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24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城市生活环境中,以SO_2为主的大气污染物浓度,由于近年排烟脱硫装置技术的进步和推广,以及加强地管理,已有很大下降,达到环境标准要求的地区日益增多。但另一种重要大气污染物质NO_2的浓度,却在很多城市骤增,甚至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2.
通过分析兰州市某交通线路两侧绿化植物叶片金属含量及其相关性,叶绿素和渗透性调节物含量的变化,探究交通线路活动造成的植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对绿化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筛选适应道路环境的绿化植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道路环境中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有明显的差异,路侧植物灌木月季(Rosa chinensis)、乔木冬青(Ilex chinensis)、槐树(Sophora japonica)、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和碧桃(Amygdalus persica var. persica)的Cr、Pb、Ni和Zn积累量高,如冬青叶片Cr达到2.11 mg·kg~(-1),月季叶片Pb为9.14 mg·kg~(-1),Ni在碧桃和槐树叶片中的积累量分别为28.48 mg·kg~(-1)和26.42 mg·kg~(-1),十字交叉采样点的乔灌木植物Pb、Cr、Mn、Ni和Zn积累量比较高,这可能与十字路口有较多的车流量或交通活动频繁有关系。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交通线路路侧植物体内Cr-Pb、Cr-Zn、Cr-Ca、Pb-Ni、Pb-Fe和Mn-Ni元素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在所有绿化植物中,松柏叶绿素含量最低,路侧槐树和碧桃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与对照点植物相比,路侧冬青和槐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而月季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此外,路侧重金属含量高的环境下槐树和碧桃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高,分别达到81.42μg·g~(-1)和91.11μg·g~(-1),月季叶片积累可溶性糖增加,说明不同的绿化植物可能在不同的重金属环境中积累不同的渗透性调节物,以维持细胞渗透性平衡从而抵抗重金属胁迫。  相似文献   
33.
新型高效氧化偶合絮凝剂COF-I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硫酸铝为主要原料,经过化学改性后,制得兼具氧化和絮凝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水处理药剂COF-I,并设计正交实验找出了药剂最佳组合配方,且对微污染水源水、城市污水及印染废水进行了强化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复合比1:1、添加剂含量12.5%、稳定剂含量0.3%、氧化成分含量10%,在最佳配方和最佳工艺条件下,复合药剂COF-I对微污染水源水、城市污水及印染废水均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4.
以太平洋附近3.2 km2的区域为调查对象。首先,通过区域内的19口地质调查井,确认了含水层由透水性不同的多层土质构成,含水层以下的不透水层总体上从海岸开始呈逐渐隆起的山丘状。其次,通过测量距海岸不同距离的10口井水铅直方向电导率,确认了咸淡水混合区域特征点和地下水面伴随着潮汐的波动而变化的规律。即,在同一位置不同季节,其变化的特征不同;同一季节不同位置的调查井,因所处位置的地质构造及与海岸、感潮河流距离的不同,其变化特征也不同,这与迄今为止的众多研究结果不同。此外,通过分布于区域内的36个电法探测点的探查和井水铅直方向电导率的调查认为,海水入侵虽然受到感潮河流的一定影响,但从整个调查区域来看海水仍以"楔状"向着内陆入侵。同时,针对调查区域的不透水层的特征建立的数理模型对以上的部分调查结果给出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35.
近年以来,我国多地频遭严重的雾霾天气,建筑施工扬尘是造成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征收扬尘排污费是控制扬尘污染的重要手段。首先依照我国征收施工扬尘排污费的法律为基础,对我国各地现行的施工扬尘排污费征收政策进行分类,并详细讨论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江苏排污费征收模式和佛山排污费征收模式;最后,依据调查的实际工程数据,从排污费征收原理及征收标准的角度,对比分析江苏模式和佛山模式的优缺点,找出更能促使建筑商采取全面扬尘控制措施的排污费征收制度,推行该制度能够更好的抑制扬尘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36.
为减少生活垃圾填埋场内污泥坑的存在给填埋场后期竖向扩容工程带来的难度,以辽宁省某含污泥坑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对其竖向扩容工程进行了工艺设计和验证分析.根据工程目标和相关规范,合理确定了扩容后填埋场整体平面布置和填埋堆高等参数,选用原位固化技术对污泥进行了加固处理,并确定了处理后污泥的力学参数设计值.使用Geo-Slop...  相似文献   
37.
采用二维数值仿真的手法,系统的探讨了存在于非平坦的不透水层上的海岸带含水层的天然地下水面、咸淡水界面伴随着潮汐波动而变化的规律.即伴随着潮汐的波动,天然地下水面和咸淡水界面振动的振幅及其之间的相位差的大小不但与不透水层的形状有关,而且还与天然地下水面的水力坡度、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及不透水层形状变动的幅度有关.  相似文献   
38.
西南喀斯特山地的土壤侵蚀研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南喀斯特山区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土壤特征与土壤侵蚀的环境效应,普遍面临着因土壤侵蚀导致的"石漠化"问题.已有研究认为,在气候、地质地貌、植被和人为活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以混合侵蚀方式进行.但由于对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过程的认识不同,致使研究者得出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研究结果.有关喀斯特土壤侵蚀系统研究重点应该在土壤侵蚀机制、土壤侵蚀分级强度与土壤合理流失量等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39.
偏振激光雷达在沙尘暴观测中的数据解析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阐述了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NIES)研制的双波长偏振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工作参数,探讨了激光雷达方程在沙尘暴监测中的应用条件,并对激光雷达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直观图视化处理.分别用光学强度、后向散射强度、退偏振率、消光系数以及双波长信号比等对沙尘天气的污染特征进行了解析,并对垂直方向沙尘浓度的分布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退偏振率大于10%时,即可判断为沙尘天气;双波长信号比(P(1 064)/P(532))大于0.4,则表示该期间为沙尘天气;利用消光系数表示气溶胶浓度时,NIES激光雷达观测沙尘气溶胶消光系数超过0.3 km-1(ρ(TSP)约为500 μg/m3),且持续时间超过3 h的沙尘天气现象即可判断为一次沙尘事件.根据激光雷达特有物理量对沙尘气溶胶的不同判定标准,对沙尘事件的强度、持续时间、沙尘云厚度以及沙尘天气的污染特征进行了解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0.
<正>实现《巴黎协定》1.5℃目标的紧急行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价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显示,迄今为止全球针对减缓的政策和法律不断扩充,使可能因缺乏相关措施而发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控制。然而,2022年3月发布的UNFCCC全球存量综合报告(网上使用的中文是“全球盘点”)指出,即使《巴黎协定》框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