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非平稳型区域土壤汞含量的各种估值方法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准确地描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对于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十分重要的.以分布类型为对数正态分布,同时具有一阶和二阶趋势效应的土壤重金属Hg为例,分别应用普通克立格法(OK),简单克立格法(SK),对数正态克立格法(LNK),泛克立格法(UK),析取克立格法(DK)和距离反比权重法(IDW)等6种内插方法对其进行了估值,综合比较了各种内插方法的预测误差、统计特征值及插值结果分布图.结果表明一阶趋势的OK方法比0阶和二阶趋势的OK方法插值结果要好.一阶趋势的OK方法中半方差函数模型选用高斯型的比选用球状和指数型的插值效果相对要好.由于"压缩"作用,原始数据经过对数转换后的插值效果要比没有经过转换的插值方法要差.带趋势项的插值方法要比不带趋势项的插值方法要好,其中一阶趋势的UK方法插值效果最好,而IDW方法最差.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曲周县盐渍土区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华北盐渍土区河北省曲周县79个土壤样点1980年和1999年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与1980年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4l%,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02%和35l%,而土壤速效钾含量则下降了38%;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的原因是秸秆还田量增加,土壤中全氮、速效磷含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土壤中氮肥、磷肥投入量增加,而土壤速效钾下降的原因则是钾肥的施入量不足。对不同质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分析表明,质地可控制养分的空间分配,但人为干预促进了土壤养分含量向均一化方向发展。对不同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表层含盐量进行相关分析表明,表层为轻壤时,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表层含盐量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围绕耕地、林地与建设用地的占补平衡是兼顾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及城市发展需求的土地空间置换制度。然而,“耕-建”占补平衡却造成了大量耕地上山并撂荒的现象,有悖于“藏粮于地”的耕地保护方针。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粮食产能核算模型,剖析山区农业大县万年县补充耕地撂荒特征、成因及粮食产能效应,提出联动“耕-林”占补平衡制度实现空间优化的方案。结果表明:(1)2010~2020年万年县补充耕地呈现上山和细碎化趋势,撂荒率约为14.77%。(2)当补充耕地海拔高度>130 m∩斑块面积<0.2 hm2、或所在村常住人口密度<400人/hm2∩斑块面积<0.2 hm2、或临近耕地交通距离>40 m∩斑块面积<0.2 hm2、或海拔高度>110 m∩临近耕地交通距离>70 m时,撂荒可能性较大。(3)可开垦利用为耕地的林地共3 183.39 hm2,其中有林地、其他林地、稀疏林地分别占88.25%、9.74%、2.01%。(4)通过上山...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的框架与指标选择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作为一个以土地利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的土地利用系统。它既具有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集中体现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因此,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态。本文在对土地利用系统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概念,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的本质、目的,并初步建立了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小流域农业发展状况及立体结构,详细阐述了畜牧业和经济林市场,提出小流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土地,搞好小流域综合立体开发,改良品种,实现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三种吸附材料除磷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发新型高效除磷吸附材料为目的,以活性炭、蛭石和粉煤灰为试验对象进行吸附除磷性能评价。结果显示,吸附剂的吸附容量随废水pH值变化显著,活性炭、蛭石在pH=6附近达最大值,粉煤灰在pH=11附近达最大值。当改变投加量时,活性炭和蛭石的除磷率并没有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而粉煤灰的除磷率与投加量成正比。通过对三种吸附材料除磷性能的比较发现,粉煤灰吸附容量大于蛭石和活性炭,具有优异的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扩张和城乡空间的急剧演变,农村宅基地的区位和功能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扩张带来的建设用地需求提升了宅基地的潜在价值。然而,集体土地制度对农村宅基地产权权能的限制,将使宅基地利用过程中部分土地租值被置入“公共领域”,形成“非专有收入”,进而在竞争下导致租值消散。论文基于产权管制和租值消散理论,分析宅基地功能和资源价值转变下,集体土地制度对宅基地的产权管制所造成的“公共领域”和“非专有收入”,并以北京市城中村为例解释农户降低租值消散的宅基地利用行为。在此基础上,以消除资源价值的“公共领域”为原则,提出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为城市化背景下提高宅基地资源配置效率和调控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大兴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08,自引:9,他引:99  
在面积为1039km2的北京市大兴区布设了70个取样点,测定了其表层土壤重金属Cu、Zn、Pb、Cr、Cd、Ni、As、Se、Hg和Co的含量.统计结果表明,除As和Se外,其它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其背景含量.只有个别地方Cd的含量超过了国家二级标准限值,而其余重金属含量均没有超过其二级标准.通过半方差函数分析,发现10种重金属元素在一定范围内均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得到了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图,发现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关系密切.目前大兴区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是污灌,特别是来自凉水河、新凤河和凤河的污水,应重点对这些河流周围的排污企业进行治理,严格执行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9.
根据曲周县统计资料和水利观测资料,分析了近30年来土地投入变化及其对粮食作物单产变化的贡献率,并对区域水资源平衡变化的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作为集约化农区的曲周,30年来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表现为土地的复种指数、化肥投入和灌溉率不断提高;播种作物面积单产的生产函数模拟表明,灌溉保障率的提高对作物播种面积单产的贡献率最大,达到了0.546;作物播种面积单产提高对水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导致了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使区域水资源失衡。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将对区域的资源持续利用产生不利影响。要促进集约化农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降低复种指数,减少耗水作物,特别是小麦的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20.
以农户调查为基础,采用农户分类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农户土地利用方式选择行为及其环境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受其兼业性、收入水平、文化素质和生产规模影响,不同类型的农户在地块尺度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存在差异:纯农业户、低收入农户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兼业户、高收入农户、文化水平高的农户往往选择经济效益高、耗时少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类型农户由于其土地利用方式及其肥料投入、水资源利用和秸秆处理等的不同,对土地质量和环境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