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148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173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零权力,无限责任。”——这是人们对乡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种描述。是的,最基层的工作,往往是最基础的工作,而且是常被人忽略的最重要的工作。一个没有处罚权的乡镇安全生产科,其工作能发挥多大的效能?他们以什么样的方式运行?他们有什么样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82.
走进吴宗之教授的办公室,我们看到的是堆积如山的书籍与资料,每一位走进这间办公室的人,都不能不立即被其中浓浓的书卷气所浸染。而此次访谈的话题——安全社区创建,正是这个不同的但又相似的社区中。  相似文献   
83.
编者按:历史证明,对外来事物不加批判的"拿来主义",效果适得其反.但理性、客观的认识与借鉴--这样一种具有社会进步性的需要,如果被忽视和遗忘,同样可能使一个民族自弃于人类思想与智慧宝库.事实表明,安全生产领域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应该被作为安全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来加以认识和定位.  相似文献   
84.
兰州市绿地系统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以兰州市为例,分析了大气环境和环境噪声的现状。依现有的城市绿地面积,主要从四个方面估算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功能:(1)绿地在城市碳氧平衡中的作用。(2)从绿地吸收NOx和脱硫两方面估算经济效益。(3)绿地的减噪作用。(4)绿地的杀菌作用,由实验得出: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合绿地对细菌的滤除率可达70%以上,草坪对细菌的滤除率也达20%以上。并根据兰州市特殊的情况,提出了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今后兰州市的绿化工作重点应放在南北两山。  相似文献   
85.
86.
土壤中不同老化时间的DDT对小麦根系的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丽青  巨天珍  陶澍 《生态环境》2002,11(4):335-338
研究了水、正己烷、正己烷/丙酮ASE对土壤中不同老化时间的DDT的逐级提取量的差别及其与小麦根吸收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氯的水提量随老化时间增加而下降,正己烷提取量随老化时间增加而下降,正己烷/丙酮提取量随老化时间增加而上升。植物根吸收随老化时间增加而下降。根吸收与水提量没有确定关系,与正己烷提取量具正相关关系,与正己烷/丙酮提取量有负相关关系。正己烷提取量可被作为土壤有机氯DDT的有效态部分。  相似文献   
87.
中国北方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98,自引:0,他引:98  
运用统计资料和调查研究资料,揭示中国氮肥用量在地区之间和作物之间分配的不平衡现象,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和城郊地区氮肥施用量远高于西北部地区,经济作物远高于粮食作物,氮肥短缺和过量施用并存。中国北方某些地区土壤剖面硝态氯的大量累积对水体环境构成了某种程度的威胁。由于大田作物获得较高产量的“平均适宜施氮量(N150—180kg/hm^2)”与氮素环境安全指标尚有一定距离,中国完全可以实现水体环境安全和农业高产优质的双重目标。氮肥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不合理大量施用氮肥造成的。因此,中国应制定施肥技术标准和法规,鼓励农民降低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88.
89.
关于氮肥利用率的思考   总被引:91,自引:1,他引:91  
巨晓棠  张福锁 《生态环境》2003,12(2):192-197
应用作者近10年在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中氮肥转化与去向的研究资料,对施氮量、产量、氮肥利用、残留、损失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简单的氮肥利用率很难反映不同农业生产水平条件下的氮肥利用状况;要准确反映氮肥利用状况,应综合考虑产量水平、氮肥利用、残留及损失的情况。论证了我国氮肥利用率具有很大的变幅,平常所说的30%-35%只是一个整体概念,不能以此来说明我国氮肥损失量大,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必须研究解决既能获得尽可能高的产量,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环境压力的氮肥施用技术及其理论基础,而不应该一味追求多么高的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90.
中国几个农业区的氮肥、土壤氮积累以及政策推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氮肥的过量施用和作物对氮素回收率的降低造成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加重.不同的区域和农作物中氮肥的施用量变化很大,这取决于经济发展程度.比如,在东部地区和对经济作物的氮肥使用量要高于西部地区和谷类作物.甚至,在富裕地区,氮肥的施用量要远远高于中国科学院推荐的施肥量.要成功解决环境保护和作物高产,中国必须形成相应的农业政策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减少氮肥施用量,并且对于小尺度的农田系统和正在扩大的经济作物种植给出常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