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安全科学   127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152篇
综合类   693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79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电解催化还原-氯氧化无害化去除水中硝酸盐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Pd-Me双金属催化还原的机理分析,提出了以NH4+-N为目标产物,Fe催化还原NO3--N的理论设想. 结合折点氯化技术,以Ti/Fe为阴极,以Ti/Ir-Ru为阳极,以NaCl为支持电解质组建无隔膜电解体系,开展了水中NO3--N去除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利用电解催化还原-氯氧化法可将模拟水样中NO3--N转化为N2去除,其反应历程为阴极催化还原NO3--N生成NH4+-N,阳极电解氯氧化NH4+-N生成N2. 在ρ(Cl-)为500 mg/L,电流密度为12 mA/cm2,极板距离为9 mm,搅拌强度为450 r/min的试验条件下电解150 min,初始ρ(NO3--N)为50 mg/L的模拟水样出水ρ(TN)和ρ(NO3--N)可分别降至2.9和2.8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4.1%和94.3%,NH4+-N和NO2--N均未检出. 分析认为,阴极对NO3--N的催化还原机理为:Fe化学吸附氮氧化合物离子中的O形成固定的N—O键,电解产生的活性还原物质攻击N—O形成N—H新键.   相似文献   
932.
硝酸根(NO3-)、硫酸根(SO42-)和铵根离子(NH4+)是PM2.5中重要组分,研究三者的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至关重要.于郑州市2020年夏季利用一系列在线PM2.5化学组分仪器开展连续观测.结果表明,郑州市2020年夏季ρ(PM2.5)平均值为(28±13)μg·m-3,呈现夜间高白天低的日变化特征.ρ(NO3-)、ρ(SO42-)和ρ(NH4+)的平均值分别为(7.8±6.7)、(7.2±3.7)和(5.5±3.1)μg·m-3,在PM2.5中的占比分别达到22%、 21%和16%.分析不同情景下组分变化规律发现,随着PM2.5浓度的上升,NO3-  相似文献   
933.
为构建河南省淮河流域内伏牛山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演替序列,选取了登封市、鲁山县、确山县和泌阳市4个典型地点,利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调查了不同演替系列的主要群落类型,采用排序并结合演替度、分层频度等分析方法构建了该区域的演替序列。结果表明:河南省淮河流域伏牛山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植被群落可分为5种类型,即生态林封禁抚育群落、灌草坡封禁保护群落、梯田耕作经济林群落、梯田经济林弃耕群落、禁牧禁樵生态林群落;群落稳定性大小依次为栎类林、经济林与人工针叶林;植被演替可构建为自然恢复、人工种植后的自然恢复、人工经济林、进展与逆行等4个演替序列;其基本序列可识别为草丛、灌丛、人工林、经济林弃耕恢复林、栎类幼龄林、栎类中龄林等,演替度平均值分别为1.06、5.33、6.19、11.09、12.86、12.26;阔叶树种通常具有较大的分层频度,表明其良好的进展性与稳定性,以其为主要种类所构成的群落类型基本上均处于演替序列中的后期阶段;因此,可以将阔叶林以及特殊条件下的人工林设定为该区域生态恢复的目标植被类型。将几种演替分析方法综合运用,可以较全面地从区域微观尺度上揭示植被的演替过程,能较好地阐明植被演替过程;研究结果可以为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动态与水文生态功能动态相关性、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生态恢复目标的制定与过程设计、以及流域生态保护策略制定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4.
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磷矿废石磷素释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内所堆存的磷矿开采废石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去离子水和人工配制的酸雨(pH=4.5)作为淋溶液,采用动态柱淋溶的试验方法,对比分析了磷矿废石在中性和酸性淋溶条件下的磷素释放特性.结果表明,在中性淋溶条件下,磷矿废石淋出液将长期处于弱碱性状态(pH=7.0~9.0),而在酸性淋溶条件下,淋出液pH值将在液固比(L/S)达到0.5mL/g后由弱碱性(pH=8.0~9.0)转变为弱酸性(pH=6.0~7.0);磷矿废石淋出液中的总磷(TP)浓度主要受淋溶环境pH值的影响,呈现出随液相pH减小而增大的趋势,而淋溶时间的增加不会对淋出液中的TP浓度形成稀释效应;当淋溶环境的pH值相对稳定时,磷矿废石将以稳定的溶解速率向液相中释放磷素;而当淋溶环境的pH值由弱碱性向酸性转变时将形成磷素加速释放期;无论是在自然淋溶条件还是在酸性淋溶条件下,磷矿废石淋出液中的TP浓度均超出超过GB 8978-1996中所规定的III类水域TP的排放限值(0.5mg/L),应将其视为II类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相应的处置,以降低其对香溪河库湾的磷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935.
为了初步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2-ethylhexy)phthalate,DEHP)对植物幼苗的氧化损伤作用,采用不同浓度(0.2、2、20、200mg·kg-1(细沙))DEHP对蚕豆的根部染毒,分析了DEHP对蚕豆幼苗茎、叶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7d后,随DEHP浓度的升高,蚕豆幼苗茎、叶P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较高浓度组(茎:≥2mg·kg-1;叶:≥20mg·kg-1)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MDA含量均呈逐渐升高趋势,较高浓度组(≥2mg·kg-1)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以上结果表明,DEHP可造成蚕豆幼苗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936.
本文分析了城镇生活源水污染防控经济政策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健全新时期城镇生活源水污染防控经济政策的总体思路,从完善价格调节机制、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社会资本投入支持政策、创新金融支持政策、完善项目经济可行性评价和绩效后评估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健全城镇生活源水污染防控经济政策体系的措施内容。  相似文献   
937.
本文以纯棉织物作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后整理方法制作出测试样布并对其紫外线透过率进行测试和分析。首先,通过正交设计制订工艺,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938.
系统分析了吉林西部洮儿河流域的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特征,揭示了流域内影响农业可  相似文献   
939.
碳酸铅作为铅酸蓄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粉末微电极技术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bCO3转化为铅酸电池电极活性物质的途径以及几种因素对PbCO3转化的PbSO4/PB电极性能的影响。PbCO3粉末在H2SO4溶液中化学转化-电化学活化后,正、负极的伏这行为与文献报道的类似。结果表明,较高扫速活化的PbSO4/Pb电极性能稳定且活性较高;转化PbCO3的H2SO4浓度0.5 ̄1.0mol·L^-1优于2.5 ̄5.0mol·L^-1,30℃附  相似文献   
940.
通过好氧降解实验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1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降解颗粒有机质的影响,着重探讨了其作用方式,并与TritonX-100和SDS等2种化学表面活性剂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浓度高于临界胶束浓度的鼠李糖脂在基质表面的等温吸附呈线性规律.鼠李糖脂在基质和微生物表面的吸附使菌体在基质表面的吸附性能减弱.鼠李糖脂和2种化学表面活性剂的物化作用使基质水分得以较长时间地保持,并加强了有机质在基质液相中的分散.在鼠李糖脂的作用下,有机质的降解从颗粒表面转移到液相,降解方式发生了改变.通过以上作用,鼠李糖脂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质的降解.SDS和TritonX-100对有机质颗粒的降解也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