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205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16篇
综合类   346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由挪威政府援助的“黑龙江省松花江水系水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在中挪双方四年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成果。日前在黑龙江省环保局的组织下,经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与挪威水科学研究院合作,在当地环保部门配合下,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市完成仪器安装工作,进行了调试,初步获得自动监测数据。该系统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降解含油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来源的活性污泥和培养的菌液降解耗氧速率,基于微生物耗氧速率评估对十二烷,苯,正庚烷及环已烷的生物降解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监测耗氧速率是评估生物降解含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微藻对水网藻在水体修复中的胁迫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单独与混合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在适宜营养水平下,水网藻对氮、磷有较强的富集吸收能力;而来自微藻生长竞争的压力会促使水网藻对营养物的生态幅变窄,满足其最佳生长所需要的PO43-P从0.085mg/L降低为0.024mg/L;并且其富集磷的能力也大为降低。在利用水网藻进行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或净化水质时,这种生物之间的抑制现象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半导体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工艺调查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半导体行业废气排放中VOCs的种类和排放水平.结果表明,共检测出26种有机物,其中以异丙醇排放量最大.采用排放系数法估算了该行业VOCs2004年的排放量和2010年的预期排放量,并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排放标准控制以及清洁生产等控制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SBR法的发展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BR法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的周期循环间歇曝气式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其运行控制自动化,具有脱氮除磷等作用,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本文就此技术的概况、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在我国得到较全面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水环境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既是环境大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又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本文将在对当前水环境与生态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就今后一段时间内该领域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有机污染物在底质中的含量及其在底质/水间的分配情况,对苏州河底质可能对河水产生的影响作出初步估价和预测。研究表明,对于上海市苏州河市区段,底质中的氯苯、多氯联苯、六六六、滴滴涕、多氯酚不大可能对河水产生二次污染;在西藏路桥附近河段,底质中多环芳烃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在天原化工厂——北新泾河段,底质中多环芳烃和一氯酚可能会对河水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9.
由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科学顾问委员会(SAB)聘请的一个由局外科学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在2000年11月初支持EPA关于二的评价报告,称该长篇报告"总体上讲是一份非常好的报告和对二问题的综合描述."但专家小组组长纽约大学的环境科学家Morton Lippman敦促EPA"澄清"一些结论,特别是关于癌症危险的结论.专家小组的支持让EPA松了一口气,因为1994年的评价报告初稿受到类似专家小组的尖锐批评,认为其忽视了科学不确定性.2000年的再度评价仍然认为二会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发育迟缓、免疫力影响、子宫内膜移位和致癌.17名来自学术界、工业界和咨询公司的科学家还对部分内容提出批评,例如有些成员提及EPA假设二的影响是线性的并且没有阈值;辛辛那提大学教授Roy Alberts则称该报告关于致癌的陈述"太片面".关键问题是应采取何种步骤减少食品供应中的二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一个委员会将考虑这一问题. 江年摘自《Science》, November 10,1071(2000)  相似文献   
20.
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物质污染防治法》的起草 ,进行该项目的研究。该研究的目标是调查研究联合国环境规划以及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禁止或严格限制的化学物质名单、选择基准以及国内需要重点环境管理化学物质的名单 ;研究建立我国重点环境管理化学物质危害评价指标和选定基准 ;推荐提出国家需重点环境管理化学物质名单 (方案 )及其风险控制方式建议。在充分调研国内外重点化学物质管理和筛选方法并收集了翔实化学品基础数据的基础上 ,参照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化学品危害程度分级基准 ,采用对候选化学物质的健康和环境危害评定评分排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