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82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回顾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在中国发展的历程.通过对美国SO2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核心要素的分析,揭示了目前中国在排污权交易政策方面的欠缺.指出了排污权交易政策是帮助中国完成"十一五"计划环境目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2.
非线性时序法在城市大气污染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城市大气污染预测模型是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工作。在简述时间序列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系数为变量的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截断ARMA模型,和残差为自回归综合滑动平均(ARIMA)的半参数方法等城市大气污染预测模型。以法国某城市为例,分别采用AR模型和系数为变量的AR模型对大气污染进行了预测。通过比较预测结果可知,基于非线性时间序列方法的城市大气污染预测模型可以提高预测精度,降低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103.
碳源类型对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氧化亚氮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源是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N2O释放的重要影响因素.本试验以不同碳源(葡萄糖、乙酸钠和淀粉)条件下的SBR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碳源类型对于N2O释放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N2O释放主要发生在好氧段,且释放总量受碳源影响,以乙酸钠为碳源的反应器产生的N2O最多,释放速率最大,其次为葡萄糖,淀粉最少,N2O转化率分别为7...  相似文献   
104.
依据2006、2007、2010和2011年4次南四湖水质与底质空间分布监测数据,采用综合统计与比较方法对南四湖表层底泥有机质及氮磷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四湖湖区底泥有机质、TN和TP含量的平均值依次为4.12%、0.27%和0.088%,南四湖底泥有机质、TN和TP含量总体处于较高水平。2010-2011年比2006-2007年枯水期南四湖湖区底泥有机质和TN含量有所下降,但底泥TP含量有所升高;南四湖分湖区底泥有机质、TN和TP含量的平均值都呈现由北向南递减趋势,但底泥有机质和TN含量在昭阳湖(下)出现最小值而后回升再递减,底泥TP含量递减幅度较小;老运河和洸府河口底泥有机质、TN和TP含量的平均值远高于其它河口及湖区平均值;2011年监测南四湖入湖河口底泥有机质、TN和TP含量的平均值与湖区底泥相应含量的比值依次为0.63、0.50和0.96,湖区平均高于入湖河口底泥的相应含量,说明南四湖湖内底泥对有机质、TN和TP的富集作用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05.
人工湿地植物泌氧与污染物降解耗氧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采用静态水培方法研究了香蒲(Typha orientali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水葱(Scirpus validus)3种常见湿地水生植物潜在泌氧能力、去污效果,并对水生植物泌氧量与污染物降解耗氧量进行了计算分析,从而阐明湿地植物泌氧与污染物降解耗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植物泌氧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芦苇香蒲水葱,其中,芦苇比放氧速率、面积泌氧率均最高,分别为3.36 mg O2/(g.d)和4.35 g O2/(m2.d)。植物对湿地系统中污染物的去除有重要影响,各植物系统COD去除速率在3.46~3.77 g/(m2.d)之间;NH4+-N去除速率在0.07~0.13 g/(m2.d);TN去除速率在0.25~0.27 g/(m2.d);TP去除速率均为0.09 g/(m2.d);均好于无植物空白系统。计算表明,各植物体系泌氧量在0.48~0.55 g O2/d之间;各植物体系COD、NH4+-N耗氧量在0.41~0.46 g O2/d之间;植物净泌氧量在0.02~0.12 g O2/d之间。植物泌氧量与COD、NH4+-N耗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若应用人工湿地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各植物体系COD最大去除负荷在3.81~4.35 g/(m2.d)之间,NH4+-N最大去除负荷在0.83~0.95 g/(m2.d)之间,最大水力负荷在1.65~1.89 cm/d之间。  相似文献   
106.
碳氮比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静态小试装置,考察了低、中、高3组不同进水COD/N(2,5,10)对系统中氮、磷及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C/N的变化对COD的去除率影响不大,平均去除率达到94.6%。TN的去除率随着COD/N的增大而逐渐升高,在C/N=5时达到63.8%,继续提高COD/N,TN的去除率变化不大。NH4+-N去除率随着COD/N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碳源的增加,释磷菌能够从进水中获得充足的碳源,从而可以比较充分地释磷,因此,磷的去除率随COD/N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07.
渗流式生物床是受严重污染小型河流强化治理的适宜技术,在中国北方河流污染的治理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冬季由于水温较低带来的去除效果下降是北方河流污染治理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在现场中试基础上,考察了一年四季不同水温条件下渗流式生物床处理污染河水的性能。研究表明:渗流式生物床对河水中的CODCr、NH3-N、浊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效果和去除负荷受水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8.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综合效益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共同构成。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使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发挥其强大的综合效益。然而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违反经济规律办事、社会效益不显著、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提出了从实现投资方式多样化、运营对象商品化、运营主体多元化、运营方式契约化等5个方面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综合效益的建议,使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综合效益最大化,创造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09.
二氧化碳驱油封存环境监测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氧化碳驱油封存技术(CO_2-EOR)能够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备受关注。环境监测工作有利于评价项目的长久安全性。文章对国外CO_2驱油封存示范工程开展的环境监测工作进行调研,同时结合胜利油田CO_2驱油封存项目开展的一些工作,从数据演绎、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点间距及监测区域等四方面浅谈监测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0.
赵娇  谢慧君  张建 《环境科学》2020,41(3):1449-1455
土壤盐碱化是限制全世界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盐碱土壤上种植盐生植物和耐盐植物可以对盐碱土壤进行脱盐,而盐碱土壤中的微生物对盐生植物和耐盐植物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盐碱地上选取玉米、棉花、盐地芦苇和盐地碱蓬这4种有代表性的植物,采集土壤样品,探究植物根系与非根系主要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和盐碱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盐地碱蓬的根系微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的pH,土壤中的盐度与土壤营养物质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所有土壤样品中相对丰度较高的前5个细菌门均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其中,棉花、芦苇和盐地碱蓬中根系土壤与非根系土壤耐盐菌门存在较大差异,分析高通量测序结果可以得出3种植物根系与非根系土壤中差异较大的耐盐细菌属,如棉花土壤中差异较大的Actinophytocola和Lechevalieria,芦苇土壤中差异较大的Bacillus和Filobacillus,以及盐地碱蓬土壤中的Echinicola.本研究可为盐碱地中接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