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聚苯乙烯树脂吸附水中磺基水杨酸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两种聚苯乙烯树脂对水中磺基水杨酸的吸附行为,同时探讨了氨基修饰聚苯乙烯树脂的吸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磺基水杨酸浓度范围内,Langmuir和Freundich吸附等温方程都能很好地描述吸附平衡数据.采用氨基修饰制备的NDA-900树脂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和较快的吸附速率,吸附动力学符合Lagergren二级速率方程,颗粒内扩散是NDA-900树脂吸附磺基水杨酸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可采用HSDM模型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态种群结构在无机培养基和基础培养基条件下受到无机硝酸盐冲击的情况,并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及行为特征.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直接从活性污泥样品中提取DNA,对16S rDNAV3区进行PCR扩增,结合DGGE(变性浓度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结构.测定了活性污泥中部分菌种的16S rDNAV3区片段序列,通过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库比对,初步确定了部分细菌的属.在受到高浓度硝酸根离子冲击时,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微生态种群结构在尽可能保持原有微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会及时改变菌群结构以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73.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液萃取,GC/MS方法测定分析了上海市安亭污水处理厂中化学生物絮凝处理工艺(CBF)中试进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EDCs)种类,并且考察了CBF对EDCs的去除效果。在进水中共检测出EDCs8种。CBF工艺对于检测到的EDCs均有一定的去除作用,CBF反应池的不同廊道对于EDCs的去除特征也存在差异。第一廊道对于进水中主要的EDCs均具有明显去除效果,第二廊道中部分EDCs出现解吸,第三廊道对于酚类物质也具有一定水平的去除。  相似文献   
74.
微生物絮凝剂制备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然而,微生物絮凝剂的高制备成本限制了其推广应用。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微生物絮凝剂工业化制备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分析微生物絮凝剂制备成本偏高原因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微生物絮凝剂制备的最新进展,包括利用复合菌群产微生物絮凝剂、利用廉价替代培养基制备微生物絮凝剂和利用剩余污泥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等;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展望了微生物絮凝剂制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5.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比较了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和化学絮凝工艺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为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COD、TP、SS去除率为70%、74%、88%,化学絮凝工艺分别高出12%、12%、3%;污泥产量为4kg/d,相对化学絮凝工艺而言要少10%~15%。从而得出,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比化学絮凝工艺更适合处理城市污水。  相似文献   
76.
水杨酸生产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新型超高交联吸附树脂NDA-800吸附法处理水杨酸生产废水,试验结果表明,NDA-800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水杨酸生产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当进水CODCr值约20000mg/L,苯酚和水杨酸含量分别为6000mg/L和1300mg/L左右时,经过NDA-800树脂一级吸附处理,出水的CODCr、苯酚等污染指标均可达到排放标准,同时实现了水杨酸生产废水中苯酚和水杨酸等化工资源的生产回用。  相似文献   
77.
水杨酸生产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超高交联吸附树脂NDA 80 0吸附法处理水杨酸生产废水 ,试验结果表明 ,NDA 80 0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水杨酸生产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当进水CODCr值约 2 0 0 0 0mg/L ,苯酚和水杨酸含量分别为 6 0 0 0mg/L和 130 0mg/L左右时 ,经过NDA 80 0树脂一级吸附处理 ,出水的CODCr、苯酚等污染指标均可达到排放标准 ,同时实现了水杨酸生产废水中苯酚和水杨酸等化工资源的生产回用  相似文献   
78.
悬浮填料移动床处理苏州河支流河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悬浮填料移动床工艺处理苏州河支流河水,试验结果表明,填料填充率为50%,水力停留时间为1h,进水CODCr44-232mg/L,BOD519-10mg/L时,出水CODCr34.1mg/L,BOD59.1mg/L,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进水氨氮≤3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5h,亦能取得较好的氨氮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79.
在建立的一种MBfR(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中系统考察pH对氢基质自养微生物还原降解p-CNB(对氯硝基苯)的影响,并重点分析pH影响下p-CNB、p-CAN(对氯苯胺)、NO-3-N(硝酸盐)和SO2-4(硫酸盐)的去除效率、通量及当量电子转移通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pH在5.7~8.7之间变化时对硝基还原、还原脱氯、反硝化和硫酸盐还原过程影响显著.氢基质自养微生物生长较适宜的pH范围为6.7~8.2,其中硝基还原、还原脱氯、反硝化和硫酸盐还原的最佳pH分别是7.7、8.2、7.2和7.2.当量电子转移通量分析表明,反硝化和硫酸盐还原对pH变化的敏感性均强于p-CNB还原.为了维持较高水平的p-CNB、NO-3-N和SO2-4同步去除效率,可将pH调控在7.2~8.2之间.适当地调节pH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以及控制中空纤维膜表面矿物质沉淀引起的膜污染.  相似文献   
80.
将中空纤维膜微孔曝气和生物膜工艺结合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工艺——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MBfR),其中,中空纤维膜为自养微生物的生长载体,还可作为扩散装置使氢气均匀扩散至生物膜中.同时,对氢基质自养微生物还原降解水中对氯硝基苯(p-CNB)的可行性、还原机理和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共存的硝酸盐(NO3--N)和硫酸盐(SO24-)对p-CNB还原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MBfR生物膜中氢自养微生物能有效利用氢气为电子供体生物转化p-CNB,其中,p-CNB经硝基还原生成对氯苯胺(p-CAN),p-CAN再通过还原脱氯生成低毒的终产物苯胺(AN).经过长期运行,MBfR对进水500μg·L-1和2000μg·L-1的p-CNB具有稳定高效的生物降解性能,p-CNB去除率和去除通量最高达到96.9%和0.056g·m-·2d-1.通过投加NO3--N和SO42-发现,p-CNB还原速率随NO3--N和SO42-浓度升高而降低,表明p-CNB还原受到NO3--N和SO24-的抑制.NO3--N和SO24-对p-CNB还原产生的抑制主要与对电子供体(氢气)的强烈竞争和还原产物对脱氯微生物的毒性有关.电子通量分析进一步表明,反硝化或SO24-还原消耗更多的电子,当氢气利用率受限制时将对p-CNB还原产生强烈的电子供体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