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8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11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3篇 |
废物处理 | 13篇 |
环保管理 | 80篇 |
综合类 | 377篇 |
基础理论 | 76篇 |
污染及防治 | 64篇 |
评价与监测 | 27篇 |
社会与环境 | 32篇 |
灾害及防治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4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石油类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研究对环境保护及人体健康均有重要意义。由于石油类污染物在不同质地土壤中的吸附行为不同,采用静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了新疆甘泉堡工业区3种质地土壤(粉土、粉砂、粉质黏土)对石油烃的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热力学行为,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拟合,并分析了土壤粒径、有机质含量、pH值及以含盐量对石油烃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土、粉砂、粉质黏土对石油烃的吸附均能在240 min达到吸附平衡,平衡吸附量分别为0.7765,0.6763,0.7173 mg/g;吸附能力顺序为粉土>粉质黏土>粉砂,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67~0.9989)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石油烃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等温线为Langmuir型,其吸附平衡常数(Ka)分别为0.6126(粉土)、3.1310(粉砂)和0.1180(粉质黏土),表明石油烃在不同质地土壤中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土壤对石油烃的吸附量随土壤粒径和pH值的减小、有机质含量和含盐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52.
中国环境应急响应体系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今年以来,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引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政府和企业又应该如何防止和应对,各类媒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本刊在此编发了从事环境应急响应体系研究多年的曾维华教授的署名文章、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广泛讨论。防止和应对突发性污染事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课题,我们恳切地希望专家学者和对这一问题有独到见解的同志参加讨论,各抒己见从而推进这一领域工作的进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753.
岷山地震带山地坡面的植被演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演替过程是有序进行还是随机发生,这不仅是植物生态学界一直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植被恢复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川西岷山地区频繁、强烈的地质构造活动常常引发滑坡,使得这些发生于不同年代的滑坡体坡面上生长着处于不同演替年限的植物群落,从而为验证植被演替模型理论提供了理想场所.选取海拔、坡度、坡向、土壤母质大致相同的17个坡面,对其植被进行群落调查,并将其划分为3个演替年限组——演替4年、演替30-60年、演替60年及以上.研究发现:(1)随着演替推进,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优势度均呈上升趋势,表明群落发展过程中物种显著增多;(2)从演替4年到30年这一演替早期阶段,群落明显存在着物种替代现象,但主要功能群(固氮、耐旱、耐贫瘠植物)的重要值在演替4年到演替60多年过程中并未有所下降,表明当地的环境资源条件(水分和养分)通过决定功能群构成强烈制约着坡面群落的物种集合;(3)在演替4年的群落组内,群落物种相似性系数为0.515,而在演替60多年的群落组内该值降为0.251,表明植被演替较晚阶段存在着随机过程.因此,机体论演替模型不足以完全解释当地植被演替过程. 相似文献
754.
广东省耕地土壤有效磷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省耕地土壤有效磷的演变规律,利用广东省1984以来的耕地长期定位监测网数据和重点监测点数据,对全省25年来的耕地土壤有效磷(AP)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4来以来全省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体水平增长了近3倍,年平均增加1.2 mg·kg-1;全省监测点有效磷含量处于中上水平(大于20 mg·kg-1)的频率由1986—1990年期间的10.8%上升至2006—2010年期间的66.6%,提高幅度超过50%,而处于低水平(小于10 mg·kg-1)的频率在相同时期内则由59.6%下降到10.4%,土壤有效磷含量由过去的亏缺状态已经转变到丰富水平。全省耕地有效磷时空变化整体特征表现为差异缩小再到差异扩大的演变趋势,不同区域的土壤有效磷变化速率存在差异,其中珠三角和粤西地区增加速度最快,其年平均增加值分别为1.72 mg·kg-1和1.69 mg·kg-1;粤东和粤北相对较慢,其年平均增加值分别为1.08mg·kg-1和0.74 mg·kg-1。磷肥的广泛施用是全省土壤有效磷整体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不同的施肥方法对土壤有效磷的累积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增城监测点连续10年配施磷肥与有机肥可以使土壤有效磷增加222%。由全省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与磷肥平均投入量的相关分析可知,25年来全省耕地每投入100 kg·hm-2磷养分平均累积有效磷0.8 mg·kg-1,而每盈余100kg·hm-2磷养分平均累积有效磷5.3 mg·kg-1。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土壤自身性质对土壤有效磷的演变特征亦有重要影响。以土壤有效磷50 mg·kg-1为临界值进行估算,全省34.4%耕地由于磷累积而对周围环境构成了污染风险,今后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55.
钻井废水酸化中和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钻井废水悬浮物和COD含量高的污染特征,对其酸化中和预处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以浓H2SO4 调节废水的pH值至15,加入石灰乳中和使pH为9,可使CODcr的去除率达到50% ,悬浮物的去除率达到80% 。预处理可在废水池内进行,给下一步利用装置进行混凝处理创造了条件。钻井废水中粘土颗粒稳定的主要原因是颗粒物连有强亲水基团:- O- 、- SO3- 和- COO- 。在酸性条件下,这些基团以- OH、- SO3H和-COOH形式存在,破坏了负离子稳定体系,使粘土颗粒得以沉降 相似文献
756.
本文介绍了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推广清洁生产用于水稻种植.在有效控制面源污染的同时,保障水稻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建立科学的水稻清洁生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57.
758.
为研究漓江流域桂林市区段的有机磷农药(OPs)和磺胺类抗生素(SAs)残留量和生态风险,在平水期、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流域水样,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对水样中目标污染物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①漓江流域桂林市区段水体检出敌百虫(TRC)、毒死蜱(CHP)、磺胺甲基嘧啶(SMR)、磺胺二甲嘧啶(SM2)和磺胺甲恶唑(SMZ),浓度分别为nd~17.2、nd~2.32、0.05~20.6、0.07~15.37和0.87~17.48 ng/L (nd为未检出). ②SAs和OPs残留量随时间呈规律性变化,SAs浓度表现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OPs浓度表现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 ③使用蛋白核小球藻对单一及其混合物进行毒性试验,得出OPs和SAs五元混合物对蛋白核小球藻的联合毒性在低于5%和19%~21%效应范围内呈现加和作用,5%~19%效应范围呈现协同作用,21%~26%效应范围内呈现拮抗作用,混合物在环境中检出最高浓度时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产生加和作用. ④基于整体混合物风险熵的风险评估结果,漓江流域桂林市区段OPs和SAs混合污染对蛋白核小球藻产生中等生态风险;而基于单一污染物风险熵计算的混合物风险熵结果,OPs和SAs混合污染对蛋白核小球藻无生态风险,低估了混合污染物实际风险. 研究显示,不同方式获得的污染物预测无效应浓度对风险评估结果产生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59.
采用锅炉节能节水近零排放成套技术对企业锅炉系统进行改造,保证企业锅炉在零排污工况下的安全、经济运行,降低了企业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安全、节能、节水、减排等特点。实践证明:锅炉吨蒸汽补水量从1.5m^3下降到0.073m^3;吨蒸汽废水排放量从1.4m^3下降到0.004m^3;吨蒸汽耗煤量由168.3kg下降到152.3k;锅水溶解固形物从3000mg/L下降到2100mg/L;碳钢腐蚀率≤0.001mm/a、阻垢率≥99.95%。2台35t/h中压锅炉年可节约费用825.3万元。 相似文献
760.
采油污水中石油类,氯离子对CODcr测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探讨水中石油类,氯离子对CODcr测定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中1mg/L原油约产生1.831mg/L的CODcr值,对高含氯,低含油的污水来说,用国际方法测得CODcr主要来自于氯离子干扰;在不掩蔽氯离子的条件下测污水CODcr总量,用CODcr总量减去氯离子产生的CODcr干扰值就比较准确地反映污水有机物产生的CODcr值。 相似文献