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97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172.
帕默尔干旱指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干旱灾害是世界各国,尤其是我国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不同领域、不同应用中所定义的干旱指标各不相同.气象干旱是其他各类干旱的基础,而帕默尔(Palmer)干旱指标是气象干旱的主流指标,有着广泛的影响,该指标能反映干旱的成因、程度及开始、结束和持续时间,具有物理意义明确、涉及资料容易获得和参数计算简便等特点.根据国内外大量文献,对帕默尔干旱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对其应用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未来帕默尔旱度模式的进一步修正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3.
通过对鄱阳湖区7县市17个村子的农业生产活动和耕地流转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来源和谋生能力决定着该区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目前外出打工的农民中年轻人最多,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年长者;家庭收入的无保障和外出打工的不稳定性,使得大部分农民仍把土地作为重要的生活保障手段;劳动力依然处在低水平状态,而且支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后续劳动力严重不足,农村社会即将面临老龄化问题,农业生产系统的脆弱性日趋严重。为使当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在研究区域内实施有效的、具有造血功能的生态补偿机制以增加农户收入,改善恶化的人-地关系,同时还需要采用耕地流转土地管理机制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4.
商陆对镉锌铜胁迫的生理响应与金属积累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培方法研究了商陆(Phytolacca acinosa)在不同浓度镉、锌和铜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生物量和组织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组织重金属含量在镉、锌、铜为最高浓度处理时达到最高值。根重金属含量高于茎和叶。叶片中重金属含量的最大值分别为镉100.6mg/kg、锌2753mg/kg、铜36.9mg/kg。商陆对锌的蓄积能力接近于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是一种在锰锌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5.
应用结晶紫染色法细胞毒性试验和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CBMNT)评价饮水消毒副产物(DBPs)的HepG2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探讨该2种试验方法纳入饮水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可行性.根据遗传毒性和致癌性选用了5种DBPs,分别对HepG2细胞进行染毒,结果表明,5种DBPs的细胞毒性大小排序为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酮(MX)>二氯乙腈>二溴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其细胞毒性潜力(%C?值)分别为89.74,283.81,1217.02,5066.81,9335.38μmol/L,该5种DBPs在一定浓度下均可致HepG2细胞微核率显著增加,表现出明显的遗传毒性,其遗传损伤能力排序与细胞毒性大小相同.可考虑将这两种实验方法纳入到饮水安全性评价体系中.  相似文献   
176.
采用1m3的小型环境模拟舱,测试了不同温度和装载度条件下胶合板、密度板、细木工板和复合地板中甲醛释放规律.研究发现:甲醛浓度在初始阶段(0~3h)均迅速增大,随后速度慢慢减小,最后浓度趋于恒定值;温度升高会促进板材内甲醛释放,温度每升高5 ℃,甲醛释放量会增加10%~30%;而装载度增大则会减少单位体积板材内甲醛的释放量.利用不同装载度条件下板材在密闭环境舱散发过程和平衡状态浓度,求解了影响板材释放特性的关键释放参数:可散发初始浓度Cm,0、扩散系数Dm和分配系数K;模拟计算的浓度结果与实验测试数据吻合良好,为研究板材甲醛释放规律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7.
在机动车加油过程中,由于蒸发排放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不仅是大气中VOCs的重要源头之一,而且会造成巨大的能源损失;因此,车载加油油气回收技术(ORVR)逐渐受到重视。获得关键部位的压力变化对设计ORVR系统至关重要,但国内外针对机动车加油过程流动机理的研究工作较少。针对ORVR机动车加油过程,建立了一种包括加油管、燃油箱和翻车阀等的集总参数模型,通过MATLAB编程对建立的微分控制方程进行了隐式求解,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集总参数模型的可靠性;研究了燃油系统的几何结构、加油枪加油速率、燃油挥发性、燃油箱中的空气/燃油蒸汽比例等参数对压力变化的影响程度,成功预测了在加油过程中加油管和燃油箱内气相空间的压力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加油过程中,加油速度和汽油的RVP值对气相压力的影响最大;翻车阀直径对气相压力的影响次之;加油管直径和空隙比对气相压力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8.
采用激光粒度仪实验测定了小型套管式空气曝气填料层磷回收装置中不同条件下生成的鸟粪石晶体的体积平均粒径,考察了其变化规律,并结合Stokes公式计算了晶体的沉降速率,同时考虑鸟粪石晶体形状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修正。实验结果表明,鸟粪石的粒径在10~200 μm之间,主要集中于20~100 μm;在磷回收装置中添加填料并通入空气有利于增大鸟粪石晶体的粒径和沉降速度,无填料无空气时和有填料有空气时的平均粒径分别在30~55 μm和40~65 μm之间。随着pH值的增大,鸟粪石晶体的粒径和沉降速度逐渐增大,但当pH大于9.0后,鸟粪石晶体的粒径和沉降速度又逐渐减小;氮磷比值从1:1增大到2:1,鸟粪石晶体的粒径和沉降速度小幅度增加,氮磷比进一步增大,鸟粪石晶体的粒径和沉降速度基本不变;镁磷摩尔比在1:1~1.2:1的范围内时,鸟粪石晶体的平均粒径和沉降速度随镁磷比的增大而增大;镁磷摩尔比大于1.2:1后,鸟粪石晶体的平均粒径和沉降速度随镁磷比的增大逐渐减小;初始磷浓度越高,鸟粪石晶体的平均粒径和沉降速度越大。  相似文献   
179.
工艺条件对磷回收过程中鸟粪石沉淀颗粒粒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鸟粪石沉淀法回收废水中磷的过程中,鸟粪石颗粒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其沉淀的速率,进而影响鸟粪石的沉淀效果和磷的回收率。本文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鸟粪石的平均粒径,详细考察在小型连续搅拌反应-沉淀磷回收装置中不同的工艺条件下鸟粪石颗粒粒径的变化规律,并结合Stokes公式计算鸟粪石颗粒在废水出口处的沉降速率,为沉淀池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鸟粪石的平均粒径在12~25μm之间,沉降速率在5.46×10-5~2.37×10-4m/s之间。随着反应室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鸟粪石颗粒的粒径逐渐增大,当停留时间超过18 min时,颗粒的粒径基本不变;随着沉淀室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鸟粪石颗粒的平均粒径缓慢增大,当停留时间超过70 min后颗粒粒径的变化不大;鸟粪石颗粒的平均粒径在一定程度上受废水中磷初始浓度变化的影响,在磷初始浓度为62~128 mg/L时颗粒的粒径变化不大,当磷浓度为496 mg/L时粒径有较大增加,此时鸟粪石颗粒的沉降速率也大幅度增加;鸟粪石颗粒的平均粒径受pH值的影响不大;随氮磷摩尔比的增大,鸟粪石颗粒的平均粒径略有增加;随镁磷摩尔比的增大,鸟粪石颗粒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沉降速率则有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80.
为给化工污染地下水进行污染评价和自然修复提供理论支持,揭示不同芳香烃污染地下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污染物的响应关系,该文选取江苏省常州市某典型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采集6样点4季节共24组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样,采用水化学分析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其理化因子与细菌群落结构进行测定分析。地下水理化结果表明,地下水中的氯苯、二氯苯、甲苯与二甲苯浓度严重超过国家标准,该地块地下水受到较为严重污染。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地下水的细菌群落以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块环境因子对地下水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程度为:甲苯>NH3-N>邻二氯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对二氯苯>NO3->总有机碳>氯苯>间二氯苯>pH>SO42-。甲苯与二甲苯对研究区域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明显大于氯苯与二氯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