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8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4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8篇 |
废物处理 | 9篇 |
环保管理 | 35篇 |
综合类 | 314篇 |
基础理论 | 28篇 |
污染及防治 | 40篇 |
评价与监测 | 21篇 |
社会与环境 | 15篇 |
灾害及防治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51.
252.
采用酸碱预处理乌梁素海典型沉水植物龙须眼子菜和挺水植物芦苇,通过厌氧发酵动力学分析、还原糖变化及微观结构解析,研究酸碱预处理对水生植物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碱预处理后水生植物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两阶段累积产气量、氢气及甲烷含量均显著提高,酸处理效果优于碱处理。采用0.5mol/LHCl预处理龙须眼子菜效果最佳,最大氢气、甲烷含量分别达42.65%和52.82%,产氢气速率为4.118mL/h,产甲烷速率最高达14.199mL/h。芦苇经1mol/LHCl预处理效果最佳,最高氢气、甲烷含量分别为32.22%和65.26%。扫描电镜微观结构分析表明,酸碱预处理可显著破坏芦苇、龙须眼子菜的纤维素结构,有效增加植物与微生物接触面积,有利于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工艺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53.
2003—2013年,中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十连增”,2015年更是达到了“十二连增”。文章采用2003—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等为基础数据,以分县为研究单元,定量分析了2003—2013年间中国分县粮食增产的特征、格局与贡献因素,结果表明:1)2003—2013年间我国超过75%的县域单元粮食均出现增产,但主要增产仍集中在东北和黄淮海平原地区的产粮大县;2)粮食增产增幅的两极分化较为明显,处于“滞后增产”和“超速增产”的县域单元占比均较高,其中“超速增产”的县域单元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黄土高原以及新疆等地;3)对于大部分县域单元而言,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对其粮食增产均有正向贡献作用,其中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西部、河西走廊、新疆、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等地播种面积贡献较大,而单产水平贡献较大的地区为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东南部等地。 相似文献
254.
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耦合水污染负荷及"浓度-损失"模型,建立2006~2015年江门市海岸带水污染系统模型,并仿真预测4种发展情景:现状趋势发展型(S1)、人口经济发展型(S2)、产业优化及治污减排型(S3)、综合协调型(S4)下,2016~2020年的海岸带水污染负荷及污染经济损失。结果显示:1)4种发展情景下,江门市海岸带COD、氨氮、总磷均主要来自农业污染,其次为生活污染; 2)S4情景为最优方案,海岸带污染负荷得到控制和削减,海洋污染经济损失最低,2020年江门市海岸带污染总负荷和污染经济损失比现状发展情景分别减少7.9%、17.7%。可见,在合理的人口经济发展下,通过对产业结构优化、加大污染治理和环保投入等可有效降低海岸带污染负荷及污染损失。本研究可为江门市海岸带水污染合理控制与管理提供定量化参考,为江门市等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55.
采用高温ASBR处理水热改性污泥.结果表明,高温ASBR处理水热改性污泥的有机负荷(COD)由7.762kg/(m3·d)提升到13.106kg/(m3·d)后,会导致反应器内VFA的积累,pH和产气量的下降,反应器出现酸化现象.这种酸化现象属可恢复性酸化.系统恢复后,ASBR的有机负荷(COD)能达到10kg/(m3·d).高温ASBR在有机负荷(COD)为2.523、4.196、7.762、10.091kg/(m3·d)时的产气率(CH4/COD投入)分别为250、247、219、187mL.高温ASBR的有机负荷OLR与产甲烷速率MPR和COD产气率之间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随着OLR的增加,产甲烷速率增大,COD产气率减少. 相似文献
256.
借鉴陆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路,结合海岛的特征,从生存支持、环境支持、社会支持、发展支持、智力支持五个层面选取指标,构建海岛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并以长海县作为样本,进行海岛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长海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在不断增强;在长海县可持续发展支持系统中,可持续发展实现程度最高的是社会支持系统,实现程度最低的是智力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发展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长海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造成目前长海县可持续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57.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即"双评价")被视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科学基础和约束条件。通过分析和总结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开展的"双评价"工作,发现"双评价"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仍然存在对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科学机理认识不足、评价技术方法不完善、应用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未来需要面向生态文明理念下国土空间规划的现实需求,完善"双评价"的科学逻辑、技术逻辑和应用逻辑,提升"双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应认识到国土空间规划本质上是个抗解问题,"双评价"只能发挥有限理性作用,应重视通过沟通交流、公众参与等方式应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具体问题,避免陷入技术决定论的误区。 相似文献
258.
设立保护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举措。“半个地球”愿景提出将50%的面积纳入保护地,并有效保护85%的物种,是全球生态保护的目标。IUCN保护地分类系统是国际通用的标准,一系列优先保护模块研究则对保护地的识别进行着探索。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模块的保护目标、识别标准等进行分析,为保护地科学识别提供合理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物种、栖息地与人类活动是各模块的主要考虑要素,识别标准包括物种丰富度、生境转变率、人类活动强度等;(2)各模块对生境转变率的考虑有“亡羊补牢”和“未雨绸缪”两种思路,对人类活动强度的考虑有直接和间接之分;(3)各模块分布面积占比在5.77%~25.32%之间,总范围占全球陆表的55.59%,超过了“半个地球”愿景的目标比例。 相似文献
259.
260.
鄱阳湖区粮食供给功能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种植制度复杂、地块破碎及多阴雨天气的南方地区,应用卫星遥感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数据提取复种指数受到中低空间分辨率的限制。使用较高空间分辨率影像是提取该区域复种信息有效的数据源。论文以鄱阳湖区为研究区,通过遥感解译提取水田空间信息;在界定单/双季稻生长期物候历的前提下,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期内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明显差异,选择合理时间窗口的TM影像获取水田NDVI数据,采用非监督分类法提取单/双季稻的空间分布信息;结合湖区乡镇不同熟制水稻单产数据估算出基于栅格的水稻产量。研究表明,4月下旬到6月下旬是判别双季早稻与单季稻空间分布的合理时间窗口;7月上旬到8月上旬及9月中旬到10上旬是判别单季稻与双季晚稻空间分布的合理时间窗口。2005年,单季稻播种面积为3 081.58 km2,晚稻/早稻播种面积为3 602.97 km2,水稻复种指数为153.9%。单季稻普遍分布在市县建成区周边,双季稻主要分布在河口三角洲等地。全年水稻总产量约1 650×104 t,单季稻占30.5%,双季稻占69.5%。赣江下游地区两种熟制水稻产量均较高,而湖汊及湖区外围丘陵地区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