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7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217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选矿废水残留药剂降解为研究目标,本文对VUV/O_3(vacuum ultraviolet,VUV,真空紫外)降解松醇油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O_3浓度、污染物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共存阴阳离子等因素对VUV/O_3降解松醇油效果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实验条件.实验表明,在VUV光源功率15 W、O_3浓度为6 g·h~(-1)、废水初始pH 8.0的条件下,VUV/O_3对松醇油的降解效果最好,反应时间15 min,降解率就能达到99.99%;SiO■、CO■、Cl~-、SO■、Na~+、Ca~(2+)等6种共存离子对VUV/O_3去除松醇油的效果均起抑制作用,其影响作用大小顺序为:CO■Ca~(2+)SiO■SO■Cl~-(Na~+).VUV/O_3在降解松醇油的过程中,反应20 min后,溶液TOC的降解率达到平衡,为70.88%,而松醇油的降解率为99.14%;通过添加叔丁醇抑制剂对降解过程进行活性机理分析,认为·OH在VUV/O_3降解松醇油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蓝藻虽然能产生有毒的生物毒素,但是也含有较高的蛋白质。为探索蓝藻饲料化利用的可能性,本文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研究了微囊藻毒素-LR(MC-LR)对崇仁麻鸡的半数致死剂量(LD_(50))及其对肝脏的氧化损伤。实验设计了4个剂量组(对照组、5、10和20μg·kg~(-1)MC-LR),并在1、3、12、24和48 h检测了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MC-LR对崇仁麻鸡的LD_(50)值为34.67μg·kg~(-1)体重(bw),95%的置信限为33.51~35.83μg·kg~(-1)bw。在MC-LR的作用下,鸡肝出现了氧化应激现象。3个染毒组鸡肝中GSH含量呈现先下降而后上升恢复至正常水平的趋势,GST酶活力表现为先上升而后下降至正常值的趋势,这说明GSH和GST共同参与了鸡肝中MC-LR的解毒;鸡肝中GPX酶活性在前3小时先保持不变(除了1 h的高剂量组),随即显著上升,这说明GPX和GSH共同参与了鸡肝中过量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清除,GPX可以作为监测MC-LR引起鸡毒性作用的生物标志物。CAT酶活力表现为先显著下降(P<0.05)而后快速上升至正常值的趋势,SOD酶在整个实验期间几乎保持稳定,这可能与SOD酶活性较高所致。  相似文献   
43.
上海地区雨水中的过氧化氢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剑  张大年 《环境化学》1991,10(2):34-38
收集了上海地区在1987年7月至1988年5月间66个雨水样品,现场监测了雨水中的过氧化氢,并分析了其中H~+,Na~+,K~+,NH_4~+,Ca~(2+),Mg~(2+),F~-,Cl~_,NO~-_3和SO_4~(2-)的浓度。结果表明,雨水中过氧化氢含量最高可达3390ppb;〔H_2O_2〕与〔H~+〕及降雨量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在闪电及雷阵雨时,雨水中的过氧化氢含量往往较高。因而,雨水中〔H_2O_2〕对〔H~+〕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4.
1998年4月6日,平顶山市小煤窑再次发生特大爆炸事故,49人遇难。事发后,记者即赴现场,其惨状令人目不忍睹,暴露出的问题今人触目惊心。1998年4月6日5时17分。“再有两个多小时就下班了。”刚满19岁的小田心里想着。“下班后,再困也得给爹妈写封信,告诉他们,雷矿长两个多  相似文献   
45.
离心脉冲静电除尘模型的除尘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直筒式离心脉冲静电除尘器,研究了其除尘效率与入口风速,直流基础电压,入口粉尘浓度等操作因素的关系;测定了在不同入口风速,不同供电情况下除尘器的分级效率,结果表明,离心脉冲静电除尘器具有结构简单,阻力损失低,除尘效率高等优点;脉冲供电能显著提高除尘器的分级效率。对粒径小于2μm的粉尘的捕集,入口风速为6.97m/s至12.79m/s时,脉并非中供电与直流供电相比,其分级效率提高10%-23%;与旋风相比,其分级效率提高37%-66%。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超声场降解水溶液中叔丁醇的行为,并探讨了反应动力学模式。实验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超声波降解叔丁醇能够达到较好的降解效果。叔丁醇的去除率随着超声辐射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在频率为20kHz、功率为1500W的超声场下,作用80min能够达到90%左右的去除率。反映体系的降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升高,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反应体系的pH值对叔丁醇的降解率影响不大:溶液中溶解气体的种类对降解效果有一定影响。反应速率常数按照由快到慢的顺序为ko2〉k未作处理〉kN2。在一定的初始浓度条件下,超声波降解叔丁醇的反应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47.
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Fe-Cu催化还原法处理硝基苯配水反应前后铁屑和铜的表面进行分析,研究了Fe-Cu催化还原法的长期运行效果.结果表明,运行数周后铜表面性状基本保持不变,化学稳定性好,抗中毒能力强.处理效果的下降主要起因于铁屑表面的金属铁发生反应而被逐渐消耗,以及铁屑表面为沉淀物覆盖而逐渐失效.  相似文献   
48.
脉冲放电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9.
采用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处理玉米秸秆,分析秸秆纤维组成和纤维结构的变化,并对酸、碱处理后的玉米秸秆进行厌氧干发酵试验。研究表明,采用稀酸处理玉米秸秆的还原糖产率明显高于采用稀碱处理的玉米秸秆;稀硫酸对半纤维素的去除率可达74.27%,稀碱对木质素的去除率最高可达83.94%;玉米秸秆经稀酸处理和稀碱处理后进行厌氧干发酵试验,其累积产气率和甲烷含量都有所提高,但酸法高于碱法。  相似文献   
50.
利用Andersen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集青岛市不同空气质量下的可培养生物气溶胶,分析了其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并利用Spearman’s相关性分析了可培养生物气溶胶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中的颗粒物质量浓度〔ρ(PM10)、ρ(PM2.5)〕、气体污染物质量浓度〔ρ(O3)、ρ(SO2)、ρ(NO2)〕和气象参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可培养真菌和细菌气溶胶浓度范围分别为133~1 113和13~212 CFU/m3.真菌气溶胶浓度与ρ(SO2)、ρ(PM10)、ρ(PM2.5)均呈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细菌气溶胶浓度与ρ(NO2)、ρ(SO2)呈负相关,而与ρ(O3)、温度呈正相关.风速对可培养生物气溶胶浓度的影响较小.以AQI(空气质量指数)中ρ(PM10)为依据,将研究时间段空气质量划分为4个空气污染等级.在不同污染等级下,真菌气溶胶均呈对数正态分布,粒径主要分布于2.1~4.7 μm.低污染时细菌气溶胶呈偏态分布(粒径>4.7 μm),高污染时粒径分布发生改变.初步推断,随着空气污染等级的升高,可培养生物(真菌+细菌)气溶胶总浓度增加,但单位颗粒物上的浓度变化较稳定.ρ(PM10)是影响可培养生物气溶胶浓度及粒径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