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75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234篇
综合类   127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一种高效复合絮凝剂对多种废水的处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复配成复合絮凝剂(PAC+PAM)应用于污染河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餐饮废水等6种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PAC、PAM、PAC+PAM对污染河水的CODc。SS、浊度有显著降低作用,PAC+PAM的净水效果明显优于PAC和PAM;PAC+PAM对6种废水中COD的去除率为81.5%~90.4%,平均84.6%。对SS的去除率为81.9%~96.5%,平均88.9%,对浊度的去除率为91.3%-98.0%,平均95.1%;处理后悬浮物基本被絮凝沉降,水体变得较清澈透明,异味或臭味消除。说明本PAC+PAM复合絮凝剂对各种废水均有良好的净水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2.
陈广瑞  张鹏 《安防科技》2006,(10):12-14
依据国际、国家有关规范、阐述防雷接地装置的结构与防雷电技术措施,并指出在实际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3.
针对油气管道上的凹痕缺陷,ASME B31.8提出采用基于应变的评价方法,但在内检测数据到应变求解的过程中,缺少噪声消除和轮廓拟合的相关方法。提出了采用四阶B-样条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将检测数据进行噪声消除和轮廓拟合,实现从含有噪声的检测数据到应变求解的应变评价方法。采用文中所提方法和有限元方法,详细计算了几种典型凹痕的轴向弯曲应变、环向弯曲应变及其总应变。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较为精确的计算出弯曲应变值,还能得到较准确的弯曲应变分布情况。环向弯曲应变受在线检测工具精度的限制存在一定误差。计算发现,现有标准中忽略了环向薄膜应变分量,这使得总应变的计算结果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134.
张鹏 《绿色视野》2014,(8):52-59
《爸爸去哪儿》实属当下最火爆的综艺节目,而用五天时间拍摄完成的同名电影疯狂揽金5亿,推出的手游下载量过亿,第二季广告招商突破5亿。节目中五位明星爸爸带着孩子们在72小时内经历各种任务,其间状况百出,让人忍俊不禁。欢笑背后,引发了全民关于亲子教育的大讨论,共鸣背后反映出当下教育观缺失的社会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135.
生物炭作为一种既能单独施用,又能与化肥共同施用的土壤改良剂,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被广泛施用.然而,关于不同粒径生物炭与磷肥联合施用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研究较少.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两个磷水平下,不同粒径生物炭对土壤养分、酶活性以及紫花苜蓿养分吸收的影响[生物炭根据直径分为:C1(>1 mm)和C2(<0.01 mm)这两种处理].结果表明,生物炭和磷联合施用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酶活性和苜蓿养分吸收;其中,C2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P<0.05)和磷酸酶活性(P<0.01),而C1处理对铵态氮、硝态氮、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并且,不同粒径生物炭处理间的养分及酶的差异受到土壤磷水平的影响,P0水平下,C1和C2处理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并没有显著差异;而在P1水平下,C1处理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比C2处理高24.19%和18.68%(P<0.05),但C1和C2处理的有效磷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磷添加显著提高了苜蓿地上和地下部的N和P含量(P<0.05),但是不同粒径生物炭之间苜蓿养分含量并没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生物炭与磷肥...  相似文献   
136.
陶粒固定化脱氮菌群对景观水中NO3--N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陶粒为载体对脱氮菌群进行固定化,并对ρ(NO3--N)较高的景观水进行模拟脱氮试验;同时比较了陶粒和海绵作为载体的固定化脱氮菌群在室温保存过程中脱氮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陶粒固定化脱氮菌群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去除景观水体中的NO3--N;模拟景观水试验处理2 d后,NO3--N的去除率为98.1%,TN的去除率为91.5%;试验第3~10天ρ(NO3--N)、ρ(TN)一直保持稳定,说明陶粒固定化脱氮菌群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出现ρ(NO3--N)波动现象.10 d后ρ(NO3--N)从初始的16.72 mgL降至0.19 mgL,NO3--N的去除率为98.8%;ρ(TN)从初始的17.89 mgL降至0.95mgL,TN的去除率为94.7%.分别将陶粒和海绵固定化脱氮菌群在室温下保存60 d后进行脱氮试验,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99.8%、17.2%,说明在室温保存状态下陶粒固定化脱氮菌群能长时间保持脱氮活性.  相似文献   
137.
pH和Ni2+对人工纳米氧化硅吸附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沛  孙红文  张鹏 《环境科学》2012,33(8):2882-2888
为了揭示菲在人工纳米氧化硅上的吸附行为,采用批量平衡实验对比研究了灼烧前后纳米氧化硅对菲的吸附,考察了pH值和重金属离子(Ni2+)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并应用位点能量分布模型分析了菲吸附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吸附数据可用Freundlich模型较好地拟合,高温灼烧后纳米氧化硅对菲的吸附增加,lgKF由1.48增加到2.43;吸附的非线性也增加,结合孔分布及表面积变化,说明纳米氧化硅对菲的吸附为孔填充与表面吸附共同作用,内部孔对菲的吸附起主要作用.pH值的变化没有显著改变原始纳米氧化硅对菲的吸附;但是显著影响灼烧后纳米氧化硅对菲的吸附,吸附随着pH值的增加而降低,pH值由4.0增加到8.0,lgKF减少了73.7%.主要因为提高pH值,可明显增加灼烧纳米氧化硅的表面电荷,降低孔的可及性.不同浓度的Ni2+对菲吸附的影响不同,在Ni2+低浓度时(<5 mmol.L-1),表现为吸附抑制;在Ni2+高浓度时,对低浓度菲(50μg.L-1)表现为促进吸附,对高浓度菲(500μg.L-1)吸附的抑制程度不再增加.这是多个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8.
针对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选址的环境管理要求,以某危险废物经营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大气环境风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为防止危险废物集中储存和综合利用设施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油品火灾燃烧烟气和焚烧设施废气排放等对周边居住场所及农用地造成严重影响应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可为该类项目的选址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9.
通过在广东大宝山多金属污染排土场种植重金属耐性作物红麻、苎麻,辅以石灰+有机肥、石灰+生物炭的土壤改良,研究不同植物稳定修复模式下植物的生长状况、土壤pH与重金属含量、径流液产生与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改良剂处理有效促进红麻、苎麻生长,提高株高、根长和生物量,有助于排土场土壤的植被恢复.石灰与有机肥、生物炭的施加可以改善土壤酸性环境,将土壤pH由酸性显著提高至中性,降低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且生物炭的作用更显著;随着红麻、苎麻稳定修复时间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呈一定程度下降趋势.植物的定植和土壤改良还可以减少地表径流的产生;提高径流液pH,但pH会随着修复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径流液中溶解态和悬浮态重金属含量均在植物稳定修复过程中得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扩散迁移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0.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在安徽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之际,我们迎来了第五次安徽省农村环境保护暨生态创建工作现场会,共同总结“十一五”以来安徽省农村环境保护及生态创建工作经验,谋划“十二五”农村环境保护及生态创建工作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