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94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61.
采用南京工业区2016年5月20日~8月15日这一高臭氧(O3)期的O3、O3前体物和常规气象资料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VMr)方法分别预报O3的小时值、日最大值和最大8 h滑动平均值.结果表明,O3小时值预报的相关系数(R2)为0.84,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分别为3.44×10-9和24.48,O3前期浓度、紫外B波段辐射(UVB)和NO2浓度是关键因子.O3日最大值预报的主要因子是NOx在07:00的浓度和UVB.预报O3 8 h时UVB和气温起重要作用.加入前体物项能够使O3的预报精度提升10%~28%.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相比,SVMr对O3浓度的预报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2.
多数中国国家公园社区对环境资源依赖性明显,而国家公园资源保护政策会限制社区资源利用,导致国家公园管理与社区发展长期存在矛盾。为了减少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冲突,提高国家公园社区社会—生态系统韧性,以适应性管理理论为基础,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自下而上生成国家公园社区适应性协同治理理论框架。结果显示:国家公园社区作为动态的社会—生态系统,其适应性影响因素包含社会、经济、生态和制度四个维度,适应主体又分为个体和社区二维度。其中,社区适应性治理的核心在于全过程社区参与的自主性和多元主体的协同化,强调多主体共同参与和兼顾整体利益。针对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以部门或区域利益导向为主、补偿资金来源单一且不足、社区参与层次低等问题,从完善协作互动治理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与社会保障、促进社区内生性发展能力三个方面,针对性提出促进国家公园社区发展的适应性协同治理路径,以增强国家公园社会—生态系统韧性,促进国家公园社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3.
姚江水源水有机物分子量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滤膜法对宁波姚江水源水进行了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测定,结果表明其中小分子量有机物占50%以上,同时也用超滤膜法对梅林水厂的常规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测定,发现其对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64.
FeSO_4液相催化氧化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填料塔中进行了FeSO4 液相催化氧化烟气脱硫的实验。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各因素对脱硫率影响大小 ,得到了实验范围内最有利脱硫的条件。进一步研究了空塔气速、吸收温度和SO2 入口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确定了适宜操作条件 ,在此条件下连续运行 ,80min内脱硫率逐渐下降 ,之后脱硫率下降趋缓 ,反应进行到 180min时脱硫率达 5 1.2 % ,吸收液 pH与脱硫率变化几乎同步 ,且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相似文献   
65.
用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离子浓度,pH值对苯酚荧光光谱特征参数的影响,并探讨了腐殖酸对苯酚的荧光猝灭效应.结果表明,天然水中9种常见离子Na+、Mg2+、Ca2+、K+、NH4+、Cl-、HCO3-、SO42-、HPO42-对苯酚的荧光光谱形状和荧光强度基本无影响;NO3-的存在会使苯酚的荧光强度发生变化,荧光强度随着NO3-浓度增大而减小.苯酚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存在形式不同,致使pH值对其荧光光谱特征参数影响较大:在酸性条件下,荧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在碱性条件下,由于羟基的电离使荧光强度很弱.腐殖酸的存在使苯酚发生荧光猝灭,采用Stern-Volmer方程修正式对实验猝灭结果进行拟合,得到的拟合结果较好,相关系数为0.9995.  相似文献   
66.
鱼体汞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鲤(平均体重20g)、鲫(平均体重35g)鱼体中汞的甲基化作用,鲤肌肉中甲基汞的半衰期及其对无机汞的累积和排泄能力。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注入鲤,鲫鱼腹腔内的无机汞,15夭后出现轻微的甲基化。而加入水环境中的无机汞,由于刺激鱼体分泌了大量粘液,所以15天后出现了明显的甲基化。相同浓度的无机汞进人鱼体时,鲫鱼的甲基化程度高于鲤鱼.鲤鱼种肌肉中甲基汞的半衰期(36d)为无机汞的4.5倍。  相似文献   
67.
利用宽范围粒径谱仪(WPS)、EMS系统、KC-120H中流量采样器、850professional IC型离子色谱分析仪和热/光碳分析仪(DRI2001A)分别观测了临安大气本底站2015年1月9~31日10 nm~10μm气溶胶数浓度粒径分布、常规污染气体浓度、PM_(2.5)浓度及水溶性离子和OC、EC的浓度,利用PMF模式对PM_(2.5)进行来源解析,并分析了不同污染源下气溶胶粒子的谱分布及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临安大气本底站大气气溶胶数浓度平均为5 062 cm~(-3)·nm~(-1),主要集中在10~400 nm.PM_(2.5)的平均浓度和NO_2、SO_2、CO的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123.6μg·m~(-3)、22.6×10~(-9)、34.0×10~(-9)和2.2×10~(-6).水溶性离子以NO_3~-、SO_4~(2-)、NH_4~+为主,平均浓度分别为19.2、15.4和10.8μg·m~(-3),分别占总水溶性离子的37.9%、30.4%、21.4%.OC和E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4.4μg·m~(-3)和6.6μg·m~(-3).冬季临安大气本底站PM_(2.5)主要来自二次相关源、燃煤排放、机动车排放、扬尘和生物质燃烧,贡献率分别为42.3%、21.4%、17.1%、8.7%和10.6%.不同来源气溶胶数浓度谱分布差异较大,二次相关、机动车排放、扬尘和生物质燃烧气溶胶数浓度谱均为单峰型分布,峰值分别位于120、50、100和90nm.燃煤颗粒物数浓度谱分布为双峰型分布,峰值分别位于25 nm和100 nm,浓度为19 842 cm~(-3)·nm~(-1)和18 372 cm~(-3)·nm~(-1).二次相关源、燃煤源、机动车排放、扬尘和生物质燃烧表面积浓度谱均为三峰型分布,最大峰值分别位于650、210、160、180和575 nm.不同排放源气溶胶颗粒物数浓度和表面积浓度日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多呈双峰型分布,主要受边界层日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68.
使用宽范围颗粒粒径谱仪(WPS)对2015年1月和4月南京北郊大气气溶胶数浓度进行观测,使用多路径粒子剂量测量模型(MPPD)v.3.04模式估算不同空气质量指数(AQI)级别下、休息与运动状态下,细粒子在人体呼吸系统不同部位的沉积分数(DF)和沉积数浓度.结果发现,核模态和爱根核模态DF在休息和运动状态下近似,积聚模态DF在运动时是休息时的2.49倍.肺部对核模态和爱根核模态总沉积分数(TDF)贡献最大,休息时约占48.17%,运动时约占54.23%,头部对积聚模态TDF贡献最大,休息时约占41.23%,运动时约占80.47%.冬季人体内颗粒物沉积数浓度明显低于春季,各部位中总沉积数浓度大小为:肺部气管支气管头部.与休息时相比,运动时肺部核模态沉积增多,气管及支气管和头部积聚模态沉积增多,且头部表现出空气质量越差,运动较休息增长越多的特点.地区间DF的差异主要由于生理参数不同,沉积数浓度的差异主要由于当地环境中粒子数浓度不同.  相似文献   
69.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由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过程所形成的能够满足和维持人类生活需要的条件和效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有利于人们认识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福利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对现有概念、内涵展开分析,并在现有评估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从完善基础资料、进行综合价值评估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方法、建立生态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四个方面,提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0.
磷酸二氢钠去除铀的效果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p H值、初始铀浓度、磷酸二氢钠用量、温度等因素对磷酸二氢钠去除溶液中铀的效果的影响,并结合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等测试结果,探讨了磷酸二氢钠去除铀的机理.结果表明,一定质量的磷酸二氢钠对铀的去除量随着铀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p H值为5,磷酸二氢钠用量为2.0 mg时,磷酸二氢钠去除铀的效果最好,铀的去除率高达99%以上;反应在120 min基本达到平衡.红外光谱分析说明磷酸二氢钠主要是通过磷酸二氢根与UO2+2发生络合反应去除溶液中的铀,扫描电镜分析显示反应生产了矿物晶体,热重分析可知该矿物晶体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