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生态城市的特征,根据整体最优的原则,通过政府、企业、公众的互动,整合了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资源费、激励机制、环保银行等经济方法,并与法律、行政、技术、教育等手段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态城市环境管理经济方法体系.以厦门市九龙江流域生态补偿为案例,简要分析了该方法体系实施后的效益.结果表明,该方法体系的应用将产生可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进一步可实现生态城市的高效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22.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几种主要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研究,对于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目前,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评价方法有:人口承载力、生态足迹和相对承载力。人口承载力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展开研究,以人口数量作为表征;生态足迹将人类所需占用的资源与排放的废物转换为土地面积,以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表征;相对承载力将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当作一种能力或潜力,将评价结果无量纲化来表示其动态变化趋势。通过总结这三种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可知,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在系统分析方法、阈值性、动态性以及空间分异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3.
基于生态足迹评价的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方案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州区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也是承接中心城人口、职能疏解和新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需要对其区域发展规划中的土地利用方案进行适应性调整。本文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对通州区201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设定三种方案,并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各方案进行评价。分别利用2000年、2002年、2004年的等量因子计算三种设定方案的生态足迹。结果均表明方案Ⅱ的生态赤字最小,是三种设定方案中的最佳方案。而采用2002年的等量因子时,即将不同土地类型的生产力比值保持在2002年的水平,未来通州区的生态赤字最小。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得,通州区的发展必须大量引入区外的资源和能源,同时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才能使通州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4.
基于突变理论的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所建立的涵盖自然和人为要素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珠海富山工业园区为例,开发基于突变理论的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模型,模拟珠海富山工业园区3种规划情景下的环境承载力变化.结果表明,园区自然环境承载力于规划中后期处于下降的趋势,下降的趋势伴随着园区规划发展速率越快;而人为环境承载力伴随着园区规划建设处于上升趋势,规划建设初期的上升趋势最为迅速.而总体上,环境承载力则在发展中前期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到了规划末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规划末期环境承载力水平基本与初期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25.
高校是城市用水大户,研究与改进生活节水技术与措施意义重大,尤其对于高校云集、用水高度紧张的北京市更是如此。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以生命周期的分析方法分析该高校的用水情况、中水处理情况,指出现行主要中水水源——宿舍生活、浴室洗浴废水——水量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峰谷明显,同时中水站规模有限,导致用水高峰期相当一部分的高品质原水的浪费,增加了大量非必要用水支出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运用生命周期的方法,以进入学校的自来水为摇篮,以排出学校的水为坟墓,分析整个生命流程,提出将宿舍盥洗用水直接简单处理用于下层冲厕,而通过以别的一次利用废水作为中水原水的方法减少整体用水量,尝试将智能水网概念引入高校供水系统。该方案具有良好可行性,初步计算能为北京师范大学节省用水量15-30万t/年,占年用水量15%-30%,具有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推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6.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的低碳模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是重要的人为碳排放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的低碳模式制定方法,通过对不同垃圾末端处理工艺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潜值与资源化率的评价,进行处理情景设计与分析,识别出生活垃圾处理低碳发展的调控措施,并结合约束条件下的定量优化,得到生活垃圾低碳优化处理模式.最后,以北京市为案例点,针对主要调控因子设计不同无害化处理比例的3种情景并开展以上3方面评价.结果表明,垃圾低碳优化处理的措施为降低填埋比例,同时提高堆肥和焚烧比例;垃圾低碳优化处理模式为填埋、焚烧与堆肥的利用比例是23%:25%:52%.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系的发展实践为例,探讨新时期环境科学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8.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承载力一词来自生态学,最初应用于对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的研究。从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角度介绍了城市生态学中承载力一词含义及其发展过程,并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及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与应用。针对城市所具有的明显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特征,笔者认为应该在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中强调社会经济系统能力的贡献。  相似文献   
29.
30.
构建符合研究地点实际生态环境状况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合理的进行评价的基础,也是政府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构建了SPR概念模型,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建立SPR概念模型、实地调研、环境问题及成因辨识、指标体系初建、问卷调查及指标筛选等5个基本步骤。所建的指标体系可反映研究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现状水平、产生诱因和调控力度。以焦作为例,描述了该方法的应用。结果为:经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率定出9个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形成每个环境问题的2个主要成因;根据SPR模型,确定表征每个环境问题成因的状态层、压力层及响应层指标,共计74个;就合理性、数据可得性等设计问卷征求专家意见后,最终建立了包含43个指标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未来焦作市生态安全评价和调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