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44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针对湖泊水体富营化评价方法具有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湖泊富营养化组合评价的真值次数加权法.该法的建立步骤分为3步:首先,根据富营养化评价标准,随机生成1000组富营养化水质指标样本,分别用灰色关联法、模糊评价法、打分统计法、经验频率法、贝叶斯方法、向量评价法6种单项方法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然后统计1000组样本中各单项方法的评价值与真值相同的次数,据此计算各单项评价方法在组合评价方法中所占的权重;最后利用权重值对6种单项评价值进行加权平均组合,从而得到真值次数加权法的组合评价结果.将真值次数加权法应用于全国30个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降低单项评价方法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2.
研究地铁车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对地铁的建设和安全运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进行了北京地区土层中典型地铁车站结构的振动台试验,并使用FLAC2D对试验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在地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的变形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地铁结构的变形峰值随地震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结构中柱的峰值应变和峰值挠度曲线曲率,两端大、中间小;侧墙峰值挠度曲线的各点曲率为常数,这是因为侧墙与顶底板组成的箱形结构整体刚度大,难以发生破坏;中柱底端应变呈正负循环变化,侧墙的应变曲线与受冲击荷载的变形曲线相似。  相似文献   
143.
信息化可以为林业经济发展节约资金,实现资源共享,带来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生态文明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采用当前各种新技术来促进和实现。本文特色是紧扣生态文明这一当前流行主题,研究信息化技术在现代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手段、评价标准和互动关系等。  相似文献   
144.
光合细菌球形红杆菌摄磷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光照、碳源、酸碱对光合细菌球形红杆菌摄磷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微好氧培养条件下,不同因素对该菌摄磷能力有很大影响,在光照条件下该菌从培养基中摄磷能力增强,甚至有过量摄磷现象。相反,在黑暗条件下,该菌体向培养基中释放磷,出现磷释放现象;以乙酸钠为碳源时该菌的摄磷量大于以乙醇为碳源时的摄磷量;向培养基中滴加3M的氢氧化钠(使pH保持在7.5左右)时,该菌出现过量摄磷现象,相反,向培养基中滴加1.5M的硫酸(使pH值保持在6.5左右)时,该菌出现磷释放现象  相似文献   
145.
本文研究了光合细菌球形红杆菌在不同条件下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效果及与质粒的关系。结果表明,球形红杆菌的培养条件对脱色效果有较大的影响,pH在6~9范围内24h脱色率均在85%以上,最适pH稍偏碱为7~9;脱色的最适温度范围较宽,在15℃~40℃之间24h脱色率均在75%以上;氧的存在对脱色是不利的,厌氧条件下的脱色效果远远高于好氧条件下的脱色效果。结果还表明,该菌株质粒在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上仅有一条质粒带。通过高温吖啶橙处理,消除该菌株的质粒后,该菌株的脱色能力也随之消失,从而证明该菌株的脱色能力是由质粒控制的。  相似文献   
146.
嗜盐菌降解三聚氯氰废水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某地盐场及三聚氯氰工厂采集的水样和泥样中分离得到嗜盐菌10株,细胞呈杆状、球状和弧状. 根据嗜盐菌在废水中的生长状况,选取4株长势良好的嗜盐菌组成复合嗜盐菌,用于三聚氯氰废水动态模拟试验. 对这4株嗜盐菌进行了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并与Sherlock微生物鉴定系统(Microbi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MIS)的结果进行比对,得出这4株嗜盐菌分别属于盐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 通过改变培养条件(如温度,pH和盐度),得出复合嗜盐菌的最佳生长条件:在37 ℃下其最适pH为7~9,ρ(盐)为70~170 g/L,属于中度嗜盐菌. 在复合嗜盐菌最佳生长条件下,动态模拟装置经过72 h的生物降解,系统中氨氮、氰化物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90.47%,97.62%和97.06%.   相似文献   
147.
为了得到煤层气开采过程中渗透率的准确预测模型,分析了不同泊松比和孔隙压力下的储层孔隙率变化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对4种经典渗透率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P&M模型和C&B模型对泊松比敏感度较小,改进P&M模型和S&D模型对泊松比敏感度较大;改进P&M模型能有效反映渗透率变化趋势,在p<1.4 MPa和p>4.1 MPa时k/k0数值拟合度较高;P&M模型和S&D模型不能准确描述p<1.4 MPa时k/k0变化情况,而在p>1.4MPa时k/k0数值拟合度较高;煤层渗透率随孔隙压力增大表现为“U”型趋势,包含低孔隙压力骤减区、中孔隙压力稳定区和高孔隙压力稳步升高区3个阶段,改进P&M和S&D模型更能表现煤层气渗透率随孔隙压力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8.
通过分析温度和地应力对深部煤体瓦斯运移规律的影响,建立了瓦斯渗流热流固耦合模型,以贵州省松和煤矿15#煤层12150采煤工作面为例,利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对深部煤层工作面前方瓦斯渗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受采动影响,在工作面前方“三带”中,卸压区存在大量新裂隙和通道,瓦斯压力梯度最大;在应力集中区至卸压区过渡段瓦斯压力下降速度最快,解释了在该区容易导致瓦斯突出的原因;在应力集中区,瓦斯压力和有效应力较高,压缩煤体,导致煤颗粒排列紧密,渗透率降低;在卸压区,煤体体积形变逐渐变大,产生了很多新裂隙,发生扩容,渗流通道贯通,导致渗透率急剧增加,因此在应力最大处形成了煤层渗透率最低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渗透率最低点逐步远离工作面;在采煤工作面前方,虽然温度升高后瓦斯热运动加剧,有促进瓦斯渗透率的趋势,但由于工作面前方有效应力较大,煤体受热膨胀应力小于有效应力,导致煤体内膨胀,渗流空间减小,造成渗透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9.
在分析济南市西蒋峪片区公共租赁住房评价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生物、水土流失和景观类型等方面分析了施工期和运营期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租房建设中的景观生态建设和植被保护与恢复等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0.
人工湿地植物泌氧与污染物降解耗氧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采用静态水培方法研究了香蒲(Typha orientali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水葱(Scirpus validus)3种常见湿地水生植物潜在泌氧能力、去污效果,并对水生植物泌氧量与污染物降解耗氧量进行了计算分析,从而阐明湿地植物泌氧与污染物降解耗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植物泌氧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芦苇香蒲水葱,其中,芦苇比放氧速率、面积泌氧率均最高,分别为3.36 mg O2/(g.d)和4.35 g O2/(m2.d)。植物对湿地系统中污染物的去除有重要影响,各植物系统COD去除速率在3.46~3.77 g/(m2.d)之间;NH4+-N去除速率在0.07~0.13 g/(m2.d);TN去除速率在0.25~0.27 g/(m2.d);TP去除速率均为0.09 g/(m2.d);均好于无植物空白系统。计算表明,各植物体系泌氧量在0.48~0.55 g O2/d之间;各植物体系COD、NH4+-N耗氧量在0.41~0.46 g O2/d之间;植物净泌氧量在0.02~0.12 g O2/d之间。植物泌氧量与COD、NH4+-N耗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若应用人工湿地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各植物体系COD最大去除负荷在3.81~4.35 g/(m2.d)之间,NH4+-N最大去除负荷在0.83~0.95 g/(m2.d)之间,最大水力负荷在1.65~1.89 cm/d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