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我国“十三五”能源发展重大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情景分析法,对我国"十三五"的能源需求与供应进行了预测,形成了三个可供选择的中国能源发展方案,即中国能源发展BAU方案、中国能源发展节能方案、中国能源发展低速度方案。基于此,对影响"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指出能源结构优化、节约能源和经济发展速度是我国这一时期能源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可利用微藻的种类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现已知全球藻类3万余种,其中微藻约占70%.阐述了微藻的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重点探讨了4种主要的可利用微藻-螺旋藻、小球藻、杜氏藻和红球藻的分布、繁殖方式和生态条件,分析了微藻的应用价值,介绍了微藻的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3.
太原汾河景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探究太原汾河景区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状况,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及其与环境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监测.在2014年丰水期6~10月对汾河太原景区从上游到下游设置9个采样点进行定期采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太原汾河景区水体中浮游植物主要为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植物,其中蓝藻植物数量最多,其次为绿藻和硅藻.在丰水期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现象,7月达到最高.采样点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位于汾河景区中下游的3个样点浮游植物数量最多.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环境理化因子的关系通过冗余分析(RDA)进行整体排序,结果表明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与溶解氧呈显著正相关,与化学需氧量呈显著负相关.硅藻细胞密度与水温、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化学需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各种环境因子的作用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不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分析,太原汾河景区水体中总氮在整个时空范围内超标,处于轻度到中度富营养水平状态.  相似文献   
14.
15.
以棉纤维为基体,利用高锰酸钾和硫酸作为引发剂,将丙烯酰胺聚合后接枝到棉纤维中葡萄糖单元的羟基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对接枝聚合反应进行了优化,并且利用霍夫曼降级反应对改性棉纤维进行稳定处理.在不同条件下,研究了改性棉纤维对Cr6 的吸附性能及解吸再生后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制备的棉纤维吸附剂对Cr6 的吸附率可达86%,且经过5次解吸再生后,其吸附率仍可达到80%以上.该棉纤维吸附剂不仅制备方法简单,而且解吸操作方便,可应用于污水中Cr6 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将现代清洁生产思想应用到超滤膜污染控制之中,运用全过程控制理念,即源头控制、过程控制以及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以求最大限度的减缓超滤膜的污染,从而加快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建民 《青海环境》2014,(1):2-6,27
2014年1月25日,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西宁举行,会议总结了2013年工作,安排部署了2014年重点任务。为方便大家了解和学习会议的内容和主要精神,现将会议主要材料予以选登,供大家参阅。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NaAc(R1)、NaAc+胰蛋白胨(R2)和可溶性淀粉+胰蛋白胨(R3)为碳源模拟生活污水,研究大分子有机物对除磷颗粒污泥特性及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初期,大分子有机物有利于除磷污泥的凝聚,随着大分子有机物含量的增多,除磷污泥的颗粒化速度依次加快,经过120 d的培养R3反应器最先实现颗粒化.系统稳定后,3个反应器中成熟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分别为500、400和300 μm,SVI30在45 mL·g-1上下波动,R2和R3的大分子有机物系统中存在少量絮体污泥.所有系统对COD、PO43--P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95%和99%以上.扫描电镜观察显示,R1系统颗粒污泥密实,表面光滑,主要由球菌组成;R2、R3系统污泥表面呈毛毯状,R2系统污泥以丝状菌为骨架,表面附有大量球菌和杆菌,R3系统污泥由球菌、杆菌和丝状菌共同组成.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碳源的不同导致各颗粒污泥系统细菌群落呈现较大差异.NaAc易促进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生长,而胰蛋白胨和可溶性淀粉这类大分子有机物有利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生长.在属水平,Defluviicoccus这一偏好乙酸盐的传统聚糖菌为R1系统的优势菌群,而水解菌Cloacibacterium及发酵型聚磷菌Tessaracoccus为R3系统的优势菌群.各系统中均未检测到传统聚磷菌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  相似文献   
19.
灰分对高硫煤热解部分气化硫变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步脱除矿物质方法,对义马原煤及HCl,HCl-HF,HCl-HNO3处理后煤样,分别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热解部分气化下硫的脱除规律.结果表明:一方面在热解过程中原煤及酸处理煤样H2S和COS的析出均呈双峰趋势,其析出值主要受温度、原煤中灰分和HNO3氧化作用;另一方面,在部分气化和酸处理后煤样热解半焦在600℃~900℃范围内硫脱除率可达50%~80%,800℃时,无机硫可完全脱除.而原煤热解半焦总硫,无机硫的脱除率在700℃时最大.气化温度的升高,加强了碱性矿物质的固硫作用,其结果是900℃气化时,总硫和无机硫脱除率降低.酸处理后有机硫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其噻吩结构只随碳骨架的气化而析出.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太原汾河景区的水质状况并为其水质保护和水华暴发预警及防治提供依据,2012年6月至10月,对该区域8个采样点的浮游藻类细胞密度、氨氮、总氮和总磷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样点总氮超标,总磷相对稳定,均不超标,氮磷比变化较明显,多数采样点以7月份的细胞密度较高,下游端较上游端浮游藻类生长旺盛,污染情况也较为严重。多数采样点浮游藻类细胞密度与总氮和氮磷比呈负相关,与总磷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