东部为重度到极重度受灾区;再对2022年6月12—15日江西暴雨过程进行灾害风险逐日预评估;两者结果均与灾情实况分布大体一致,总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