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80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91.
瓦斯爆炸事故有毒气体扩散及危险区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瓦斯爆炸事故毒气扩散实际情况对高斯烟团模型进行改进,得出了适合井下瓦斯爆炸事故毒气扩散规律的公式,并对公式中的扩散参数进行了修正。按照井下瓦斯爆炸事故频发区的几种典型巷道,拟合了距爆源处大于300m情况下的毒气传播规律公式。依据该公式划分了瓦斯爆炸事故毒气扩散死亡区、重伤区、轻伤区,为瓦斯爆炸事故安全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2.
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对三峡库区22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检验该模式对库区强降水的模拟能力和对高度场与温度场的模拟状况;详细介绍了该模式对一次强降水过程的模拟结果,并分析了该次降水的成因;将MMSV3模式与关于三峡库区滑坡发生的预报模型相结合,对发生在宜昌的一次滑坡灾害进行了预报试验。结果表明,中尺度数值模式MMSV3对三峡库区的强降水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能较好地刻画出降水的分布及其成因;模式预报的降水,结合库区滑坡预报方程成功预报了宜昌滑坡的发生;该方法为三峡库区滑坡灾害的预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3.
附着藻类对湖水磷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聚乙烯网作为人工基质,在水池建立附着藻类群落,研究了附着藻类对湖水中磷的去除效应。实验设置3个处理,即无人工基质的对照组(CG)、网目孔径为8.48mm的人工基质组(大孔径组,LMSG)和网目孔径为2.83mm的人工基质组(小孔径组,SMSG),各组的P输入负荷均为5mg/(m·3d)。结果表明:SMSG的附着藻类生物量平均值为6.23μg/cm2,LMSG的为5.93μg/cm2,SMSG的虽然高于LMSG的,但二者无显著差异;有人工基质的两组处理中总磷、总溶解磷、溶解性反应磷、颗粒态磷浓度均显著低于无附着藻类的CG,各形态磷浓度比CG的减少了37%以上,LMSG和SMSG中的浮游藻类生物量比CG的低64%以上,但LMSG和SMSG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说明,通过建立人工基质,构建附着藻类群落可以有效降低湖水的磷浓度。  相似文献   
194.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电网遭受自然灾害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构建一套完善的电网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本文针对我国电网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在分析了风灾、洪涝、雷害、火烧山、污闪、地质灾害和覆冰七类自然灾害对电网造成的主要影响的基础上,主要从系统建设的目标与功能、预警指标体系、系统结构、信息资源的整合、预警事故集的生成五个方面进行了电网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的构思和设计,最后对预警工作的流程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对提高电力企业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响应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5.
结合生产实际,对油田的油气压力管道的类型进行了分类,区分出风险梯度,找出管理的重点;对集输气管道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GPS、GIS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及其运行情况,同时还对当前管道治理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对如何进行宣传、治理、应急管理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96.
为研究沉淀法去除气田废水中的氯离子,选用CaO和NaAlO_2作为处理剂,处理含氯气田废水,并研究工艺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aO摩尔比为13、NaAlO_2摩尔比为4、温度40℃、溶液初始pH值为10,搅拌反应2 h时氯离子去除率最高。该条件下,二次除氯后氯离子浓度从2 338.14 mg/L降至181.18 mg/L,去除率为92.25%。  相似文献   
197.
生态红线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是个综合管理体系,可以由空间红线、面积红线和管理红线三条红线共同构成,这三条红线反映出生态系统从格局到结构再到功能保护的全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198.
水文变异条件下的东江流域生态径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江流域的河川径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产生了水文变异,河流生态系统适应了变异前的水文状态,变异后必然会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论文运用多种检验方法并结合东江流域的实际情况对其水文变异做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逐月频率法计算该流域4水文站的生态径流量 (最小、适宜和最大生态径流),得出以下结论:①Tennant的检验表明论文的计算结果是合理的;②龙川、河源、岭下3站存在显著变异,变异后3站不满足河流适宜生态径流量的时间都出现在6月,今后应在该月适当增加调水。同时,可参照文中计算值,建立东江流域生态径流调度预警机制,为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水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99.
基于西安疫情管控期空气监测数据,分析PM2.5和O3的时空序列特征,从PM2.5源解析、O3前体物VOCs溯源、气象要素和区域传输方向探讨污染成因.结果表明:(1)管控期PM2.5和O3分别同比上升20.39%和23.72%,其他参数均下降;与管控前后时期相比,管控期PM2.5和PM10日均值协同变化趋势减弱,O3和NO2此消彼长趋势增强;相比去年同期,PM2.5小时值升高11~19μg·m-3,O3小时值夜间18:00~23:00升幅增大,为10~19μg·m-3.(2)污染物浓度变化呈现一定的空间聚集协同性;受地形及植被阻滞吸附影响,PM2.5污染集中在北部,由于城郊NO2滴定效果弱于城区,表现为南部郊区O3污染较...  相似文献   
200.
以模拟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控制SBR反应器内pH值在7.5~8.5的条件下,实现了短程硝化生物脱氮工艺,NO2--N/NOx--N的比率始终维持在90%以上,同时发现pH值和DO浓度变化特征曲线在短程硝化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另外,保持DO浓度在0.5~1.0mg/L,硝化时间为5.5h,可较好的维持短程硝化生物脱氮过程,且经过1个月的运行硝化类型没有发生改变,亚硝酸盐积累率仍保持在90%以上。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系统对COD和NH4+-N浓度的抗冲击负荷能力。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