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38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为有效应对高校突发事件,迅速开展应急救援,通过理论分析、数学建模及现场实验法研究应急救援志愿者救援能力,构建以学生为第1响应人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模式.结果表明:基于理论与实验方法建立的应急救援队伍能够实现有效应急救援,具有现实可行性,可为高校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83.
在黑龙滩水库进行污染源调查及水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水库水质和营养盐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滩水库流域CODCr、NH3-N、TN和TP产生量分别为3664.23 t/a、280.37 t/a、335.49 t/a和74.96 t/a,水库污染负荷主要集中在农村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旅游污染3个方面,其污染物产生量占总污染负荷的93%以上;水质分析表明,自2006年后,黑龙滩水库水质逐渐好转,但2010后CODMn有上升趋势,2012年主要超标因子为CODMn和TP;2004年~2012年,黑龙滩水库营养状况由贫营养向中营养发展,并在2010年~2012年稳定在中营养状态,水库富营养化整体呈现加剧趋势。  相似文献   
84.
本文主要对张掖某国家湿地公园水质,从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电导率、溶解性总固体、水中化学耗氧量等方面进行检测分析.特别是对用酸性高锰酸钾测定水中化学耗氧量(COD)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5.
86.
O_3/Mn_2O_3对钻井废水多相催化臭氧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悦  王兵  任宏洋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0):3185-3192
通过静态试验,探讨了Mn2O3催化剂对钻井废水催化臭氧化处理效果.分别考察了催化剂加量、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强化剂对钻井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对钻井废水氧化过程中的产物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Mn2O3催化剂的稳定性能.结果表明:Mn2O3加量从25 mg·L-1增加到50 mg·L-1时,COD去除率由43.6%增加到54.3%;pH分别为5、11时,COD去除率分别为45.4%和64.3%;反应温度为20℃时,COD去除率最高达到59.1%;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COD去除率也随之增加,反应时间为40 min时,COD去除率达到85.3%;由正交试验得知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催化剂加量反应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催化剂加量50mg·L-1、pH值1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35 min;在25 min时,Ca2+的引入使COD去除率增大了7.1%;钻井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降解和矿化;Mn2O3催化剂重复使用10次后,对钻井废水COD降解率影响不大,锰离子的溶出量在反应15 min后稳定在3 mg·L-1,Mn2O3催化剂稳定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7.
南京北郊冬季大气粗细颗粒物中PAHs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南京冬季大气颗粒物中PAHs来源情况,利用FA-3型气溶胶采样器从2007年11月20日到12月30日在南京郊区分昼夜采集气溶胶样品,并用GC-MS对16种优控PAHs浓度进行定量分析,采用PCA法对其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南京冬季细颗粒物中PAHs浓度明显高于粗颗粒物中PAHs浓度,单种类PAH浓度表现出昼夜差异,日间低分子量PAHs含量高于夜间,而夜间高分子量PAHs浓度则相对较高;主成分分析对PAHs源解析结果表明,南京北郊大气颗粒物中PAHs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燃煤源、焦化源、天然气燃烧和烹调源等,粗细颗粒物中PAHs排放源差异明显,细颗粒物部分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差异,同时,外来源和不确定源占有较大比重.  相似文献   
88.
丛鑫  张悦  张偌溪  郭灏 《地球与环境》2017,45(6):681-685
采用纳米级零价铁、镍铁双金属和微米级零价铁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还原降解土壤中的六氯联苯PCB138,GC-MS分析降解产物。结果表明,3种零价铁对土壤中的PCB138均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在实验条件下,随着3种零价铁投加量的增大,土壤PCB138的降解率也随之升高。反应体系初始p H值越低,3种零价铁对土壤中PCB138的降解效果越好。在20~60℃实验条件下升高温度对土壤中PCB138含量影响不大。动力学分析显示,纳米级零价铁、镍铁双金属和微米级零价铁对土壤中PCB138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15 46/h、0.019 37/h和0.009 89/h。3种零价铁粉比表面积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级零价铁和镍铁双金属的比表面积比微米级零价铁粉大600~800倍,其表面形态更利于污染物质发生还原降解反应。  相似文献   
89.
本文通过以煤矸石为填充材料的复垦土壤上种植水稻的盆栽实验,研究在土壤复垦过程中煤矸石的填充方式和配比浓度对水稻籽粒和秸秆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设定的煤矸石配比浓度范围内,水稻籽粒和秸秆中的重金属含量,都随煤矸石配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煤矸石配比浓度为40%时,增幅最大F元素在籽粒中的含量为0.921 mg/kg,是空白的1.12倍;在秸秆中的含量为9.064 mg/kg,是空白的4.19倍;煤矸石的两种填充方式下,水稻籽粒和秸秆中的重金属含量,大多呈现掺混式的大于垫底式的,其中煤矸石配比浓度为10%时,籽粒中差值最大的的F元素,含量相差了0.128 mg/kg,前者是后者的1.29倍;配比浓度为40%时,秸秆中差别最大的As元素,含量相差了0.352 mg/kg,掺混式的高于。垫底式的1.87倍。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籽粒中的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皆小于1,未受到重金属污染,但在配比浓度为40%时,Hg的单项污染指数大于1,籽粒受到Hg的污染;秸秆的综合污染指数在1到3之间,重金属重污染程度严重,应对产出的秸秆妥善处理,以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相似文献   
90.
以山东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对区域内柽柳灌丛进行每木调查,共计1321丛柽柳植物。获取柽柳植物的高度、分枝数、基径等相关生长因子。选取36丛柽柳作为标准木,分别测定其主干、分枝、叶与根干重,并计算得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结合生长因子与生物量,建立研究区域柽柳植物的生物量模型。用所建立的柽柳灌丛各部分生物量模型对研究区域的柽柳灌丛生物量进行了估算,得到研究区域柽柳灌丛总生物量为14.060 t/hm2,在柽柳灌丛地上各部分中,干的生物量>枝的生物量>叶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