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秦皇岛市城区园林绿化系统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秦皇岛市城区园林绿化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要以人为本,要节约资源,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并针对当前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2.
<正>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经济学系自2004年建系,先后成功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建筑经济管理、工程造价、物流管理等专业,目前在校生近800人。经济学系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讲师、助教等不同职称层次和在读博士、硕士等不同学位层次搭配合理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以上。自2004年以来,经济学系教师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和教研课题14项  相似文献   
33.
《生态文明的中国觉醒》首先说明当今中国出现了环境严重污染的“生态墙”;进而阐述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及建设生态文明的艰巨任务;然后论述我国正处环境问题的激化期,应借鉴世界各大工业国的经验教训,指明经济与生态双赢的方向;最后阐述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这篇重要文章提出了以下启示:中国发展打“消耗战”的路已经行不通,必须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保持适当速度;提倡“合理消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4.
生态保护学经历了自然保护和生态保护两个阶段。生态保护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对生态有意识的保护,属于环境科学和应用生态学,包括自然保护、农村生态保护、城市生态保护。科学基础包括生态学、农村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等,但专门的学科基础是恢复生态学。学科体系中生态监测与调查是基础,生态系统健康及生态评价是关键,生态工程与生态恢复是重点。  相似文献   
35.
《生态保护》教材建设经历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其内容逐步丰富而完善,教材的特征有综合性、整体性、实用性三个方面,教材的重点由自然资源的保护转变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其指导既包括生态科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还包括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战略、方针、法规、政策等.  相似文献   
36.
中国自然生态优越但脆弱。农业历史悠久,但盲目扩大农耕造成生态破坏,威胁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由于中国古代农牧业分区发展,农耕灌溉施肥,精耕细作,保护了土地资源。农业中心由黄河流域逐步迁移到长江流域,维持了可持续发展,但经验教训十分深刻。  相似文献   
37.
中荷水处理示范研究培训中心是中荷合作的产物,今后将对中国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人员、高校师生等进行培训,为建设和管理污水处理厂提供技术咨询,开展污水处理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并开展对内对外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38.
作者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归纳,并对编制生态规划所必须进行的生态调查和生态区划进行了概述,提出了编制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若干问题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9.
秦皇岛市从1998年5月29日至1999年2月25日空气污染指数平均为84.92,首要污染物是总悬浮微粒(TSP),空气质量Ⅱ级,属良好范围,在北方城市中仅次于大连和烟台。影响秦皇岛市空气质量的不利因素有煤炭运输规模大、建筑工地及城市卫生管理不严、绿地分布不合理、集中供热规模偏小等。为此,应继续治理煤尘,实行热电连产,改进绿化,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40.
孔繁德 《环境保护》2006,(16):72-75
编者按:中国古代文明持续发展,世界罕见.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时间人口、生态、经济技术比较协调;农耕灌溉施肥,保护土地与生态;文明中心迁移.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环境状况日益下降,本文总结了古代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同时表明当今社会更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