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58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1.
达赉湖鱼腥藻水华对羊的毒害作用及毒素分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达赉湖夏季兰藻水华曾多次引起牛、羊中毒死亡。1991~1994年调查中,采样设点集中在死牛、羊最多的二号渔场至五号渔场之间,有毒藻种为微囊藻,1995年夏在1994年饮用有毒水华死亡46头牛的西河口东南大湾采样,发现为鱼腥藻(卷曲鱼腥藻)。本文概述了对鱼腥藻毒性及毒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2.
反相流动注射分析(RFIA),是由Johnson和petty于1982年提出的一种新技术,即以样品为载流,定量注射试剂的分析方法。笔者用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RFIA-CL),在ABEI-Cr~(3+)-H_2O_2化学发光体系中,测定H_2O_2含量。其线性范围为0.4~100μg/l;检出限为0.15/μg/l;对浓度为5μg/l的H_2O_2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1.2%;样品分析速度为100只/h。  相似文献   
113.
将平均孔径为100 nm的Al_2O_3陶瓷膜组装成膜接触器,以单乙醇胺(MEA)为吸收剂,在考察吸收剂浓度对膜吸收过程影响的基础上,深入比较了陶瓷膜在润湿和非润湿模式下脱除SO_2的传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MEA浓度大于0.26 mol·L~(-1)时,润湿模式下SO_2的脱除率和传质系数均高于非润湿模式.根据膜理论和阻力串联模型建立了陶瓷膜吸收SO_2的传质方程,理论计算表明,润湿模式下膜相传质阻力因瞬间化学反应的存在大幅降低,润湿模式更适用于脱除烟气中低浓度的SO_2.本研究结果可为陶瓷膜接触器在膜吸收领域的工业化应用和进一步传质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4.
1-萘酚是多环芳烃降解过程中极易积累的典型含氧多环芳烃,其难降解、毒性大,直接影响多环芳烃污染环境的修复效果.为探究微生物联合代谢1-萘酚的特性,以前期从含氧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分离出的两种共生菌株——成晶节杆菌NT16和芽孢杆菌NG16为受试菌株,结合HPLC、TOC、GC-MS等测定方法进行降解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NT16菌和NG16菌均能以1-萘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两种菌株联合代谢比NT16菌、NG16菌单独降解1-萘酚的生长量分别高2.758×10~9 cfu·mL~(-1)和1.4×10~9 cfu·mL~(-1),对1-萘酚的降解率可提高20%,使体系中TOC值加速降低.NT16菌和NG16菌联合代谢1-萘酚可按照两个途径进行,其一,1-萘酚羟化后开环,进入邻苯二甲酸代谢途径.NT16菌更易进入该途径,而NG16菌则不易通过该途径降解1-萘酚;其二,1-萘酚羟化后开环,进入苯丙酸代谢途径.NG16菌迅速将1-萘酚降解为对羟基苯乙酸,其在降解体系中积累,NT16菌无法高效降解1-萘酚却能够降解对羟基苯乙酸至较短烷基链的小分子化合物.该研究结果将为含氧多环芳烃污染环境实际修复中微生物群落协同作用降解污染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5.
徐鹏  江长胜  郝庆菊  祝滔 《环境科学》2013,34(10):4009-4016
通过选取缙云山向阳坡同一海拔高度处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简称林地)、坡耕地、果园和撂荒地,测定分析0~60 cm深度土壤样品有机质及3种活性有机质组分含量,从而揭示了西南地区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3种活性有机质及其有效率(ER)以及碳库管理指数(CMI)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活性有机质含量以及ER和CMI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土壤有机质、活性有机质及其CMI的剖面分布趋势相似,林地土壤有机质、活性有机质及其CMI主要富集在0~10 cm土层,果园主要富集在0~20 cm土层,而坡耕地和撂荒地从上而下的降低则比较均匀.在0~60 cm土壤深度内的土壤有机质以及3种活性有机质平均含量均为撂荒地>林地>果园>坡耕地,将林地转变为果园和坡耕地后,有机质含量分别降低了21.56%(P>0.05)和55.90%(P<0.05),将坡耕地闲置撂荒后,有机质、低、中、高活性有机质含量分别升高了238.86%(P<0.05)、144.2%(P<0.05)、153.3%(P<0.05)和242.7%(P<0.05).方差分析发现3种土壤ER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并无明显差异,表明土壤ER对土地利用变化并不敏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3种活性有机质CMI均为撂荒地最高,林地次之,果园和坡耕地最低,表明林地开垦导致土壤碳截存降低,土壤向着质量退化的方向发展,而坡耕地撂荒则增强了土壤的碳汇功能,土壤质量向着良性方向发展.3种活性有机质与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活性有机质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密切,是反映土壤养分和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6.
经过了几次重大的技术改进之后,用硅酸盐水泥制成的混凝土可能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人工材料,1997年全球水泥产量达到了15.7亿吨(Humphreys and Mahasenan,2002),这些水泥加上水、碎石和其他物质相当于10500亿吨用于建造房屋、办公楼、污水管道、大坝、混凝土道路等等的建筑材料。 水泥生产分布广泛:150个国家都拥有水泥厂(Marland et al, 2002),而中国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三  相似文献   
117.
118.
119.
在开发与实施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的工作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保基金会“生物多样性规划扶持计划”(BPSP)对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者提供帮助。“生物多样性规划扶持计划”专门研究旅游中生物多样性方方面面的一体化,重心是要把“全球最佳实践”贯彻到这些战略与行动规划中去,本文重点介绍了哥斯达黎加,南非,伯利兹和其他国家的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