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8篇 |
免费 | 60篇 |
国内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1篇 |
废物处理 | 2篇 |
环保管理 | 37篇 |
综合类 | 282篇 |
基础理论 | 65篇 |
污染及防治 | 41篇 |
评价与监测 | 16篇 |
社会与环境 | 16篇 |
灾害及防治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DHHJ固态发酵羽毛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将微生物处理羽毛工艺产业化,利用课题组筛选得到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在液态发酵羽毛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固态发酵工艺的研究。通过发酵条件和培养基成分的优化,确定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固态发酵羽毛的工艺为:初始pH为7.5,培养温度为35℃,培养时间为4 d,培养基组成是麸皮和干酪素,固液比是1∶1.5,照此工艺发酵,发酵液中蛋白质含量为23.78 mg/mL,角蛋白酶活为20.46 U/mL,菌株的产酶能力及降解羽毛能力显著高于液态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432.
挥发性脂肪酸对厌氧干式发酵产甲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中温干式厌氧间歇发酵效率,研究了发酵过程中间产物———挥发性脂肪酸对产甲烷的影响。实验分2批进行,第1批在牛粪发酵过程中分别添加乙酸、丙酸和丁酸,第2批发酵添加易产生挥发酸的厨余垃圾混合发酵。结果显示,添加单一挥发酸的发酵过程中,添加丙酸的产甲烷速度较慢,因为丙酸降解生成乙酸的速度较慢,减慢了甲烷的形成;混合发酵过程厨余垃圾产甲烷速度比牛粪快,发酵过程产生2个产气高峰;牛粪和厨余垃圾固体物质含量比在11∶1到5∶1范围内较好,比牛粪单独发酵产气多,产酸高但不酸败,产生的挥发酸主要是乙酸和丙酸,其中比例为7∶1混合发酵的产甲烷速率最大,为4.89 mL/(g VS·d)。实验表明,牛粪厌氧干式发酵过程添加一定量的厨余垃圾可加快挥发酸的产生并提高挥发酸产量,从而提高甲烷的产量,但是总挥发酸长时间超过10 000 mg/L,pH降到不适于产甲烷菌生长的范围时,将抑制甲烷的生成,挥发酸积累导致厌氧发酵酸败。 相似文献
433.
以稻鸭和稻鱼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稻田P的动态变化及转化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P后土壤和田面水P含量立即达到最大值,一周后迅速降低。相对于空白(CK),养鸭处理(RD)和养鱼处理(RF)田面水总P浓度、溶解P浓度、土壤速效P含量和水稻吸P量显著增加,而土壤全P含量有所增加。研究还表明,水稻吸P量与田面水溶解P、土壤速效P显著相关。对田面水P素径流流失的潜在环境效应分析表明,施P后的一周左右是控制P素流失的关键时期;由于养鸭养鱼能提高稻田P含量,在稻鸭、稻鱼共作期间,要注意避免农田排水和防止因降雨引起的田面水外溢。同时,由于鸭子和鱼能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降低化肥的施用量,进而降低了化肥损失所造成的环境危害。 相似文献
434.
日本通产省在2000年度起的5年计划中,着手收集化学物质国内年产量超过1000t的甲基萘和氨基甲酸等100 种有毒物质的数据,并根据收集的数据类推和评价数万种化学物质的有害性。在收集数据时,厚生省和环境厅合作进行各种试验。在调查溶点和对水的溶解度的基本特性的同时,进行对人和环境的毒性调查,并把收集的信息数据化。对于特性尚未解释清楚的化学物质的毒性和强度,打 相似文献
435.
436.
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其渊源可追溯到德国1976年实施的Engriffsregelung政策以及美国1986年开始实施的湿地保护政策,距今已走过30余年历程。随着我国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承载力日益匮乏,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437.
国内生物质热解技术的研究进展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了解我国石油和生物质能现状的基础上,我们探究国内主要从事生物质热解技术的研究部门的进展,展望热解液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8.
439.
440.
实验中向生活污水及其二级生物处理出水中加入葡萄糖、蛋白胨、腐殖酸、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代表性有机物,对不同种类有机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特性进行分析,并与TOC相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除葡萄糖以外,其它种类有机物在紫外光波长240 ̄300nm范围内均有明显的吸收。以生活污水及其二级生物处理出水作为研究对象,将240 ̄300nm范围内的紫外吸光值积分UVai和波长为254nm下的紫外吸光值UV254与常规有机污染指标相关联,结果表明,UVai与TOC,COD有更显著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